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如,胡萬祥
安徽工程大學 體育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創意是一種通過創新思維意識,從而進一步挖掘和激活資源組合方式進而提升資源價值的方法,是思維碰撞,智慧對接,是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的想法。創意在創新創業教育三進階課程體系中是源頭,是基礎,卻往往被忽視。許多人關注創業,關注創了什么業,能否運營,能否盈利等后階段的因素,而忽略了創意的存在。其實從系統的視角而言,創意更是突破。創意模塊課程在于引導學生進行創意思考,培養學生的洞察力、思考力以及變通能力。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創新的主要內涵,是在原有的物件中注入新元素,產生出新的價值。創新模塊系列課程旨在鼓勵學生勇于創新,樂于創新,培養學生探尋解決問題,實現目標的方法。
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創業是一種勞動方式,是一種需要創業者運營、組織、運用服務、技術、器物作業的思考、推理和判斷的行為。創業教育更重要的是學生創業精神,即企業家精神的養成。對有強烈創業意愿學生,高校要著重考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冒險精神、創業動機等企業家特質,培養學生的創業勝任力[1]。因此,創業模塊課程旨在幫助學生掌握創業流程,強化其掌握創業技能和創業本領,提升創業勝任力,并培養企業家精神。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需要經過系統設計,要讓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創意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因此,需要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如雙創教育中心來保障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基本運作。雙創教育中心是指揮雙創教育課程運作的平臺,需要統一教學思想、統籌規劃雙創課程的設置、研討開發課程、評判遴選教材、設計教學內容、探討教學手段與方法,以及創新創業教育如何與專業教育融合的重大任務。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需要融入人才培養,體現于課程體系之中[2]。雙創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和創造力,這對雙創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雙創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是強化教師的創新創業意識與思維、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理念以及創新創業實踐能力。高校應強化雙創師資,引導教師參加專門培訓,滲透創新理念,同時引導和鼓勵有創新創業經驗的校友、企業家、高新技術人員、創業投資人及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3],成立大學生雙創導師俱樂部,促進雙創導師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提高師資水平。
一是改革教學方式。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授--接受”式的教學方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探究型、體驗型的課堂教學新模式,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由“給出知識”轉向“引發思考”。二是改革教學方法。雙創教育課程側重啟發思考、方法探尋與實踐操作,因此倡導項目驅動式、探索式、啟發式、互動式、參與式教學法,推崇基于創業情境或創新創業任務驅動的“EBL(Enterprise-Based learning)”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體驗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三是改革教學評價方式。改變傳統以一卷定成績的教學評價方式,重構涵蓋課堂討論、平時項目訓練、階段成果展示、大賽獲獎情況等多元評價體系,注重過程中學生態度及素質能力提升的監控,變末端考核為過程考核。
1.構建跨專業實踐教學平臺
高校與企業應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建共贏”的原則,構建跨專業、多用途、共享型實踐教學平臺,促進專業融合與學科滲透,實現協同創新,產教融合。高校要結合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特點,營造良好互聯網運作環境,構建云計算與大數據綜合實驗平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為創新創業提供技術支撐[4],滿足創新創業教育實踐需求。
2.建設多層次一體化的雙創園區
創新創業綜合園區是一個多層次一體化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應包含創意-創新-創業三段課程所需要實作與試驗空間,提供基礎實作材料,讓學生體驗實作的樂趣。此外,高??梢砸M企業導師對創新創業項目進行評估,指導學生試驗項目運作,檢驗項目運行成效,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和學術氛圍,持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創業意識,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是高等教育發展整體化和綜合化趨勢的標志。雙創教育逐步融入專業教育,是實現雙創教育專業縱深發展的重要途徑。專業教育使學生獲得的知識結構更加完備,學科思維更加系統,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把專業教育逐步融入雙創教育中,學生能夠更系統地看待創新創業中的問題,更全面深入的分析創新創業中的各個環節。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中,要滲透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和思維,融入創新創業模塊或項目方案,挖掘和充實各類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注重專業知識與創新能力的綜合培養,推進了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培養集專業素養與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第二課堂的活動、競賽相結合是該類課程的特色,活動或競賽的成績做為課程成績的一部分,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熱情。高校在開設創意、創新、創業階段課程時,可結合課程內容分別組織不同層級的比賽,此外,結合“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等,推動學生積極參與挑戰,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動手能力、團隊協作精神,提升了創新創業能力。
雙創教育與雙創業孵化聯動的模式,為大學生提供了模擬創業實踐的體驗。部分高校開發出專業縱深化、產教實訓的模式,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雙創教育與雙創園孵化聯動,有效降低創新創業的成本,提高創新創業的成功率,助力于學生創新創業。
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實現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雙創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是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一個落腳點。因此,著力構建創意-創新-創業三段進階式雙創教育課程體系,有助于培養符合社會創新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