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裕榮(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濱海縣供電分公司)
能源的合理利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體現在電力領域,電力信息采集系統的應用提高了電能的監測效率。但實際上電力系統中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以下簡稱采集系統)可能會存在電量測量數據異常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找出數據異常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而提高電力管理水平,促進電力企業向優質發展。
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為了滿足社會對電能的需求,電力企業改變了傳統的電能計量方式,采用低壓集中抄表方式,配合配電變壓器監測計量方式和站用電能遙測技術,實施電能計量自動化方式。一方面,他們自動測量用戶使用的電能,并通過自動化技術完成電量的統計、結算和審核。另一方面,可以緩解大用戶電力負荷管理的壓力,提高大用戶線損統計和母線平衡能力,避免電力計量工作人員的失誤和遺漏,有效降低電力運行成本,使電力企業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電能表的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出現故障,導致電能表代碼無法正常攜帶,故障期間用戶仍然享受供電,電能無法正常計量,給電力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在故障期間,計量設備仍然正常運行,但是電表代碼沒有正常攜帶,很難及時識別系統故障,更不用說定位故障的具體時間和位置了。僅僅靠粗略估計很難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整個工作過程都會出現矛盾現象。電能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可以動態監控計量設備的運行,進而準確定位計量設備的故障時間和地點,以及電表恢復原狀的具體時間,從而準確計算兩個時間點之間的運行功率,減少電費收取的矛盾。
當今社會,往往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不良行為,比如用戶為了逃避支付或其他利益而修改電路、竊電,部分用戶存在非法用電行為。雖然這種情況不會對電力企業造成很大影響,但久而久之會導致供電企業失去一定程度的經濟效益,當用戶竊電時,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但是,很多抄查電費的員工并沒有注意到這種情況,使得用戶存在僥幸心理,長期違規操作,對供電企業的整體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甚至對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的一些設備出現故障時,很可能是設備環境不好,用電設備怕潮濕,如果環境潮濕,很容易出現故障,導致測量值異常。因此,需要加強電能計量裝置的監測、運行和維護,根據安裝環境,采用干燥除濕技術,避免裝置受潮問題;特別是接線保護措施的投入使用,能有效保護裝置的正常運行,從而采集到準確的電能計量數據。
首先,采集系統中非常重要的設備是電能表,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它的監控、操作和維護。只有在電力系統中安裝合適功率的電能表,才能采集到準確的電能測量數據。其次,系統采集的數據也受到變壓器的影響,其檢修和維護也很重要。只有保證它能長期保持正常工作狀態,才能保證電流和電壓的互感效應,保證采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再次是要重視終端設備的監控和運維,使終端的供電良好,保證各項參數符合標準要求,以滿足采集系統的應用要求,避免采集系統終端出現數據異常的問題,提高系統采集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最后,要保證測試接線盒的合理安裝,加強監控和管理,盡量使測試接線盒不存在運行負荷和故障問題。根據采集系統和電力線路的運行情況,設計有效完善的數據管理和維護方案,提高電力信息采集的數據傳輸質量和速度,增強采集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
對于采集系統來說,為了獲得準確的電能測量值,需要保持穩定合理的運行狀態,因此需要統籌規劃,加強數據管理。電力企業在使用采集系統時,應進行實地調查,開展詳細的走訪活動,充分掌握系統狀態,收集所有客戶信息,總結歸納用戶用電高峰期和集中用電時間段的峰值,配備專門技術人員對用戶用電情況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之后對電力用戶詳細信息的報告進行匯總,整理研究得出結果,根據結果對系統進行詳細規劃,盡可能高效地收集用電信息,提高用電信息收集的效率,避免數據異常的問題。電力技術人員要定期檢修采集系統,找出潛在問題,分析可能的干擾源,并排除各種干擾源,或將干擾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供電系統的管理和服務目標、定位和技術形式都發生了變化。為確保用戶差異化用電需求得到滿足,供電企業應加強標準化計量技術、設備和管理體系建設。通過加強計量工作的規范化管理,積極引進先進的計量技術,重視設備的維護和升級等。動態監督計量管理工作,促進現代電力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為供電單位從容應對新時代的挑戰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