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棽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管理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近年來,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投資理財專業以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等形式深入與當地由知名度的保險企業開展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也暴露出了校企合作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保險實務》課程為例分析校企合作課程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構建“目標共商、課程共建、資源共享、利益共享”的校企“雙主體”合作課程開發模式。
校企合作課程開發的目的主要是培養人才適應行業企業的用人要求。通過幾年的校企合作,總結以下幾點在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校企合作課程開發過程中,企業的參與度不高。企業以盈利為目的,校企合作課程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短期之內,經濟利益不會快速顯現,隨著合作的深入,參與的積極性下降。以《保險實務》這門課程為例,在校企合作課程開發過程中,校方為了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合作意愿比較強,在課程建設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特別是保險這個行業,業務競爭壓力很大。作為企業方派出的專家和指導教師,一旦業績沖刺或者考核壓力和課程教學相沖突的時候,往往會選擇放棄或減少與校方的合作課程項目。以《保險實務》為例,校企雙方交流時間不可控,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溝通不暢,課程建設大多數還是由校方完成。其結果導致課程與崗位的粘合度不高、課程實踐知識安排比較隨意等問題。
校企雙方的文化不同,在合作過程中還是以校園文化為主,企業文化主要是由企業方來校指導課程時傳達給學生。由于企業方課程授課時間空間上的不確定,學生很難深入了解企業文化,校企文化在課程中融合度不高。以《保險實務》為例,學生主要通過企業指導教師授課來了解企業文化,由于指導教師授課時間比較有限,課程內容主要以崗位技能為主,企業文化內容就被壓縮。這導致學生很難深入了解企業文化,在后續頂崗實習中學生企業歸屬感不強,留存企業人數過少等問題。
近幾年,隨著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保險從業人員人數激增。根據《2018 年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顯示:2014-2017 年,保險從業人員從325.29 萬人增長到806.94 萬人,但是從業人員的素質下降,主動離職比率高達23%[1],保險行業對人才需求比較強烈。在此背景下,滁州市多家保險公司有意向與我校開展校企合作,投資理財專業選取了幾家合作意向最強的保險公司共同合作開發《保險實務》這門課程,以下是具體實施方案:
校企“雙主體”合作課程開發的目標是通過課程的合作,滿足人才培養與人才需要相統一的目標。即讓學生掌握保險營銷崗位的實踐操作技能,符合企業對于保險營銷崗位的人才需要,實現課程與今后的工作無縫對接。為了達成校企合作目標,校企“雙主體”共同商定合作責任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障課程順利實施完成。
1.校企“雙主體”共建課程標準
《保險實務》是投資理財專業的核心課程。注重培養學生保險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技能,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具備從事保險行業相關職業的職業資格、職業能力與職業素養,符合從事保險銷售、簡單承保與理賠、保險客戶服務等的相關能力,并為后續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夯實基礎。完成本課程學生要達到以下三個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壽險、財險公司銷售的險種;壽險、財險營銷的流程、能夠根據客戶的需要設計保險理財方案。
(2)專業技能目標
通過情景演練的方式模擬壽險銷售、電話車險銷售、保險理財規劃方案設計。
(3)素養目標
深入了解保險公司的企業文化、具有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的保險從業人員職業素養要求。
2.校企“雙主體”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在校企“雙主體”共同開發課程的機制下,由行業專家進行指導,以崗位為設計課程的前提,根據保險一線銷售崗位的需要對壽險營銷、財險營銷、保險規劃三大專門化方向所涵蓋的崗位進行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引領,以保險營銷業務流程中涉及的內容為主線,以保險行業考核要求為依據,企業文化融入課程,采用崗位業務流程式與并列式相結合的結構來展示教學內容。
3.校企“雙主體”共同評價
強調企業教師在課程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制定出校企“雙主體”評價標準。企業教師從五個方面進行評價(任務情景與崗位關聯度、學生介紹險種熟練程度、學生情景演練合理程度、話術設計與實際業務的粘合度、情景演練是否體現職業素養),校方教師從(學習態度是否主動,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服裝禮儀、是否按照情景提出合理問題、語言表達是否清晰、與客戶溝通是否流暢)等十個方面進行評價。
注重利用校企雙方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多媒體課件,通過搭建起多維、動態、活躍、自主的課程訓練平臺,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調動。利用企業提供的資源,建立案例庫。教師定期到企業輪崗實踐提升業務能力,協助企業人力資源培訓。
通過近幾年的合作,我校投資理財專業一共為多家校企合作企業培養了100 多位優秀人才,其中20%的學生通過努力獲得了企業的各項優秀榮譽稱號,學生企業留存率逐年提高。人才社會認可度明顯提升。
為了保證企業教師按照教學計劃進度授課,校企雙方建立“雙導師”制度。企業指導教師從多家保險公司遴選,以留存企業的學生為主,這樣既方便與校方指導老師交流,也有利于校企文化的傳承。
校企雙方指導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選擇教學課堂。理論知識可以在學校完成,實踐課程可以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職業體驗、實踐操作,感受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