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璐 林翰君(.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司法職業學校)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公共安全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建設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和秩序顯得尤為重要。公共安全管理主要指國家行政機關為社會各項活動的正常進行而開展的各種行政活動,作為建設單位,該如何營造安全穩定的建設環境?本文以軌道交通運用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該問題提出相關對策。如何協調好蓋上施工與蓋下運營安全管理模式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1)首先,上蓋開發項目涉及需進入到車輛段、車站以及隧道內進行施工的作業,能明確設備歸屬部門的,由對應設備歸屬部門配合,無法明確設備歸屬部門的,由對應屬地管理部門配合。要做好對安全事件的管控必須做到早預防、早處理,做到這一步不僅需要周密可行的工作計劃,還需要監督部門配合工作,做到“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屬地管理部門需掌握涉及到影響段場正常運作的施工作業,并要求施工單位每周固定時間提供下周的詳細施工計劃,并將周計劃及時通報至運營內相關部門,提醒監控部門做好相應監控工作。同時,各專業需對照施工周計劃做好所轄專業的配合監管和安全防范工作。
(2)若施工周計劃影響到多個專業的正常運作,由屬地管理部門先行與業主或施工單位協調,要求其調整施工計劃或落實安全措施,協調未果的上報安全技術監管部門。屬地管理部門組織運營內各設備部門進行防護圍蔽及管轄設備的現場巡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與業主或施工單位協調解決,并記錄相應的巡查情況。屬地管理部門牽頭開展因上蓋開發引起的應急處置工作。
(3)位于段場管理圍網外但貼近段場的防護圍蔽作業,由屬地管理部門負責巡視,發現異常及時上報并協調處理。車站服務部對圍網的穩固性和可靠性進行檢查并提報至業主單位進行整改。車輛段內設備管理部門應與房產項目開發單位對接開發方案,對影響到既有設施目前功能的改造工作應及時溝通,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對進入到段場內開展施工的防護圍蔽作業,由車站服務部負責配合工作。
(1)涉及到運營正常運作的施工方案需經過房產項目開發單位審核確認,并出具會議紀要或復函等文件。作業前,施工單位需安排人員進行詳細登記,并安排至少一人作為現場安全監控員,這能防止工作開展中個人的偏好,及時監督提醒以減少誤差。對涉及到咽喉區和試車線露天段的施工作業,需再增設至少一人在信號樓值守,以便及時,做好信息溝通和事件處理。動火作業前施工單位應在現場按規范要求配置消防器材,消除一切可能造成安全問題的隱患,防微杜漸才能起到保障公共安全的作用。
(2)業主單位和施工單位應設立現場作業總體負責人和聯絡人,及時響應運營方報送的信息,提高處置效率。防護圍蔽等施工作業前,業主單位應向運營單位提供施工方案、施工圖紙、房產項目開發單位的審查紀要等文件。上蓋的正式施工作業需在防護措施落實到位后方可開展。固定工作人員對崗位職責及崗位內容掌握得更準確,崗位流動性過大不利于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因此,安全監控和值守人員應了解現場具體施工內容,且保持相對固定,不得經常更換。
建立契約精神在合作關系中是非常重要的,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權責關系須在前期進行劃分,簽訂安全協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要求房產項目開發單位、運營單位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明確各方安全職責,規范各方安全管理方式,以便指導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前期房產項目開發單位不同意以此方式簽訂安全協議的,建議運營與項目公司直接簽訂,雙方應根據具體情況簽訂質量安全管理協議。
如施工需要對車輛段管理設備設施進行遷改,施工單位需辦理施工許可單和臨時出入證,遷改方案需主辦部門出具方案審查紀要、委托施工證明、復工復產證明。房產項目開發單位認為該方案不屬于地保審查范疇,建議由運營單位主持審查。建議項目公司地??跔款^組織審核,同時需與運營總部內生產管理部門溝通,進一步明確此類作業的審批流程。
雖然車輛段房產上蓋開發項目的出現推動了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但是有時開發過程中影響交通安全的問題頻繁發生,因此車輛段上蓋房產物業開發如何確保地鐵運行的安全成為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為了保證其管理水平及效率,需要對安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探究。隨著地鐵車輛段上蓋開發技術的不斷成熟,也將加快對運營與物業開發過程安全管理模式的探索。
相關鏈接
所謂公共安全,是指社會和公民個人從事和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和交往所需要的穩定的外部環境和秩序。所謂公共安全管理,則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為了維護社會的公共安全和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以及社會各項活動的正常進行而做出的各種行政活動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