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許敏
傳統文化是文化資源的一大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實施的不可或缺的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特定地區的教學實踐活動。
為了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筆者結合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深入探究了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策略,以期達到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創新的效果。
一、課前導入——充分利用課前時間
由于小學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因此很多時候即使課堂已經開始了,學生們的注意力還是不能很好地集中。在真正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往往會設置一個課前的暖身活動來進行語文課堂的導入,目的在于通過幾分鐘的課前導入活動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課前導入部分內容的選擇是多樣的,只要與語文學習相關的都可以被選作課前導入。因此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教學課堂的實踐中,教師也可以利用這個課前導入部分,設計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課前導入緩解,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比如小學的學生們都愛聽豐富多彩的故事,因此教師可以在一個學期內選擇一個月為“傳統文化故事月”,讓學生們通過值日的形式搜集不同的、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故事,然后每天上課之前由值日的同學來講述自己所了解到的故事,作為課前導入部分,其他學生則仔細傾聽并且積極討論、提問。從而通過這樣的課前導入活動,積少成多,通過長期的堅持來促使學生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并且加深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內涵了解,進一步產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和思想。
二、教學融入——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傳統文化,也有很多內容可以與傳統文化相聯系。尤其隨著部編版的教材投入使用,傳統文化元素在教材中的比重大大增加。在部編版語文教材中,整個小學12冊共選優秀古詩文124篇,占所有選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這也體現了新課程改革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給予了充分重視。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對涉及到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延伸拓展,從而帶領學生了解更多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潛移默化地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比如一年級上冊和大人一起讀《剪窗花》中講到的剪紙就是我國傳統的藝術形式,書本中插畫配上“喜上眉梢”和“福娃抱魚”兩幅較為常見和知名的窗花作品,色彩艷麗,畫面喜慶,極富中華民族特色。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簡單地向學生們介紹一下本課涉及到的剪紙藝術,并且通過幻燈片等向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和視頻,通過具象的呈現加深低年級同學們對該藝術形式的理解。在學完本課之后,教師也可以布置任務,請同學們回家自己剪出一個喜歡的圖畫,下次帶來班里分享。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主題為“神話故事”,其選取的四篇課文《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和《女媧補天》都是古今中外有名的神話故事,其中有三篇是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這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進行這一單元教學的時候,除了帶領學生們學習我國古代神話的寫作形式以及特色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在生活中了解一些其他的中國古代神話,并且在課堂上向其他同學分享。同時,由于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和寫作基礎,教師也可以帶領他們結合中華傳統神話的寫作特點去創作自己的神話故事,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三、綜合活動——系統地學習傳統文化
為了開拓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課外的知識,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常常會舉辦一些主題性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強調對某一主題語文知識的探究。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真正培養他們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教師也可以將傳統文化與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相結合,舉辦一些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活動,依托主題探究活動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類型的傳統文化。比如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因此學習傳統文化更多地要從身邊的資源、生活中的現象入手才能夠更好地引發他們的共情。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低年級開展“傳統民俗知多少”活動,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通過詢問家長等形式,了解一些傳承下來的民風民俗,在活動中按順序講述,比比誰知道的民俗更多。中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文化素養,并且還接觸了較多的古詩詞,開始逐漸涉獵“純文化”領域,因此教師可以在中年級組織開展“古詩文朗誦比賽”,鼓勵學生們積極搜集一些有名的的詩文,有感情地進行朗誦,并且積極參加比賽,從而達到促進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底蘊,也推動優美詩文在學生中傳播擴散;高年級學生不僅已經積淀了一定的文化素養,更是發展了一些自主探索能力,因此在高年級可以開展“記錄我看到的傳統文化”攝影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們在父母的帶領下,留心觀察生活中存在的諸多傳統文化現象,切實感受傳統文化的存在,并且用相機記錄下自己認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語文課上的綜合活動中談談自己的認知與感想。
總之,在小學語文中融入德育內容不僅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還能夠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學生良好品行的培養,具有豐富的意義。本文研究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提出了分別從課前導入環節、課堂教學環節以及語文綜合活動開展的環節三方面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在選擇傳統文化的時候,教師也應當精心篩選,選擇重要的、有價值的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日后的教學中,教師還需要加深對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的思考,探索更多能夠將傳統文化與語文課堂融合的有效途徑。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