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階段,在學習和身體素質方面,為后階段的發展奠定基礎。近年來,有關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引發廣泛關注,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必須得到重視。文章主要分析當前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中存在的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并給出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
關鍵詞:小學生;身體素質;路徑方法;原因
一、 引言
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小學生成長環境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經調查卻發現,小學生普遍存在著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為何會產生這一問題,又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小學教育中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
二、 當前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面臨的問題
(一)鍛煉場地與器材有限
在小學中,與提升身體素質密切相關的便是體育課,但是,很多位于城區的小學,學校面積并不大,這往往使體育課的活動空間變得很小,而且有時會有幾個班在同一時間段內上體育課,這使本就不充足的空間更顯擁擠,受場地的限制,體育教師在帶領學生鍛煉時,并不能使各項活動得到充分施展,從而使體育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曾經發生過因場地的限制,學校帶領學生前往馬路進行鍛煉,導致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例子。鄉村小學相較而言活動場地較大,但是存在器材有限、體育教師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體育課對于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
與此同時,學校對體育設施和建材不太重視,很多時候都未能及時更換老舊破壞的體育鍛煉器材,學生在鍛煉中很容易因為器材的老化而受傷,或者干脆因此放棄使用體育器材,如此便不能在體育課上達到充分鍛煉的效果,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二)課程多,學業繁重
社會的變化發展使得家長競爭意識不斷增強,普遍更加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一觀點。由此導致小學生除了日常在學校接受文化知識之外,下課之后還得參加許多補習班,比如各種科目的強化班,以及各種興趣愛好班,這占據了學生的絕大部分課外時間,也就是說,學生的課后時間大部分都坐在書桌前,根本無閑暇的時間用于身體鍛煉。
對于他們來說,比較集中的鍛煉時間便是學校每周兩節的體育課,但這方面存在的問題是,體育課在學校得不到重視。首先,學生方面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將體育課視為放松的時間,不愿進行勞累的體育活動;其次,學校方面又總是以其他科目學業繁忙為借口,將體育課替換為文化課,導致體育課流于形式,無法達到應有的鍛煉身體的效果,種種因素使得小學生的鍛煉時間少,嚴重影響到身體素質的提升。
(三)電子產品的普及
近年來,智能電子產品得到了普及,許多家長為了便利孩子的學習,為他們購買了電腦、平板或手機等電子產品,這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獲取學習資源、提升學習便利性、擴大學生知識面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即除了學習之外,電子產品更明顯的是其娛樂性,小學生自制力比較弱,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很容易出現沉迷于電子產品的現象。首先,這會導致學習時間的減少,其次,便是體育鍛煉時間的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也是長時間的靜止姿勢,并且長期盯著電子屏幕容易造成小學生視力的損壞,形成近視,不利于身體健康。此外,電子產品的吸引力是體育鍛煉絕對無法比擬的,學生更無法將心思放在鍛煉身體之上,空閑時間更多地用于使用電子產品,從而更加減少了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
三、 影響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家長對于孩子的愛自然無須多言,但愛孩子的方式卻不一定正確,在我國,很多家長在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認識存在不少誤解,具體來說,首先表現在生活條件方面,近年來,我國家庭生活條件不斷好轉,普遍存在電視、電腦等娛樂設施,學生上學放學由家長用車接送,回家一有空便用電子設施進行娛樂活動,大大減少了鍛煉的機會。其次是生活習慣方面,家長自身工作繁忙,忽略了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更不用說帶領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鍛煉的積極性產生了影響。再者是教育目標方面,由于家長自身的局限性,許多時候對教育目標的制訂并不科學,家長將目光放在就業難、社會競爭壓力加劇等方面,認為學習文化知識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徑,從而往往將培養重點放在知識水平方面,以智育為中心,只關注學生文化課的成績,而忽視身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種種家庭方面的因素,成為阻礙小學生提高身體素質不可忽視的原因。
(二)學校原因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學校在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方面的積極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地發揮,體育鍛煉的機會比目標中的要少,質量也比目標中的要低。首先,體育教學目標得不到落實。雖然國家早已大力強調要增加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從而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落實到具體層面,學校以文化為重的傳統觀念還是影響巨大,對知識文化水平的重視遠遠高于對身體素質的重視,體育鍛煉被置于次要地位,是可以為追求主要目的而放棄的一部分。其次,體育鍛煉與身體素質之間存在著惡性循環。由于體育鍛煉不到位,學生身體素質不高,由此導致學校對于體育鍛煉更加謹慎,以避免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出現意外傷害,不敢正常地開展鍛煉活動,對于足球、田徑等較為激烈的項目更是盡量避免。除此之外,還存在著上述提過的場地和器材限制,以及教師專業素養不高的問題,這些都影響了學校體育課的效果。
(三)社會原因
就社會層面而言,教育管理部門監管的不到位和重視程度的不夠是主要表現。首先,相關教育部門雖然對學校的體育活動開展情況有所監管,但問題是監管效果不明顯,流于形式,并未采取具體實踐的監管措施,而僅僅將監管體現在會議上、報告上,使監管形同于無。其次,便是重視程度不夠。教育管理部門同樣存在著重視文化課成績而忽視體育鍛煉的思想,在幫助學校開展體育鍛煉活動等方面努力不夠,并未充分發揮社會對于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監督和管理作用。
四、 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的路徑
(一)提高認識,加強體育落實
從前文中不難看出,從家長到學校甚至市教育局,都不夠重視體育活動的開展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而更多地將目光放置于文化課水平,針對這一問題,家長、學校、教育管理部門都應提高自身認識,智育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體育和美育同樣不可缺失。學生教育的參與者一定要端正對于身體素質重要性的理解,使體育工作不僅僅存在于教育目標中,更加要落到實處。
首先,在學校層面,要將體育鍛煉落到實處,必須要重視教師素質的培養、教學內容的落實和教學時間安排的合理性。禁止出現無故占用體育課的情況,在制度層面為體育課開展提供保證,同時校內衛生機構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可以安排工作人員為學生開展講座,宣傳衛生意識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此來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其次,在家庭層面,家長要發揮自身的示范性作用。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表現出對體育活動的熱情,這能在無形中影響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態度,同時家長在空閑時,也可以帶領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還培養了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二)加強各方溝通,共同發揮作用
溝通向來是解決問題的常用方式,對于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中出現的問題,溝通同樣能發揮良好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溝通可以從多個角度、多個對象出發,針對具體的問題,尋求具體的溝通對象。如,針對場地和器材的限制,可以增強學校與社會團體和機構的溝通,小學場地雖然不夠,但可以聯系所在地的運動俱樂部、高?;蝮w育館,借用他們的場地和器材,從而解決場地和器材限制、專業教師不足等問題。
再者,加強學校與衛生部門的溝通和合作,定期為學生進行體檢,建立起健全的健康檢查制度,為學校體育鍛煉的開展保駕護航。最后,學校應加強與家庭的溝通。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方面需要學校與家長達成共識,雙方都應為此做出努力,從而使學生不僅在學校得到了積極鍛煉的機會,回家之后也能進行有效的鍛煉,學校與家長溝通的目的在于,提醒家長督促學生,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充分發揮家長的監督作用。經過多方的溝通和協調,在場地器材、身體健康檢查制度以及家庭監管等方面都能有很大程度的進步,這些都能為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
(三)組織開展各類活動,完善監督管理制度
從教育管理者的層面而言,可以跨學校舉辦各級各類的體育活動賽事,增加學校之間的互動,根據各個學校的體育傳統,和當地的特色傳統項目安排競賽活動。堅持群眾性和經常性相結合,利用賽事來激發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熱情。比如,可以在校慶日舉辦田徑運動會,在兒童節舉辦各種球類運動會,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鍛煉機會,提高他們對體育項目的熱情,還起到了廣泛宣傳的作用,利用賽事來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自主性。除此之外,在思想道德方面也是一種培養,比如通過參加比賽便可以獲取遵守紀律、奮力拼搏等優秀的品質和團隊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同時,教育局還應加強對小學體育活動的監管,教育局監管的缺失是導致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提高對體育活動身體素質認識之后,制訂這些具體的策略和制度,將監管落到實處,使教育局在監管中不再缺位,促進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的情況是由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而導致的,這些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將相應的解決策略貫徹到實處。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實現這些策略,需要社會其他相關人士和機構的關注和支持,將孩子培養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人才,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曾人杰,葉衍青,吳秀琴.“健康中國”背景下體能訓練干預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實證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20,34(2):151-155.
[2]黃生壘,婁曉民,王曉琳,高根立,郭蔚蔚.河南省中學生身體素質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9,40(9):1348-1352.
[3]陸屹.少兒趣味田徑對小學生學習興趣和身體素質的影響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2):79-81.
[4]馬笑晨,蓋宏斌,蔣子文.課課練中實施身體功能性訓練對發展小學生速度素質的影響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7):125-126.
作者簡介:
馮玉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