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潔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根據學校教育目標和班級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德育規律以及培養目標,圍繞某一主題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實施的班級德育活動。主題是一節主題班會的靈魂。疫情防控期間,班主任針對當前社會熱點和學生心理困惑,有針對性地選擇班會主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對于一線班主任來說,主題的來源可以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命題,根據學校德育工作的頂層設計,布置各班級開展某一主題的班會,這時候就要求班主任準確分析主題的背景與意義,采取豐富的、合適的班會形式以達成教育目標;另一種是自主確定主題,班主任根據班集體的建設目標、學生的思想狀態、成長的困惑、當前急需解決的熱點問題等確定班會主題,這樣的主題通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筆者主要針對后一種情況,談談確定班會主題的幾個原則:
班會的主題要符合時代的要求,同時也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既要反映社會對學生的要求,也要體現學生的成長需求。在班主任工作中,思想教育是重要內容之一。思想教育可以采用個別教育的方式,也可以通過主題班會這一集體教育的形式。主題班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可以讓學生深度參與其中,讓學生對某一主題從知情意行多個角度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同。
這也是德育工作中“三貼近”原則的要求,在確定班會主題時應該同樣遵循。即使是同一個主題,職業院校班會的主題也會與普教有所不同,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素材的選取、內容的安排等方面。例如,同樣是以“夢想”為主題,職業學校班主任在設計主題班會時要分析這一主題所面對的整個社會的宏觀背景、整個職校生群體的中觀背景、本專業本班級學生的微觀背景,所以在定主題的時候一定會體現社會和時代對職校生的需求、學校和家庭對學生的要求以及學生自我成長的訴求。如旅游專業的班會就可以結合專業將這一主題定為:技能成就夢想——我的導游夢。
有的班主任在確定班會主題時會采用一些網絡用語或者借用一些熱點事件,這一方面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給學生留下難忘的印象。但是主題一定要兼顧到感染力和影響力,既要讓學生在看到主題后就對這節班會有美好的憧憬,也能通過主題本身的語言表達給學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只有將這兩者結合才能明確一個適合的班會主題,才能確保這樣的主題班會促進學生的成長,對學生的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有些班主任開展主題班會存在沒有計劃、隨機性太強的問題,當然這項工作應該是有計劃但不拘泥于計劃,要根據德育工作的需要和班級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
班主任在開學之初就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德育工作的重點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計劃地開展和實施主題班會,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系列主題班會,中國精神教育系列主題班會(讓長征精神薪火相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黨史、知黨恩,做新時代奮斗者),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主題班會(悅納自我、自信成長,微笑是最美的語言,挫折是最好的禮物,在贊美中學會溝通)等。
德育應該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班主任要針對學生每個成長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教育準備,而不是一直站在學生身后指出學生的不足,在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給他們恰當的人生指引。
德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教育工作者也要將主題班會放在一個體系中思考,結合班集體建設和學生品格提升,整體考慮班會的主題。
如開學初,班主任應根據班集體建設目標訂立班級計劃,同時考慮如何將主題班會與班級計劃有機融合,抓住教育的契機。例如:班級計劃在學期中旬開展義賣活動,那么在義賣之前就可以開展以“獻愛心”為主題的班會課,這樣相互呼應,既可以提高活動的效果,也可以讓主題班會更有成效。
每一次主題班會都是精神的聚焦與心靈的共振,在主題班會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中,班主任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并遵循從他人走向自我、從情感走向行動和從課內走向課外的原則來達成教育目標。
我們希望學生通過參與主題班會獲得積極向上的力量,一個個主題串起來就是學生的成長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