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娜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正在不知不覺對我們的美術課堂教學產生巨大的影響和改變。我們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媒介融入到小學美術教學各個層面中,包括:課前一教學準備:課中一課堂教學過程:課后一學習拓展提升,實現教學過程的四要素—信息技術、學生、教師、教材的動態運作,形成真正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新型教學組織形式。尤其通過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能夠向學生更加直觀地展示美術作品,改變生動的美術課堂教學氣氛,從傳統的教學活動變成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們對美術學習的熱情,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素質。該篇文章,是筆者針對長期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實踐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0-0021-02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mary art classroom teaching
ZHENG Mingna?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in Xiapu Coun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unconsciously on our art classroom teaching has a huge impact and change. We integra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tool and media into all levels of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including: teaching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teaching process in class,learning expansion and improvement after class,realizing the dynamic op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tudents,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s,forming a new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that truly reflects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Especially through the ingenious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rt classroom teaching,it can show the art works to the students more intuitively,change the vivid teaching atmosphere in the art classroom,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to the inquiry activities of students' independent learning,stimulat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art learning,and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s reflection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mary art classroom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 art;Classroom teaching;Deep integration
當今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界,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在教育體制改革進程不斷加快的同時,信息技術成為美術學科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國家也對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采取一定的扶持計劃,在新課程中明確了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學科課程應用的重要目標與內容。教育部新頒的美術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美術課程應注重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美術課程的變革和發展。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美術教學,就是要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
1.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師融合教學中的輔助功能
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深度融合,技術上要求教師要充分掌握多媒體教學的要領和手段。要學會通過網絡平臺搜集有效信息,對新渠道新技術的快速接受做下鋪墊,要使多媒體教學手段和計算機的新興應用完美結合,能夠融會貫通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使課堂教學效果有效提高,使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提升,并且在不斷地多媒體教學應用中訓練和提高小學美術教師的綜合信息技術素養。
我們所熟知的傳統美術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的范畫教學為主,“一課一畫”。學生們只能被動接受,教師根據教材所有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在教學思維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眾多的信息進行快速地共享和交流,能夠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提供一個基礎性平臺。美術教師在課前備課環節中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學術上的溝通交流,美術教師彼此之間可以進行研討,各抒己見,彼此進行意見上交換,通過采納他人的有效方法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不斷的優化,在交流研討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由于美術學科的特征主要表現在直觀性和形象性,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對小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提高。小學美術教師在網絡上搜索有關的教學素材,對這些科學素材進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去,讓教師的教學設計更加新穎,教學思路更加開拓,讓自己的美術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具體。
例:執教湘教版一年級下冊《動物唱歌的模樣》,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在網絡上搜索有關的動物圖片和視頻,在教學活動中向學生們播放和講解,學生們能夠比較直觀的感受到動物們的樣貌習性和特征,從而對動物有更深的了解和記憶,這種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能夠在教學思路,教學設計和教學課堂的活動進程中起到關鍵性的作用,能夠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使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效果變得更加明顯。
2.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優化作用
在傳統美術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美術教師都對一些重難點知識教學感到棘手,因為沒有科學有效的手段能夠讓學生比較系統的掌握知識。美術教師只能通過手里的粉筆在黑板上進行一些有關圖案和事物的繪畫,讓學生們去看,無法對學生進行更進一步的引導和感受體驗。這種觀察靜態事物的教學活動,不能夠體現藝術中美術思想的本質要求,并且加大了學生對美術的理解難度,不樂于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把抽象的靜態事物變成生動形象的動態展示,能夠將美術藝術作品中的美感以動態形式傳遞給學生,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所以,廣大的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要能夠在多媒體教學方式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教學法上對其中包含的動態美進行展示,通過視頻、文字、聲音等多種手段進行展示,給學生展現多種多樣的美術世界,讓學生看到更多樣的動態事物,不再局限于靜態死板的固定情景,讓其幫助學生有關美術藝術思維的模式養成。
在數字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小學美術教師們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畫圖軟件,來解決美術課本中比較生硬、死板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把課本中的重點難點變得簡單通俗,還能夠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多數美術制圖軟件中,美術方面的繪畫、線條、符號、潑墨、油彩等具體美術手段的建立都比較完善,作為教師能夠進行多樣化的選擇并且和學生的接受情況進行顏色的配比,還可以添加圖片的剪切和放大縮小等功能,讓繪制的圖案更加直觀和美觀。
例:執教一年級下冊《變色龍》,要對一年級的小朋友教授近似色,可不用講授法。這時若巧用希沃白板軟件設計顏色分類找家的課堂游戲:如設計藍色家族,綠色家族,讓學生通過軟件拖曳功能拖動湖藍寶寶、深藍寶寶等到相應的家族中。在游戲互動的過程,讓學生掌握近似色的知識,并用近似色涂畫變色龍,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解決了重難點。
小學美術教師作為學生美術學習的最直接教育者,在學生的美術學習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小學生良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也有著關鍵性作用。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作為指導者的領導作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不斷幫助學生美術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對美術素養方面的提升。
3.信息技術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促進發展
網絡資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課堂拓展知識空間,也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教師通過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對素材篩選和分享,擴大信息的容量,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獲得更多典型、精美的相關圖片、視頻等素材。在信息量擴大后,學生們能夠觸及到的領域和方面也更加多樣,不會受到課堂上課本內知識的局限,能夠獲取更多的有用信息,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們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有效發揮,不再讓教師作為學習的主導者,讓學生們能夠自己去進行探索和實踐,能夠對傳統的教學問題進行一定的改善。將新興的信息技術應用到小學美術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們在生動形象的教學課件中對美術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讓學生們知道美術是一種動態的、活躍的事物描述科學、是一種能夠把美在具體上展示出來的藝術。例湘教版三年級下冊《可愛的汽車》,課前讓學生通過網絡收集有關汽車的資料,可以是汽車的發展史、汽車的種類、汽車的圖片、汽車的模型等。學生對汽車有一定的了解,繪畫起來就得心應手。甚至有些學生收集了一些藝術車、創意車,在課堂上進行分享、交流,促進各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學生課后拓展延伸設計未來的車做好鋪墊,甚至他們還會說明為什么這樣設計,即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信息技術和小學美術課堂的融合教學能夠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有全新的學習途徑,從而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喜歡學習,學會學習,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
隨著“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的普及、電子商務的流行和云計算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得到應用,如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和云錄播等的發展和運用,信息技術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更新教育觀念,借助先進的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工具,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艷艷.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8(29)
[2]孫黎黎.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實踐應用研究[J].藝術科技,201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