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燕
摘 要?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能的重要法寶,但從目前的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來看,不少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不夠良好,如學生書寫潦草、做題粗心大意、聽課總愛走神的,使得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效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在有效教學的探索中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習慣,并積極研究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方法和策略,進而讓學生在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指引下進行更高效率和更高質量的數學知識內容學習,不斷提升最終的教學效能。本文將就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策略進行探索。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策略;探索
中圖分類號:C961,D045,V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32-0200-02
積極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數學教學的重要工作任務,也是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和提升的重要保障。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重視起教學中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并不斷聯合優秀的數學教師同行一起探索和研究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方法和策略,從而助力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生高質量地開展數學學習。本文將在闡述學習習慣的基本特征、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原則基礎上,就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基本策略進行研究。
一、習慣的基本特征
習慣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征。其一,后天性。學習習慣不是遺傳下來的,也不是先天就形成的,而是在后續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所產生的一種自然的條件反射,是人們在后天的不斷有規律的重復活動或者學習中形成的。其二,穩固性。學習習慣是穩固的,是一種定性的行為活動,一般來說習慣形成之后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同時習慣會逐漸演變成性格。其三,可變性。雖然說習慣形成之后改變起來較為困難,但是習慣的穩固性并不是絕對的,它可以經過有意識的強化訓練來進行改變,當然,改變的過程可能是漫長的。其四,情境性。人們的習慣往往會在特定的情境下產生一致性,如在某個特定的場合人們往往會表現出特定的行為,如有的人一到發言時就會產生緊張。以上就是學習習慣的基本特征,需要數學教師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和理解。
二、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原則
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一種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小學數學教師遵循一定的原則來開展和實施,總結如下。其一,長期性。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實踐中要有耐心、有定力,并制定長期的培養目標、培養策略,真正將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融入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其二,科學性。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來開展和實施,如在培養過程中要區分主次、難易,并能夠結合不同學生的基本特征來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切記急功近利,也只有遵循科學規律,才能達到預習的效果。其三,反復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需要經過多次有規律的重復訓練和學習才能形成,以不斷對所形成的習慣進行鞏固。以上就是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小學數學教師要對此有一個全面化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方法和具體實現路徑,助力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三、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聽的習慣
聽是學生獲取教師知識講解內容的重要途徑,只有讓學生養成良好聽的習慣才能更好地獲取數學知識內容,繼而不斷提升學習的效果。但是從學生實際的情況來看,學生在聽課中往往存在精力不集中、抓不住關鍵點等問題,需要教師積極培養學生良好聽的習慣。一方面,需要教師積極做好聽的示范,如,在和學生交流過程中要認真聆聽學生講話的內容,并將重點的內容進行記錄,讓學生在這種無聲的教育中自覺地要求自己,逐漸養成良好聽的習慣。另一方面,教師要教授給學生有效聽的方法。如,讓學生積極重視起聽的環節,并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精力集中,同時要抓住聽的重點和關鍵點,養成勤于記錄的習慣。如,在具體的講課過程中,數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教師講解的重要知識內容清晰和有條理地進行記錄,并積極進行識記,從而不斷培養學生聽的良好習慣。
(二)培養學生說的習慣
說是學生進行交流交際和傳遞信息的重要途徑,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但是從目前學生“說”的情況來看,往往會存在不敢說、不愿意說和不會說的問題,最終影響到學生知識的獲取和最終的學習效果。因此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強化對學生說能力的培養,以助力學生高效地進行數學知識內容的學習。一方面,需要數學教師為學生創造說的環境,如在教學中積極引入合作學習法、問題教學法、提問法等開展教學,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堂踴躍地說、大膽地說,同時將課堂的說的質量和水平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參考標準,進而有效地喚醒學生在課堂說的欲望和熱情。另一方面,需要教師積極教授給學生說的方法,如,在說的過程中要合理進行語言組織,有序地進行語言表達,并能夠做到聲音洪亮、不卑不亢,同時還要表達出重點和關鍵點,做到規范表達、明確主次,進而不斷培養學生說的良好習慣,助力學生學習效能的不斷提升。
(三)培養學生讀的習慣
讀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和信息獲取的有效手段,良好讀的習慣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讀”的習慣,進而助力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內容。一方面,要讓學生積極開展閱讀,大量地讀,不僅僅要閱讀課內的教材,還要積極閱讀契合教學內容的數學讀物。而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訓練,如,可以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容閱讀同樣的數學內容,并歸納出這些內容的關鍵點,在強化中不斷提升學生讀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數學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讀的方法。例如,在閱讀中要精力集中,并將跳讀、略讀和精讀結合,如,在跳讀和略讀中要做到整體感知,能夠把握閱讀內容的主旨和大意,提取其中有價值的內容,在精讀中要對有價值的內容進行再次細化梳理和仔細研討,確保能夠通過閱讀掌握需要的知識內容。
(四)培養學生寫的習慣
寫是學生進行知識傳遞和知識表達重要路徑,但是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如寫作潦草、寫作雜亂無章等等,使得教師看不起學生寫的內容,自然影響到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積極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寫的好習慣。例如,教師要在教學中嚴格要求學生的“寫”,如,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在具體寫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字跡清晰有條理、整體布局合理,字號適當,同時還要學生在寫的過程中不能出現錯寫、漏寫,尤其要避免錯別字的出現。此外,還要讓學生在寫之后進行認真檢查,確保寫作規范、整潔,符合要求。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進一步認識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重要價值所在,積極強化對數學學習習慣特征的了解,并在遵循培養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原則基礎上,積極聯合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一起探索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方法和對策,不斷解決培養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而有效強化對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助力學生在數學課堂更為高效率和高質量地開展數學學習,為學生未來的較好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鄒曉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50.
[2]艾永紅.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147.
[3]李紅蕾.淺談如何培養小學數學學習的良好習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