李培芬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間斷高速發展,教育也變得尤為重要。小學作為學生打基礎、培養興趣的關鍵階段,怎樣提高小學生的教育水平是提高學生教育的根本,而語文作為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一門重要學科,如何能夠更高水平地完成語文教學、使語文教學更高效就變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從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進行有趣的課堂互動環節及構建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幾個方向著手,探究小學語文高年級的高效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引言:
近年來,國家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對教育的改革也越來越快,有的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現在課堂環境已經不太適用,這不僅不利于老師的高效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語文本就是一個創新型、思維型、多變型的學科,再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將會適得其反。因此,老師如何能在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尋找到適合學生、符合當代教學觀念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就變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課堂學習現狀與問題
大量的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中小學中三分之一的學生都有厭學情緒,而且這還只是數據顯示,實際情況可能比這還要嚴重。學生不想去上學,厭煩與學習有關的活動,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這些與學生的家庭、學校及本身都有關系,過度的應試教育讓學生成為了學習機器,父母的期望使學生有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時老師就要尋找方式,改變課堂模式。如何能夠通過積極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和學生多溝通,與家長多交流,通過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來幫助孩子。老師們也可以在課下對那些產生厭學心理的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老師作為園丁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俗話說得好:“成才先成人”,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我們老師應該更加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創設有效的教學環境
強烈的學習氛圍,優秀的學習環境是讓學生能夠進行高效學習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動力普遍不強,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不會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去,這就給老師們的教學增加了難度。如何在學生養成厭學的習慣之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老師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運用有趣的、富有娛樂性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學習當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擺脫厭學的情緒,從而改變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如在人教版部編本《繁星》一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變成作者,融入到課文當中,躺在艙面上,與天空相望,和繁星相對,船在搖晃,繁星在閃爍,柔和寂靜而夢幻,去感受作者當時的心情,感受作者當時對家鄉的思念。使學生身臨其境,享受文字帶來的魅力,讓學生愛上學習,愛上文學,培養他們對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進行有趣的課堂互動環節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乏味、死板,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們如果能從新穎多變的教學方式中尋找出有趣且高效的教學方式,將會大大改變這種狀況。平時老師在講課時都是采用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這種方式雖好,但很難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如果將老師和學生進行角色對調,學生提出問題,讓老師進行做答,并且讓學生對老師的回答進行評判,覺得老師有什么不正確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老師也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范圍,讓學生去自己交流,給予他們更多的空間,讓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溝通,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在這個一問一答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讓他們學會自己去發現問題,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開闊視野,從而使課堂更高效,教學更有趣。
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它的最基礎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對于一句話、一篇文章、一本書,只有讀得多,讀得精,才能領會其中的優美,才能體會作者當時的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學生讀書的過程,是一個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是一個領略文學所帶來的魅力的過程,是一個培養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過程。而且學生所讀的書不應該局限于課本上的課文,老師可以尋找一些通俗易懂的對學生的文學啟蒙有積極意義的書籍,比如《中國上下五千年》,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神話故事、民俗故事、英雄事跡等等,這些書籍給學生打開了另外一扇門,讓學生體會文字帶來的美妙,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構建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主動性課堂
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設定自己的目標,并根據目標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老師如果一味地監管督促學生學習,學生很難產生較高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時老師可以設定獎勵制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依靠自身完成制定的計劃,老師可以獎勵他們一支筆、一本書,讓他們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從此讓他們主動投身到學習中。
(二)合作性課堂
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協同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每個小組都設定一個目標,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發現自己身上的短處和其他同學的長處,老師再加以引導,讓學生改變自身缺點,學習他人優點,從小學就養成這樣一個良好的習慣,這對以后的學習將會有很大的好處。
(三)探究性課堂
學習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的過程,而在現在的課堂中,缺失了發現問題這一重要步驟,使很多學生失去了探究問題的想法。老師在探究性課堂中只要起到引導作用就行,給學生提供閱讀文章或者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文章,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自己提出問題并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探究,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六、結束語
小學高年級語文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對這個過程將會產生深遠影響,對于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和文化素養的培養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學習環境,增加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次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習興趣,從而使語文課堂教學更高效。
參考文獻:
[1]曹文卓.基于云課堂學習平臺的學習分析應用研宄[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管眾.基于“云課堂”的小學教學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3]趙林.基于云課堂V3,0的問題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宄[D].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