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包場初級中學 尹珊英
數學建模屬于數學思想方法的一種,其實是以實際問題為依托構建數學模型,包括畫圖、不等式、方程等,在生活與數學之間起著紐帶和橋梁的作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刻意滲透建模思想,引領學生經歷由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尋找結果和處理問題的整個過程,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使其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
在初中教育階段,數學知識的理論性較強,缺乏趣味性,部分內容僅僅依靠純粹的口頭講授,學生很難透徹理解與消化,這就要用到建模教學,讓學生體驗新穎的數學學習方式。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巧妙引入一些直觀、簡單的生活實例,渲染良好的建模氛圍,指導學生借助生活實例建模,符合他們的認知規律,使其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學“有理數的加減法”過程中,教師先告知學生:足球聯賽中,球隊進球的數量記作正數,失球的數量記作負數,進失球之和則成為凈勝球數,讓學生知道處理實際問題時要用到正數和負數的加法與減法。當講授完有理數的加法與減法法則之后,教師不要直接給出幾個算式來讓學生練習,而是可以引入生活實例,指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如:某市的汽車站、加油站、飛機場在同一方向上,一位出租車司機先在加油站加油,往東行駛5 千米,把一位客人送到汽車站,再往東行駛-7 千米去接另外一位客人,最后往西行駛20 千米,把客人送到飛機場,問:此時司機處于什么位置?指引學生分析案例,建立數學模型,并列出算式:5+(-7)-20 =-22(千米),得到司機位于加油站西22 千米的位置。
上述案例,教師把有理數的加減法融入生活實例中,與純粹的算式相比顯得新穎、有趣,引發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渴望,激活他們的數學思維,使其能夠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初中數學建模教學中,營造多種多樣的情境是融入建模方法與思想的重要途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思維,還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解題水平,升華整體教學成效。初中數學教師需先引領學生了解常見的數學模型,如幾何、函數、不等式和方程等,再以實際問題為立足點營造建模情境,增強他們的建模意識,使其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
例如,在開展“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時,當學習完教材內容后,教師可以設計例題:一件羽絨服因為換季準備打折出售,假如按照定價的七五折出售,將會賠250 元,如果按照定價的九折出售,將能賺到200 元,那么這件羽絨服的定價是多少錢?學生第一眼看到題目,往往認為給出的已知信息較少,一時之間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時教師可營造建立方程模型的情境,強化學生的建模意識,使其快速找到解題思路處理問題。具體來說,解決本道題目的關鍵在于對一元一次方程知識的應用,學生閱讀、分析后可設這件羽絨服的定價是x元,結合題意發現這件羽絨服以七五折出售加上250 元就是進價,而按照九折出售減去200 元也是進價,兩者是等量關系,所以能列出方程:0.75x+250=0.9x-200,解得x=3000,也就是這件羽絨服的定價是3000 元。
教師營造建立方程模型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從一元一次方程的視角分析實際問題,使其在具體運用中分析和處理問題,有利于新知識的牢固掌握,并培養解題能力。
初中數學知識與小學相比,難度和深度均有所增加,教師在建模教學中,要以原有教學方式為基礎科學拓展與延伸,豐富教學方法與手段,如翻轉課堂、問題導向、小組合作、多媒體技術等,推動建模思想的滲透。同時,初中數學教師應結合具體知識內容與教學目標,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激勵學生靈活建模,發散他們的思維,使其掌握更多的建模技巧。
例如,在實施“一次函數”的教學時,教師可設置練習題:某班級周末去動物園游玩,全票是24 元。動物園給出兩種購買方案:第一種,班主任購買全票一張,其余同學均能夠享受半價優惠;第二種,包括班主任在內,所有票價一律按照6 折出售,試討論哪種購票方案更優惠。之后,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一起分析題目信息,發現要建立函數模型,設學生數量是x人,購票費用是y元,則第一種購票方案,y=12x+24,第二種購票方案,y=(x+1)×24×0.6=14.4x+14.4。但是要想找到最佳購票方案,需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數量,先求出兩種方案收費一樣的情況,讓12x+24=14.4x+14.4,解 得x=4,然 后 令12x+24>14.4x+14.4,求 出x>4,則當學生少于4 人時,用第一種購票方案更優惠,當學生人數大于4 人時,用第二種購票方案更優惠,由此順利解決問題。
如此,教師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建模教學方案,活化學生的思維,增強他們發現問題與建立數學模型的意識,使其運用一次函數、方程與不等式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在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善于發現與制造教學機遇,刻意滲透建模思想,巧妙借助生活實例,營造多元建模情境,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建模,不斷提升他們的建模水平,使其學會運用數學模型處理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