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三廠初級中學 袁華剛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教育行業也逐漸涌現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一般情況下,一個班級里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往往呈現出不同形態的分布,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認真研究分層次布置作業這一課題。分層次布置作業,可以有效提升不同水平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分層布置作業時,要將學生的水平作為一個重要依據,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作業布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讓不同能力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具體來講,對于班級里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基礎性的題目,幫助學生理解基礎知識,而對于班級中基礎較好且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布置難度較大的提高性題目,使這些學生的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這樣,班級中所有的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都可以在自己能力基礎之上獲得提升,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完成了一次函數的教學之后,為學生布置作業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就可以讓學生對一次函數的表達式、不同系數對應的圖像以及函數的性質進行總結和歸納,鞏固學生對于一次函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而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布置一些綜合性的題目,比如通過函數表達式判斷函數圖像或者繪制圖像,又或者是結合正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的題目,這些題目可以提升學生對于一次函數知識點的應用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復習正比例函數的知識。
初中數學教師在布置分層作業的過程中,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保持對數學的學習熱情,這對課堂教學也是十分有利的。具體來講,教師應該認識到,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動力。數學教師要盡可能地在覆蓋知識點的基礎上提升作業內容的趣味性和豐富度,這樣學生就不會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站在學生角度分層布置作業,對于提高學生數學水平是至關重要的。
比如,教師在完成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后,給學生布置作業時,除了分層布置一些有關平面直角坐標系的題目讓學生完成外,還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業。為了提升后進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數學教師可以讓這些學生動手畫一個標準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然后在坐標系中標出幾個不同的點,并分別寫出其坐標表示,同時還要在坐標系中標出不同的象限;而對于已經熟練掌握平面直角坐標系知識點的同學,教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將二維的坐標系上升到三維,讓學生思考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點的坐標表示方法,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還可以為學生之后對立體幾何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初中數學教師根據學生水平分層布置作業時,必須嚴格控制作業的難度,不能因為急于提升學生的能力而布置難度過大的作業,否則學生難以完成作業,長此以往,只會使學生對數學科學逐漸失去興趣,甚至出現厭煩心理,這對于教師教學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布置作業時,除了要以不同學生的基礎和水平為依據,還要對不同層次作業的難度進行嚴格控制,基礎性作業只需要增加一點點難度,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應用能力即可,而對于優秀學生的作業,數學教師可以適當加強綜合性訓練,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可以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才可以在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進行幾何知識中“圓”的相關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布置作業時,不能一開始就為學生布置一些中考中關于“圓”的訓練題目,因為這類題目對于學生的綜合性知識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剛開始教學“圓的幾何性質”時,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簡單的題目,增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再比如,初中數學中的“二元一次方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二元一次方程的學習是學生解多個變量應用題以及之后學習多元方程的基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應該布置一些簡單的解方程的題目,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就可以布置一些有一定思考難度的應用題,如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等,以此來提升學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去解決實際數學問題的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在為學生分層次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數學學情,提升作業布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充分激發學生完成數學作業的興趣。最后,教師要對數學作業難度進行嚴格把控,只有讓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難度有所區別,才能盡可能發揮出數學作業在學生學習能力提升過程中的最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