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生鋒
摘? 要:安全教育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培養小學生安全意識,是保障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興趣、特點,科學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促進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和開展。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安全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0-0163-02
On the safety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oral and legal teaching
DENG Shengfeng? (Xi'an primary school,Longyan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Safet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t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ir safety awareness. In primary school moral and legal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combin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characteristics,scientifically use multimedia technology,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and through reasonable teaching methods,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afety educati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Safety education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通過宣傳和普及憲法、道德規范等教學,培養小學生熱愛生活、樂于探索的精神,塑造小學生積極、樂觀、勇敢、善良等優秀品德。安全教育是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優勢,提高小學生安全意識,培養小學生自我保護、自我規范的能力,為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提供保障。
1.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近些年,人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獨生子女數量也在不斷增多。這樣一來,獨生子女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娛樂內容不斷豐富,成長中也會遇到很多危險隱患。尤其是生活中網絡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也會增加,這樣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容易引發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
這就要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安全教育。通過普及安全常識、安全防范措施等,提高小學生的安全保護意識以及能力,使小學生在面對外部安全隱患以及外界誘惑的過程中,能夠積極應對并安全保護自己,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在成長中受到傷害,而且還能夠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小學生營造更加積極、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
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安全風險,為了避免學生因此受到傷害,保障學生健康成長,那么,就必須要充分發揮教育的價值和作用,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以此防患于未然。
2.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安全教育對策
(1)利用多媒體技術,助力安全教育
伴隨我國互聯網信息科技力量的不斷進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能夠進一步豐富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獲得更好地學習效果。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式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分析,學生無法有效想象出具體情境,就會導致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師的講解內容也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與價值。因此,為了降低教學的難度,使得小學生深入淺出地理解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內容,教師就要利用好多媒體的優勢,展示具象化理論知識背后的實際案例,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切實提升。
例如,在教學(2019統編教材)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家中的安全與健康》的相關教學工作之時,教學目的是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生活中的安全隱患,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警惕心理。教師可以利用目前高度發達的互聯網信息渠道,下載一些安全事故視頻動畫,例如,火災預警與處理方法,通過具體的動畫演示,能夠讓學生在第一時間掌握火災的預警措施,使學生在獲得直觀感受的同時,能夠加深自己的印象,從而促使安全教育的成效獲得全面的提升,學習效果自然更好。
(2)增強師生互動,開展安全教育
和小學階段的其他教學工作不同,道德與法治的安全教育工作沒有具體的教學體系,作為重要的補充教育內容,安全教育的形式應當是貫穿在整個教學體系之中的。因此,教師不需要過分拘泥于傳統教學的方法和策略,而是有目的性地增加師生互動的頻率,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學習工作上的重點,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的宣傳教育工作,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例如,在教學(2019統編教材)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網絡新世界》一課中的“新世界 有規則”內容時,師生之間要進行良好的互動和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保護自己,并且積極了解到學生的所思所想,通過互動的形式與學生之間展開交流,真正意義上讓學生達到“學有所獲”的目的,并將學生的理論知識結合自己的實踐生活,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由于道德和法治教學的安全教育不僅僅局限在理論教學的形式上,所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利于建設更好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在互相敦促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不斷激發,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安全教育的相關工作也能進入可持續化的良性循環。
(3)模擬安全情境,拓展安全教育
從本質上來看,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面對安全問題時,能夠進行自我保護,當有關內容講解完以后,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與將來可能遇到的安全風險進行演練,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情境模擬,若想讓小學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識,在情境模擬中,教師一定要進行正確指導,保證學生做出正確的應對之策。例如,在教學(2019統編教材)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生活離不開規則》一課中的“守規則要自覺”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交通規則,加深自己對理論知識的應用程度,教師可具體在課堂上模擬學生行走的情境,使得讓學生將自己剛剛學習的知識付諸實踐。可選派一位學生扮演“警察叔叔”的身份,而其他的學生則需要扮演過馬路的學生。教師可借助教學用具,模擬紅綠燈的變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紅燈、綠燈的轉換。在過馬路的過程中,需要由學生自主判斷,根據紅綠燈變換情況通過馬路。而扮演警察的學生則需要發揮指導作用,確保“道路”通行的安全,也幫助學生加深對安全問題的意識。
對小學生而言,年齡相對較小的原因導致了其處理事故的能力較為薄弱,所以在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的安全教育工作可謂重中之重。近年來,學生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不斷提升,如何優化安全工作、保障學生安全成為關鍵。通過安全教育的方式,促進學生普法、學法,幫助學生更好保護自己的身心安全。此外,為了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僅僅依托于教師的理論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學校還需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動,使得學生能夠在平日生活里也遵守學校的安全觀念。家長在校外也要做好督促作用,如在外出行加強安全教育,反饋學生的平日生活習慣和情況,為教師在學校進行有針對性地安全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4)理論知識生活化,深化安全教育
《道德與法治》學科與生活之間存在不可分割的聯系,在課程教學中開展安全教育,教師應該從學生生活實踐出發,將生活與課本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探究興趣,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外,結合生活實踐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利用學習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強化學生對安全教育的理解和記憶,并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并能夠從安全教育學習中獲得樂趣。
比如,《家中的安全與健康》一課教學中有一章是教育學生“別傷著自己”,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要結合生活進行科學設計,在教學中先出示題目—生活中是否曾經因為不小心而受傷,讓學生根據這個題目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導入,將生活與新課程內容練習在一起,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問題,之后,教師鼓勵學生發言,學生將自己生活中的經歷講述出來與同學們進行討論和交流,同學們一同分析、一同研究,可以總結出生活中哪些事情容易使自己受傷,或者在課間活動中哪些活動存在一定危險性。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去做這樣的事情,如:不要獨自使用刀具,或者剪刀等,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間播放一些生活場景,將生活中容易受傷的情境展示出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綜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在積極、和諧的課堂環境中培養小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小學生辨別危險、自我保護等能力,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任海燕.關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08
[2]戴玲慧.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法治教育[J].教書育人,201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