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柯
“陳老師,你們班又有學生作文發表啦,現在都說你們是作家班呢!”
一年前,這個“作家班”卻是年級出名的“搗蛋班”!班級紀律出了名的差,科任老師抱怨說上課就是管紀律。到了初二,原班教師都不愿意繼續接了。學校調整課務,我接了這個6班。
班上有個男生王樂,是班級人氣王。我從前任班主任那得知,王樂實際上就是“搗蛋班”的頭頭,他愛跟老師對著干,其他同學就跟著他起哄,老師喪失了威信,班風也就越來越差。聽說王樂喜歡讀小說,語文成績還行,我心里便有了主意。
周一,我把王樂叫到辦公室,給了他一封我寫的信,內容是我們班級有不足但也有很大進步空間,而且班級很團結,有凝聚力,希望他能當班級的舵手,帶好這個班集體。
下午放學,他就來辦公室找我,嬉皮笑臉地說:“陳老師,我讀了你的信,寫得真好。”我也笑了笑:“謝謝!聽說你文筆也不錯,能給我回一封信嗎?”他見我不生氣,反而表揚他,有點不好意思,撓了撓頭說:“我寫不好,陳老師,你覺得我能當班長嗎?”我靜靜地看著他的眼睛說:“不試一試怎么知道不可以呢,要不你先寫一寫班上存在什么問題,然后說說你的想法,過幾天給我,怎么樣?”他想了想,沒像往常那樣耍嘴皮子,而是認真地說:“我寫給你!”
過兩天他回信了,字跡工整。他寫了很多班級的情況,比如說,他們逃課,是因為每次體育課老師沒讓他們打籃球;他們上課睡覺,是因為晚上寢室有人打呼嚕;等等。經過他的允許,我在班上讀了他的信,然后全班一起討論怎么樣建設更好的班集體。全班討論得很熱烈,這是唯一一次,班上沒人吵鬧,沒有人故意打斷課堂。理所當然,王樂成了班長。
我也跟科任老師商量,對待我們班只能縱向比較,不能橫向跟別班比較,只要他們有一點點進步,就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幫他們重拾信心。漸漸地,他們對老師沒了以往的抗拒心理,也能遵守課堂紀律,雖然違紀現象還是比較多,但已經有了初步改觀。
有次上語文課,他們起哄:“陳老師,你發文章也帶我們發啊!”我靈機一動,滿口答應道:“只要你們愿意寫,我給你們好好修改,肯定能發表的。”他們半信半疑。不久后,一個女生交給我一篇《螢火蟲》,我一句一句地反復斟酌,幫她改了三遍,終于寫成了一篇《月光螢火》,發表在《課堂內外》雜志上。這在班上引起了轟動,我在班級念了她的文章,并張貼在班級欄里,班上的同學躍躍欲試。接下來的一周,我陸陸續續收到學生們的作文,其中也有王樂的。
王樂寫的內容是關于我的,有段寫得很美:“聽了她的話,我抬起頭,陳老師隨即也抬起頭。晚風輕輕地劃過她的發梢,夜愈來愈深,可我的視野卻愈來愈亮……地上的路越發清晰,我恍然意識到,那是星光鋪成的小路,領我尋找前方,我的心里也是一片明亮。”最終這篇文章發表在《小溪流》上。拿到樣刊的那天,王樂的眼睛紅紅的。
就這樣,班上寫作的風氣越來越濃,學生們經常追著我給他們改作文,有的同學一周寫好幾篇練筆,還互相比誰寫得最好。我也經常鼓勵他們,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咱班一定會成為最好的班集體。
隨著他們的作文相繼在刊物上發表,他們越發得意,自封6班為“作家班”,人人都以身在6班為榮,個個走出去都是神采飛揚的,大家好像都形成了一種默契,極力去維護這一份來之不易的榮譽和肯定。而班長王樂,對待班集體更是盡心盡力。有一次晚自習,我有點事耽擱了,剛走到走廊,里面便傳來王樂的聲音:“陳老師每天改作文已經夠辛苦了,你們就少添亂,少讓老師操心,誰犯事就按班規嚴肅處置。這周我們繼續拿流動紅旗,大家認真晚自習……”聲音隱隱約約飄來,飄進了我的心里。我恍惚感覺到他們在某一時刻已經集體長大了。
時光荏苒,在陪伴他們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他們的蛻變,世間最美好的故事大概就是成長的故事了。現在都說6班是“作家班”,再也不是“搗蛋班”了。曾經的他們不是壞,但如果只是看到他們身上的灰塵,就一定會忽略他們身上藏著的光。
(作者單位:湖南省寧鄉市長郡溈東中學 責任編輯:林彥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