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田徑訓練不僅能提高小學生整體身體素質,同時能幫助國家發現、培養田徑人才,是我國田徑事業的重要基礎訓練環節。文章針對優化小學田徑訓練的策略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田徑訓練;優化策略
一、 引言
小學田徑訓練一方面可以幫助小學生豐富課余生活,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開展小學田徑訓練,既是我國田徑事業發展的源動力,又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具體落實舉措,是小學階段必須展開的活動。然而小學田徑運動的展開存在一些問題,這影響了訓練應發揮的效果。
二、 我國小學田徑訓練現狀
(一)小學田徑訓練安排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
小學田徑訓練安排不科學、不系統的主要原因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應試教育模式下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課程學習上,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接近考試的時間段,體育課經常被主科占據,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就很低,更何況是額外的田徑訓練活動了。這導致學校對田徑訓練教學任意安排,缺乏合理性和系統性,學生缺乏科學系統的田徑訓練,不僅是田徑水平得不到提升,更無法實現強身健體的功能,這極大限制了我國田徑后備人才的選拔,影響我國田徑水平的提升。
(二)小學田徑訓練效果受制于教師教學能力
學校對小學體育不夠重視的另一個體現是對體育教師的不重視,不重視優秀體育教學團隊的建設,導致小學體育教師數量少、教師水平偏低的現狀。多數小學體育教師疲于完成教學任務,因此缺乏教學創新與改革的動力,部分小學的體育教師甚至是其他教師兼任的,他們缺少專業的田徑運動知識,包括田徑、運動負荷、體能訓練、運動心理輔導、運動恢復訓練等方面的知識,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運動能力,也不能保證他們在訓練過程中的安全以及訓練后的高效恢復。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小學田徑訓練的效果,不僅無法達到開展小學田徑訓練的目的,同時造成了優秀運動人才損失。
三、 小學田徑訓練方法
(一)專業田徑訓練法
為提高小學田徑訓練效率,加強小學生身體素質,在訓練中應注意專業田徑訓練法的配合使用。據統計,我國現階段的小學田徑訓練方法主要是持續訓練法、重復訓練法以及循環訓練法。持續訓練法是提升耐力的訓練方法,運動員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進行強度穩定、無間歇的連續訓練;重復訓練法是加強運動員意志力的訓練方法,運動員重復練習技術動作從而提升熟練度;循環訓練法是提高戰術水平的訓練方法,運動員依照制定路線或次序完成練習節點任務,在鍛煉體能的同時將戰術融入身體記憶中。這是那種比較專業、比較基礎的訓練方法,然而并不是特別適用于小學生,因為小學階段學生心理特征決定他們很難完成單一、枯燥的訓練內容,長時間可能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影響后期的整體訓練效果。因此,除了要考慮專業的田徑訓練法以外,教練在教學時應配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訓練方法,比如變換訓練法和比賽訓練法。變換訓練法通過組合不同技術動作、不同運動強度與環境,提高訓練的趣味度;比賽訓練法是通過實戰對抗實現的,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實戰水平和抗干擾能力。由于這兩種方法趣味度、對抗性都較高,適合活潑好動的小學生,因此應在專業訓練中多融入這兩種訓練方式。
(二)運動恢復訓練法
小學生在進行田徑訓練后就要面對學習、訓練的雙重壓力,這會增加他們體能上的消耗,除了要注意訓練后補充營養以外,更要重視運動恢復訓練,避免體能不足的狀態進行下次訓練,從而導致運動疲勞損傷。對于小學田徑訓練來說,教練應重視訓練結束后的放松訓練,應安排一些有益恢復的放松訓練內容,同時要配合運動心理學、醫學以及營養學對學生進行于東恢復指導,幫助他們在劇烈運動消耗后機體損傷能快速恢復,避免肌肉勞損對訓練的干擾。現階段,教練對恢復訓練還是非常重視的,不足之處是訓練內容較為單一,多是放松運動、按摩等方式,因此應加強心理、營養、理療等方面的運用。
(三)針對性訓練法
所謂針對性訓練指的是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訓練方法。教師首先要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身體特點,以此制訂訓練計劃,保證計劃的科學合理,要注意訓練計劃要有一定的靈活度,可以根據課堂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其次,訓練計劃要配合小學生現階段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合理安排訓練與學習的時間;最好,訓練計劃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也就是提升訓練的趣聞性,從而激發學生訓練的主動性,提高訓練效率。
(四)賽練融合訓練法
比賽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式,可以幫助運動員發現自身不足與問題,幫助他們理清未來訓練重心。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配合能力。對比單調、重復的訓練內容,激烈的比賽對抗更能吸引小學生的興趣,小學階段學生正是用于表現自我的階段,比賽更是給他們提供了表現機會。通過賽練融合的訓練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訓練的積極性,不僅能從身體、技巧、心理三方面提升運動員的綜合素質,還能增強小學生對田徑訓練的信心,激發他們的拼搏精神。
賽練融合中的比賽有多種形式,包括班級比賽、年級比賽、全校比賽和學校間友誼交流比賽,通過這些比賽可以帶動校園體育運動風氣,同時還能幫助發掘田徑事業人才。
(五)運動心理訓練法
現階段小學田徑訓練中,教練對于運動心理訓練的重視程度不夠,據相關調查顯示,有39%的小學田徑教練會安排心理訓練,有43%的小學田徑教練偶爾會安排心理訓練,剩余18%的小學田徑教練沒有安排過心理訓練。運動心理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放松心情,穩定心態,從而提高運動員發揮的穩定性。此外,運動心理還可以對小學生的學習有一定幫助。
四、 小學田徑訓練優化策略
(一)加強小學田徑訓練的系統性與合理性
學校管理層應加強田徑訓練教學內容以及時間的管理。領導層應意識到田徑訓練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的促進作用,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加強小學田徑訓練的系統性與合理性。首先,要保證小學田徑訓練的時間、器械場地需求;其次,做好訓練計劃、訓練目標的規劃,幫助教練員做好訓練內容與方法的科學合理化制定。此外,幫助教師做好小學生心理、身體特點規劃,從而取得最好的訓練效果。
(二)提升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
教練員個人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小學田徑訓練的效果,因此學校應重視加強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其教學水平,同時給教練員更多改革創新的空間,這有利于小學田徑訓練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完善教師相關政策,加強教練員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并將培訓表現納入教師評價考核中,從而增加他們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其次,提高教練員田徑相關訓練知識,包括田徑專業技能、科學訓練、心理訓練、運動恢復等方面的相關知識;最后,加強理論與實際教學能力的結合,提高教練員專業能力的運用水平。此外,設立一定的獎勵機制,對于能將實際教學經驗予以總結發表的教練員,可以在評定考核中加分。
(三)添設田徑訓練設施
田徑教學設施是小學田徑教學的基礎保障,學校應將場地改良、跑道翻修、添置體育器材以及添置理療器材等工作提上日程,進而保證小學田徑訓練是在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下完成的,做好田徑訓練的基礎物質保障。
(四)針對性訓練
教練員應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從而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不能以一個要求去衡量所有學生。一方面,對于有天賦的學生,應加大訓練力度;另一方面,對于天賦不好的學生,應加強他們訓練的趣味性,幫助他們增強體質。
(五)開展心理輔導,讓身心共同發展
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訓練可以有序開展的大前提,枯燥且強度大的訓練非常容易將學生的興趣消磨殆盡,時間長了甚至會出現抵觸心理。因此,讓他們自愿參加訓練,有動力參加訓練就是非常必要的,當一件事情能給人帶來快樂時人就會主動地參與其中,訓練也是同理。
讓學生認為參加訓練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訓練除了可以強健身體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用途——參加比賽。在運動會上為班級學校爭光是一件非常有榮譽感的事,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積極和學生溝通,明確他們的想法,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田徑訓練的展開目前仍欠缺完善的訓練方案,缺乏學校以及學生的重視度,因此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完善,從而更好幫助學生掌握田徑技術,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同時,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提高田徑訓練的趣味性,從而保證小學田徑訓練能發揮出應用的效果。當前的小學田徑訓練必須要進行多方面的創新與完善,傳統的小學田徑訓練存在著較多的硬傷,這些硬傷小學體育教師要正確地認識,采取最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訓練和創新,務求切實地提高教學效率,讓訓練能產生看得見的實效,讓小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得到進步和提高。
參考文獻:
[1]程雁,李響.小學課余田徑訓練現狀與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1):98-99,47.
[2]蔣雷.小學田徑訓練的科學有效性研究[J].運動,2019(4):104-105.
[3]陳霞波.小學田徑體能訓練理論與實踐科學化探索[J].運動,2018(24):65-66.
[4]唐美賢.提升小學體育田徑訓練水平的措施分析[J].田徑,2018(7):9-10.
[5]李淑嬌.論提升小學生田徑訓練效果的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8(5):111-112.
[6]曹駿.提升小學田徑體育訓練水平的措施探討[J].田徑,2017(8):52-53.
[7]曹駿.探討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田徑訓練開展措施[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6):74-75.
[8]於建偉,徐相波.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田徑教學中的運用[J].田徑,2019(1):12-13.
[9]賁履旺.淺談小學課余田徑訓練的方法與策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1):120-121.
[10]張家安.以趣促學:小學田徑訓練中引入趣味教學的構想[J].田徑,2018(4):56-57.
作者簡介:廖百威,廣東省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區前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