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想榮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良好習慣。隨著新課程改革,學生的閱讀水平越來越重要,閱讀成了學生今后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而地處偏遠地區的農村學生,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老人照看,家長對學生學習重視不夠。由于受學校辦學條件、家庭與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課外閱讀量少,沒有養成良好的自覺閱讀習慣。低年級學生由于受識字量的影響,閱讀現狀令人擔憂。
一、偏遠農村小學低年級閱讀現狀
為了有效解決偏遠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筆者對偏遠農村學校低年級部分學生和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閱讀現狀。從調查結果分析,造成偏遠農村地區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不高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學生沒有書可讀
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平時沒有書可讀,造成這一結果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好多農村地區的家長對學生的閱讀不重視,除給孩子買必要的學習工具書外,認為其他的書為“閑書”,孩子看這些“閑書”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所以好多家長都不贊成給孩子買課外書。另一方面,農村地區學校圖書室建設滯后,學校圖書有限,老舊圖書較多,能供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的圖書就更少了。而且大多數學校圖書室由于管理的因素,不對學生開放,所以好多學生無書可讀。部分班級建有讀書角,只擺放幾本個別學生提供的書,在班級內共享。無書可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量,制約著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2.電視、手機對學生閱讀的沖擊
在當今這個高科技、多媒體的時代,手機和電視普及程度很高,很多成年人都管不住自己,時常機不離手,所以好多孩子更受其害。農村地區留守兒童多,孩子由老人看管,家庭教育跟不上,孩子完成作業后,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久而久之,孩子沉迷于電視和手機游戲之中,更不喜歡閱讀。
3.教師對閱讀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好多教師只要求學生學好書本中的知識,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以完成作業為主,忽視對學生閱讀的培養。
以上因素造成了偏遠農村地區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不高、閱讀面狹窄、閱讀水平不高,嚴重制約著語文教學及孩子今后的成長,是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對策
為了有效改變偏遠農村地區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現狀,解決閱讀難的問題,我認為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
1.學生要有書可讀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學生有書可讀。筆者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解決這一問題。一是積極爭取學校和上級教育部門的支持,采購一部分適合低年級閱讀的圖書,完善圖書室管理制度,按時向學生開放。二是要求家長每學期給學生買一定量的課外書供學生閱讀。三是進一步完善班級讀書角,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好書分享給其他同學閱讀。
2.及時召開家長會,提高家長的認識
偏遠農村地區,家長思想觀念落后,從問卷調查看,絕大部分家長對孩子閱讀課外書不贊成,認為這些“閑書”與考試無關,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學習,更談不上給孩子買課外書。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及時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講解孩子閱讀的重要性,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鼓勵家長給孩子買一些適合閱讀的課外書。
3.轉變教師的觀念
大部分教師由于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和監督,影響到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要解決這個問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讓教師轉變觀念。同時學校要對教師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出明確的要求,監督教師去做。
4.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以認識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為基礎的,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興趣會對人的認識和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小學生閱讀興趣是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閱讀,獲取信息,理解、積累語言的一種體驗活動。此時,讓小學生愛上閱讀,可以從根本上提高其綜合素質,使其終身受益。
總之,學生課外閱讀是一個系統的學習工程,關系到孩子將來的學習和成長,需要師生、家長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共同努力。地處偏遠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現狀,更應引起教育部門的關注和支持,積極改善偏遠農村地區教學環境,加快圖書室建設。同時要加大宣傳教育,改變偏遠地區家長的觀念,鼓勵學生閱讀,為他們將來成長奠定基礎。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