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舟英 (甘肅省甘南州委黨校)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我國市場發展也在不斷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已不再是傳統的產品與價格之間的競爭,還涉及到品牌形象與文化之間的競爭。企業品牌是企業在市場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張名片,能深刻體現企業的內蘊和追求、總體影響力。企業要想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就必須依托自身品牌化發展策略,通過制定良好的品牌化發展策略,為企業帶來更多競爭優勢,促進企業朝著高質量、高效率方向發展。
(1)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隨著互聯網科技的不斷應用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投入互聯網洪流,由于互聯網本身具有下列現狀特點:速度傳播實時性、信息資源海量性、地域傳播廣泛性等。企業信息被檢索的概率也相對較高,與企業的品牌發展有著直接關系,經營現狀良好的企業擁有著較高的口碑,也能通過互聯網平臺宣傳自身的產品,對線下營銷渠道有著較好促進作用,提升整體競爭力。企業也可以通過品牌化發展,把企業的設計、宣傳等核心與品牌化發展融合起來,形成獨特品牌體系,使更多的品牌資產能夠變現。
(2)增強消費者粘性。品牌是屬于消費者與產品的一種紐帶,好的品牌能夠抓住消費者的內心,企業品牌化發展的主要策略就要通過提升自身產品質量與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用創新手段提升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粘性,以此增加消費者對企業的依賴程度,提升消費者依賴性,使企業獲得較大的市場空間,促進企業獲得良性發展,為企業打造更多核心消費群體,提升企業市場整體影響力。
(1)品牌安全信用基礎薄弱。所謂品牌安全信用,是指消費者對企業品牌或是服務所存在的信任能力,是企業實施品牌化發展的基礎前提。如果企業有著較高的品牌安全信用基礎,那么其在實施品牌化發展時就能為大眾提供更多受眾產品與服務,也能從消費者口中了解到自身產品的口碑宣傳效應,拓展企業消費群體。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在開展品牌化發展時,都比較重視知名度的提升,而忽略了忠誠度,導致很多企業在品牌化發展道路中所產生的安全信用基礎較弱。(2)品牌識別度不足。企業品牌識別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品牌化發展的最終效果,品牌化發展道路并不是簡單的確立品牌,而是需要把企業文化、服務質量與產品通過營銷、宣傳等方式讓廣大消費者所接受,使其感受品牌的魅力所在,能保持對企業的持續關注,達到提升企業識別度的目的。但是,我國企業在品牌識別度上仍然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導致品牌識別度提升受到阻礙:第一,品牌出現的頻率較低,導致消費者對此品牌的認知程度不足;第二,形象與性能,大多數企業對自身品牌定位都不夠清晰,在開展實際經營時無法吸引消費者興趣。因此,我國企業在品牌化發展過程中,也要重視品牌認知的廣度與深度。(3)品牌定位過于模糊。企業品牌化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就是品牌定位,只有對自身品牌定位進行明確,才能促進品牌營銷、推廣等環節的開展。換句話說,如果企業對品牌定位不夠清晰,會導致企業后期經營效力較弱。目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對自身品牌與品牌化發展理解也相對比較淺顯,缺乏從文化層面對企業品牌進行理解與認知。品牌定位模糊既不利于品牌的成長,也不利于企業積累品牌資產。因此對于大多數企業品牌化發展過程來說,只有從理念、準則角度對品牌進行傳達,才能提升品牌化與顧客的互動效率,提升企業品牌化發展的效率。(4)品牌服務體系不健全。企業在品牌化發展道路中,需要品牌服務體系作為保障,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在品牌化發展中存在缺乏服務體系支撐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品牌化服務體系既可以促進企業整體戰略計劃制定,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使消費者在各個環節中能夠獲得更加優質的服務。從細化層面來說,品牌化發展的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市場調研、售后服務以及意見反饋等。這兩種方式都能提升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好感度以及粘性,促進企業品牌化發展戰略實施。
(1)重視質量對品牌的支撐作用。企業在實施品牌化發展策略時,要明確質量是品牌的骨架,而文化則是品牌的氣質,要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途徑對企業文化進行宣傳。企業發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質量,這也是企業品牌化發展的核心依據,更是企業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的關鍵。因此,企業在實施品牌化發展時,一定要保證品牌的質量,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會對企業發展造成致命打擊。企業品牌氣質的表現就是企業文化,企業要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對自身文化形象、文化事件進行對外宣傳,提升外界對企業的認知程度,促進企業品牌化經營效果的提升。此外,企業在品牌化發展道路中,一定要以優質產品為先鋒,通過打造優質產品,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良好口碑,為企業發展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2)強化品牌認知。所謂品牌認知,就是指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經營管理理念下的企業品牌形象、文化理念的內容的一種綜合性認知,也是消費者與企業互動的一種結果,代表著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理解與認知。因此企業要重點突出市場定位、產品特色,滿足消費者內在需求,提升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關注程度。企業要利用各種科學的宣傳手段,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拓寬宣傳渠道,提升宣傳力度,這樣才能做好品牌化經營的相關工作。
(3)明確品牌定位。品牌化經營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由品牌定位反映,準確的定位是品牌化發展成功的一半,因此現代企業要通過正確的品牌定位推動自身品牌化發展。企業在對自身品牌進行定位時,要結合消費群體需求、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市場帶動能力等因素,對現有的市場進行精準分析以及定位,既要體現消費者的消費特色,又要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程度,提升消費者對產品的好感度。
(4)健全品牌服務體系。完善服務是企業品牌化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消費者與企業之間最良好的溝通渠道,能提升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認可度以及滿意度,使企業與消費者形成良好互動,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完善的服務體系包括銷售前期的調研、征集意見、收集資料;銷售過程的咨詢、樣品、態度、宣傳等;銷售后的培訓、維修、安裝等。企業在對服務體系進行完善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產品以及服務質量,通過完善的服務體系向市場以及消費者闡述自身經營理念,提升產品質量。
(5)發揮文化載體作用,推進企業品牌建設。品牌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且是富含經濟內涵的文化,被消費者與社會大眾認知的品牌,能夠為企業帶來較高的附加值,是企業的一種巨大財富。作為企業文化的載體之一,企業品牌代表著企業的道德倫理、精神文化以及哲學觀念等,也向社會大眾展示著企業的良好形象。因此,企業要通過品牌把視野拓寬到整個文化領域,提升企業的凝聚力與競爭力。企業在開展文化傳播時,要不斷豐富品牌內涵,提升品牌價值,一些著名的大公司都密切關注上帝消費心理,提出主要以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而帶動物質消費。比如麥當勞提出的“我們不是餐飲業,我們是娛樂業”;法國香水店提出的“我們不賣香水,我們賣的是文化”;而著名的海爾、可口可樂、萬寶路等公司都是家喻戶曉的公司,他們除了擁有良好的企業形象以外,還賦予了其產品極高的文化內涵,也充分體現了文化載體的重要作用。總的來說,以優秀文化為背景支撐的品牌傳播,更能體現品牌的獨特魅力,也能促進企業樹立良好形象,帶動企業市場營銷。
(6)通過產品與服務,助力品牌信息傳播。企業品牌功能不是一個商標、一句口號、一個產品就能體現,服務與產品也是屬于企業傳遞品牌信息的一種載體。我們以海爾公司為例,很多消費者都比較傾向于海爾產品,覺得海爾產品質量過硬,其提供的售后服務也十分讓人滿意。而一些廣為流傳的故事更是加強了人們的心理認同,比如說到“質量零缺陷”就會想到“砸冰箱事件”;想到“客戶永遠是對的”,就會想到海爾在德國模式設計電冰箱說明書的基礎上按照中國消費者的水平進行修改事件...等等,這也正是海爾公司文化管理的成功因素。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企業只有加強文化建設,把文化融入到產品與服務當中,才能夠獲得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品牌形象不僅僅是一種軟實力,更是一種硬性實力,能在消費群體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企業在實施品牌化發展策略時,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培養自身核心消費群體,做好企業宣傳、市場經營等環節。因此企業在實施品牌化發展策略時,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制定科學的品牌化發展戰略,促進品牌化經營效力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