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偉



摘 ?要:豬痢疾是由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的一種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為特征的腸道傳染病。該病一旦侵入豬群,不易被根除。在疾病的流行初期,臨床癥狀以急性出血性下痢為主;在流行中后期,則以亞急性和慢性黏液性下痢為主。發病豬往往呈現進行性消瘦,生長發育不良。該病易發生在7~12周齡的仔豬上,發病率高達70%,病死率為30%~60%,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成年豬。由于豬痢疾的存在,豬往往生長緩慢,料肉比升高,甚至出現死亡,增加飼養成本,給養豬業帶來較大經濟損失。
關鍵詞:豬痢疾密螺旋體;血性下痢;實驗室診斷;治療
1 ?豬場發病的基本情況
2018年5月,湖北某豬場150日齡左右的育肥豬出現拉血痢現象,糞便呈黏性果凍樣,身體逐漸消瘦,表皮蒼白,群體的均勻度下降(圖1、圖2),但未出現大群發病和死亡現象。
2 ?實驗室診斷
根據豬的發病特點、發病時間及臨床表現,采集發病豬糞便樣本6份,進行胞內勞森菌和豬痢疾密螺旋體的PCR檢測,擴增獲得的DNA片段長度為650 bp左右,與豬痢疾密螺旋體的目的片段長度相符,證實存在豬痢疾密螺旋體(圖3),未檢測到胞內勞森菌,因此判定此次發病是由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的血性下痢。
3 ?防控方案
根據診斷結果,對發病豬群立即飼喂添加了200 g/t 80%枝原凈和2 000 g/t ? ? ? ? ? ? ? ? ? ? ?15%金霉素的飼料,連續使用15 d。對未出現臨床癥狀的豬,在保育轉育肥的小豬料中連續添加100 g/t 80%枝原凈和 ? ?2 000 g/t 15%金霉素。
4 ?回訪和總結
使用上述方案7 d后,發病豬未見血性下痢,豬群長勢得到明顯改善。對下一批豬預防性用藥,未出現呼吸道癥狀和拉稀,豬群健康狀況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