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內外農產品追溯體系發展現狀與啟示

2020-12-21 03:47:04陳娉婷羅治情官波馬海榮鄧丹丹張月婷徐桂梅沈祥成
湖北農業科學 2020年20期
關鍵詞:啟示

陳娉婷 羅治情 官波 馬海榮 鄧丹丹 張月婷 徐桂梅 沈祥成

摘要:農產品追溯體系是通過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和記錄,建立農產品供應鏈全程信息庫,保障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的溯源體系。在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歐盟、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有很多的成功經驗。從法律法規建設、標準體系建設和追溯系統應用3個方面對發達國家的做法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小農經濟生產為主的現狀,對中國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可追溯提出了相關建議,包括完善農產品追溯立法、建設與立法相協調的法規與標準體系、建立由政府主導的全國統一的農產品追溯系統平臺,分階段、分批次進行試點實施等。

關鍵詞:農產品;追溯體系;啟示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 2020) 20-0015-06

D01:10.1408 8/j .cnki.issn0439-8114.2020.20.003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從對農產品的數量需求轉為了對質量的高要求。在過去20年里,中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繁出現,其中不乏一些造成嚴重后果的重大事件。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僅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威脅著社會的安全和穩定。如何有效地解決食品和農產品的安全問題,成為中國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通過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以及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基本已建成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中國各級政府也一直在為保障食品安全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但和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自2004年以來,中國開始重視和發展農產品追溯體系,同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安全工作的決定》中強調:“要建立完備的質量安全檔案記錄和農產品標簽管理制度,逐步形成產銷區一體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網絡”。繼國務院出臺相關政策后,各地方政府也都出臺了相應的農產品或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的指導意見。此外,從2007年到2019年的13次中央一號文件中,12次都明確提到了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方面的內容。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和建設,中國正在從探索階段向初步建立的階段邁進。通過學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總結中國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從法律法規制定、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以及可追溯系統建設等多角度進行分析,對進一步完善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詳細論述了發達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的發展歷程和現狀,深入研究并總結了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成果和不足,借鑒發達國家農產品追溯制度和體系建設中的成功經驗,以期為中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提供有益參考。

1 農產品追溯體系含義和內容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農產品定義為初級農產品,即在農業生產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包括可食用和非食用的兩個方面|1]。本研究中的農產品是側重于可食用農產品,即供食用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具體指種植、養殖、采集、捕撈而形成的,未經加工或者經初加工,可供人類食用的產品,包括糧油、果蔬、食用菌、茶葉、牛奶、畜禽及其產品和水生動植物及其產品等[2]。國內外不同組織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可追溯性、追溯系統和追溯體系的含義進行了解釋,可以概括為對農產品供應鏈正向跟蹤和反向追溯的管理。農產品追溯體系是實現農產品可追溯性的完善立法、標準制修訂、系統建設等方面的總和,而可追溯系統是追溯體系的一個方面,是實現追溯性的一整套方法手段、技術模型和系統[3]。

本研究中的農產品追溯體系可以定義為:對初級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環節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和記錄,建立整個農產品供應鏈信息庫,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信息庫數據進行管理,實現農產品供應鏈環節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質量有保障,能保障和強化覆蓋農產品供應鏈全過程質量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的溯源體系[4]。從內容看,本研究將農產品追溯體系分為三個體系:一是制度體系,即通過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劃分,保障追溯體系持續規范地運行;二是標準體系,依據農產品追溯的相關法律法規,結合追溯系統正常運行的需求,制定完備的標準體系,并保持標準的及時修訂與更新;三是技術體系,是利用先進信息管理技術保存相關的管理記錄并編碼,建立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整個產業鏈相關過程信息進行追蹤的系統,包括數據的采集、存儲、傳遞及查詢等功能。

2 發達國家農產品追溯體系發展現狀

2.1 歐盟農產品追溯體系現狀

歐盟早在1997年就開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當時是為了應對瘋牛病的影響。于2000年頒布了《食品安全白皮書》后,陸續出臺了多項法規分別對牛肉、禽蛋等動物源性食品追溯體系的建設提出了要求。目前,已建立了以《第178/2002號法案》為重要核心法案,形成了上層基本法為原則,下層為具體措施和要求的針對不同農產品安全追溯的一套完整法律法規體系。在法律條文中明確規定,食品生產商必須提供涉及食品生產、流通以及銷售等環節的數據,為產品質量追溯提供數據支持[5]。歐盟的追溯行動曾引起全世界各組織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廣泛關注,也掀起了各國建設食品追溯體系的熱潮。

在標準制定方面,1997年由零售商協會發起的針對生產者制定了《歐盟良好農業規范(EUREPGAP)》認證標準,主要對果品蔬菜的生產用藥、肥料使用、生產過程詳細記錄等的規范,該標準包括執行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HACCP)和良好農業規范(GAP)標準。2007年經修訂更名為《全球良好農業規范( GLOBAL CAP》>,主要包含了作物、家畜家禽、水產等產品從種植到收獲全過程的規范要求,在全球擁有8萬家認證的生產商。2015年頒布了《GLOBALCAP》的第5版,此時在全球已擁有約15萬家認證的生產商。此外,2008年歐盟又推出了《良好追溯流程(GTP)》,主要對內部追溯和供應鏈追溯的流程進行規范,并制定了水產、蜂蜜、雞肉和飲料類產品相應的實施標準和指南。歐盟成員國為了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規范,還頒布了《食品安全全球標準(BRC)》和《國際食品標準(IFS)》等標準,在全球范圍內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成為了歐盟食品安全追溯標準體系的有效補充。

在系統應用方面,歐盟建立了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并于2014年成立了RASFF的門戶網站和數據庫,為世界各國企業及消費者提供公開的信息服務。該系統是基于信息的預警系統,系統的運行包括信息的收集、提供、傳遞、評估、發布、跟蹤和反饋等[6]。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件,歐盟將立即通過其成員國啟動預警系統,根據預警系統的信息召回問題食品并進行銷毀。

2.2 美國農產品追溯體系現狀

美國最早的追溯體系建設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主要針對大宗動物進行標記和登記,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始于1977年實施的《食品安全行動計劃》。以該計劃為指導,于2002年又頒布了《公共健康安全與生物恐怖應對法》和《食品安全跟蹤條例》,構成了美國追溯體系的核心法律框架。法律明文規定全美所有涉及食品運輸、配送和進口的企業都要知道本企業產品原料的來源和去向,建立并存檔食品流通的全程記錄。2004年后,美國農業部發布的《食品追溯白皮書》以及相關法案,如《食品安全現代法案》《肉、禽及蛋品檢測法案》《生鮮農產品法案》《有機食品法案》等,針對不同類別的農產品追溯體系提出了更為詳盡和具體的要求[7]。

美國的食品標準嚴格意義上來說應稱為“法規”,均進入“聯邦法規”(CFR)。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法規、標準和措施主要集中在第9卷(動物和動物產品)、第21卷(食品和藥品)、第40卷(環境保護)。聯邦法規中的9CFR116記錄和報告、9CFR151記錄,注冊及報告、9CFR550需保存的記錄、2ICFROII電子記錄和電子簽名、2ICFR1002記錄和報告、21CFR1304注冊者的記錄和報告、40CFR1601信息自由法下的記錄披露程序、40CFR1612在法律訴訟中產生記錄、40CFR1850記錄獲取等系列法規均體現了美國為食品安全提供了追溯保障。

在系統建設方面,美國在2004年啟動國家動物標識系統(NAIS),并計劃在2009年強制實施,該系統的任務是對動物從出欄到屠宰進行全過程追溯,要求生產者、加工廠商和零售商認真做好動物出生、養殖、屠宰和加工過程跟蹤記錄并建立標識。由于該系統加重了農戶的負擔,于2010年終止推進。在2011年推出了動物疾病追溯規劃(ADT),該計劃通過降低追溯成本,減輕農戶負擔來實現跨州畜禽產品的追溯管理,該計劃目前正在持續推進中。

2.3 日本農產品追溯體系現狀

21世紀初期,日本的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對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8]。為了應對此類事件,日本于2001年開始探索建立食品可追溯體系,2003年頒布了首部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食品安全基本法》。同時,對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食品衛生法》《農藥管制法》《肥料管制法》等進行了修訂。隨著追溯體系法律法規框架的完善,日本農林水產省在2003年出臺了《管理、傳遞牛的個體信息的相關特別措施法》(即《牛肉可追溯法》),2009年出臺了《糧食等的交易相關資料記錄》(即《產地信息傳遞法案》),同年,又頒布了《關于米谷等交易信息的記錄及產地信息傳遞的法律》(即《大米可追溯法》)。根據這兩部可追溯法要求,牛肉和大米屬于強制性可追溯產品,各生產、加工、銷售等企業都應當保存交易記錄、配料原產地等信息,建立檔案保存記錄并向公眾傳送和公開產地信息。

2005年,借鑒歐盟制定的《全球良好農業規范( GIOBAI GAP)》,日本制定了JGAP《日本良好農業規范》。到2007年日本制定了與追溯相關的牛肉、豬肉和果蔬等標準,之后又將食品范圍擴大到牛肉、雞肉、豬肉、果蔬、養殖魚類、雞蛋、海苔、貝類等的追溯標準,針對生產各環節的管理制定了更為詳細的規則。

自2002年開始建立食品追溯體系以來,通過家畜改良中心搭建或企業自主建立的且正在運行的農產品追溯系統共有5個,分別是牛只個體識別信息系統、Serica果蔬追溯信息系統、家禽追溯系統、蘋果追溯系統、全農米追溯系統。這些系統主要為公眾公開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各環節中全過程的信息數據。

2.4 澳大利亞農產品追溯體系現狀

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澳大利亞在瘋牛病事件后頒布了《食品法案》《食品安全管理條例》《食品標準條例》《食品安全管理與總體要求》及《食品工業場所與設備管理要求》等相關法律法規,范圍涵蓋了食品和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所有環節。此外,還設立了《農業法》《環境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實現食品安全的規范管理。各州政府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對以上法律法規進行定期修訂和調整,以便督促所有企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的工作。

專門負責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機構澳新食品標準委員會(JSANZ)根據澳洲本國的需求,制定了完備的食品安全體系,標準分為強制性標準和非強制性標準兩大類,內容涵蓋了農產品生產、加工到銷售的所有環節。除標準體系外,澳洲農產品還有非常完善的認證體系,為保證農產品的全過程標準化管理和實現農產品安全工作,澳洲還建立了完善的農產品認證體系。至今為止,共建立了5套認證系統:Freshcare(新鮮農產品放心認證)、糧食登記認定、畜產品識別追溯系統( NIIS)、AUS-MEAT標志和澳洲牛類評價系統(MSA)。

3 中國農產品追溯體系現狀

3.1 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2006年11月1日施行,2009年6月1日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行了重要修訂,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明確了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明確了對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及信息發布機制,建立了食品生產經營者信用檔案,且明確提出建立食品全程追溯制度。2018年又根據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的多處部門名稱進行了修正,使各部門職能職責劃分更加清晰明確。

在政策法規方面,根據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一五計劃綱要對食品安全和質量標準的要求,全國開展質量安全標準和農產品追溯體系的建設,國務院、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及可追溯體系建設頒布了一系列的指導意見。特別是農業農村部,連續多年頒布了多項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追溯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指導性政策。2000年,首先發布的《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2004年又發布了《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隨后兩年發布的相關政策包括:2005年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農墾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追溯試點工作的意見》,2006年的《農產品包裝與標識管理辦法》《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和《農產品產地安全管理辦法》等。2008年農業農村部正式開啟了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試點建設項目,該試點項目旨在探索中國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經驗。2012年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2014年又印發《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意見》,要求積極推行質量追溯、制定和完善質量追溯管理制度規范。2016年發布的《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的意見》從追溯管理運行制度、信息化追溯平臺、技術標準、試點應用等各個方面對農產品追溯體系的建設進行了部署。最新發布的《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要求構建農產品追溯標準體系、完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示范點,形成農產品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工作掛鉤“四掛鉤”機制。此外,各省市地區也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需要,出臺了適合本地區的相關地方性法規。上海市2001年起草頒布了《上海市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暫行辦法》(2004年修訂),2009年安徽省出臺《安徽省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檔案試行辦法》,2012年黑龍江通過《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2016年修訂)。其后,浙江省在2016年推出《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辦法(試行)》,福建省在2017年通過了《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等。

3.2標準體系

中國現行有效的與農產品追溯有關的標準分為三類: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和指導性技術文件。自2004年發布的《水果、蔬菜跟蹤和追溯指南》和《牛肉產品跟蹤與追溯指南》到2005年發布的《良好農業規范》,再到2009年發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操作規程通則》以及茶葉、水果、谷物、畜肉4大產品的操作規程。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頒布了農產品追溯相關的強制性標準19項,其中生產環節的有11項,加工環節有3項,流通環節有5項;已頒布的推薦性標準有415項,其中有關糧食的有50項,有關果蔬類的有129項,有關畜禽類的有86項,涉及生產、加工到流通等的各個環節。

3.3 追溯系統應用

自2004年開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農業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商務部等開展不同農產品領域的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全國建立了100多個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應用示范基地,應用覆蓋多個特色農產品領域,如陜西的“牛肉質量與追蹤系統”、北京的“牛肉產品跟蹤與追溯自動識別技術應用示范系統”、上海的“上海超市農產品查詢系統”、山東的“蔬菜質量安全可溯源系統”、廣西的“米粉質量安全跟蹤、追溯與監管體系”等。農業農村部開展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系統試點工作,建立了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產品質量追溯系統、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展示平臺、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網等。商務部和財政部也都開展了食品和農產品的追溯體系建設,形成了生產與流通有效銜接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目前,在中國具有代表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有國家食品(產品)安全追溯平臺、追溯與召回公共服務平臺、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農墾農產品質量追溯網、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網、廣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北京市農業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北京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平臺、上海市食用農產品流通安全信息網等。

4 中國農產品追溯體系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4.1 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

發達國家的農產品追溯制度是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同步進行的。中國政策方面的指導意見居多,而關于農產品追溯的法律較少?!吨腥A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都沒有可追溯相關的內容,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的四十二條指出了“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等有關部門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協作機制?!钡]有要求強制實施農產品可追溯的相關條款,而發達國家的法律條文中有明確的企業必須執行的強制性條款。例如,在美國的《生物反恐法案》中要求企業必須建立食品可追溯制度,同時所有涉及食品運輸、配送和進口的企業要建立并保存相關食品流通的全過程記錄。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強制性的法律條文削弱了法律的效力,很難達到法律應有的規范作用。相較于發達國家,中國的關于農產品可追溯方面的法律法規數量少,效力較低。

4.2標準體系不健全

隨著國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不斷重視,中國已經建立了不少與農產品追溯相關的標準。首先,從追溯環節角度看,分為生產、加工、流通以及覆蓋全程的追溯標準等類別。從農產品類型的角度看,包含糧食、果蔬、食用菌、茶葉、畜禽、蜂產品、水產品以及農產品通用的追溯標準等類別;從標準建設的整體性上看,已經形成了農產品可追溯標準體系的基本框架,但從協調性、統一性和可操作性上還不夠。各類標準的層次不清晰,有些類別多個標準之間存在重復和交叉,有些類別還沒有制定標準。其次,標準的制定、修訂周期較長,也是導致標準不適用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規定的標準修訂時間是5年,但大多數標準并未按照此規定執行,很多標準已經超過10年都沒有進行修訂。國際標準ISO是從實施后5年開始第一次修訂,之后每3年復審一次。日本根據有些農業標準變化快的需要,每3年修訂一次;而美國食品安全標準均發布在《美國聯邦法規》,該法規是每年修訂一次。中國農產品可追溯標準存在標準年齡長、更新速度慢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對于中國標準領域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

4.3 追溯技術落后、系統不成熟

雖然國內建立了很多農產品可追溯試驗示范基地,也開發了很多追溯系統,但大部分都還在試運行階段,也還沒有一個農產品全程可追溯的成功案例。歐盟、美國和日本均采用的是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開發的全球統一標識系統(EAN-UCC),對各類農產品進行跟蹤和追溯[9]。而在信息的采集和傳遞方面,他們采用的是條碼技術、電子標簽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等,同時利用GPS定位系統和物聯網技術,在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領域基本實現了智能化,避免了人工記錄的弊端[10]。中國大部分追溯信息還要依賴人工登記和上傳,這種原始信息采集方式成本高且誤差大。各省市各部門都組織開展了農產品追溯試點工作,每一個試點都會單獨開發一套追溯系統,而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通常是跨省市或跨地區的,系統與系統之間缺乏互聯互通的橋梁,致使各個試點區域系統的信息不能互通。發達國家的追溯系統是按照農產品類別建立的,一個類別的農產品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可追溯系統,統一的信息管理機制,才能使追溯系統進入良性可持續運轉。

5 發達國家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借鑒

5.1 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與之相匹配的標準規范

建立法律法規與標準規范相協調的規范體系,為農產品追溯體系提供有效的規范和保障。加快農產品追溯相關的立法建設,盡快填補追溯相關法律空白。在立法中明確實行農產品追溯的強制性條例,依靠法律來約束農產品相關企業的行為規范。在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時,可以參考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具有完善追溯體系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編制方法,也要考慮與國際貿易組織的相關協定相協調,使中國的法律法規能與國際接軌。標準體系是法律法規的有效補充。標準與法律是相互依存的,在建立法律法規的同時,就應考慮其對應的標準規范的制定。學習發達國家做法,依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針對不同類別的農產品分別建立質量安全追溯標準體系,將某一類農產品的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產業鏈追溯環節打通,形成完整統一的標準。同時,借鑒已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可的國際通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標準,例如:IS09000標準體系、GAP(良好農業規范)、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GMP(良好生產規范)、SSOP(衛生標準操作程序)等,建立中國對應的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可以有效避免貿易壁壘,增強中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

5.2 分步實施農業標準的推廣與普及,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

通過對農業標準的宣貫與實施,讓農業生產者了解和應用農業標準,可以有效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中國目前依然是以小農生產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對于標準的實施和推廣都有相當的難度:一是農戶的生產相對分散,難以集中參加標準宣傳;二是農戶的標準意識薄弱,沒有能力也不愿意按照標準化的生產方式進行農業生產。農業標準的推廣應考慮分階段分步驟實施,首先對生產大戶先行推廣和實施,然后逐步到小農戶。對集約化生產的生產主體進行標準宣傳,例如: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以及專業大戶等。讓他們真正了解和掌握農業標準,嚴格按標準規范進行農業生產。再通過農業生產大戶不斷吸納小農戶參與其生產,讓小農戶在按照統一標準的生產過程中,學習標準化生產的流程同時也感受到標準化生產帶來的好處。這種以大戶帶小戶的方式比直接培訓和宣傳更有效率。實現農業標準化生產是實現農產品追溯的先決條件。只有實現了規范化的生產流程,按照各標準環節采集農產品生產信息并進行編碼標識,再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最終才能形成完整的農產品追溯鏈。

5.3 搭建統一的農產品全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平臺

目前,中國各省市試點都建設有自己獨立的農產品追溯系統和平臺,由于各自擁有獨立的建設標準和目標,導致信息的采集、存儲、傳遞和發布等管理標準不一致,因此各系統和平臺間的數據庫不能對接,信息不能共享,最終追溯信息呈碎片狀,無法真正實現全程可追溯。為實現信息之間能互聯互通,打通農產品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形成完整的可追溯信息鏈,需要建設統一的可追溯信息化平臺。同時為了不增加涉農企業的生產成本,也為了統一各類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及銷售的標準,該平臺應由政府等公共部門主導建設。由政府建設并實施的平臺有以下優勢:一是降低農產品追溯成本,避免了企業之間重復建設的費用;二是便于強制實施全程可追溯,政府部門可以協調執法部門依法對不按要求執行追溯管理的涉農主體進行處罰;三是有利于實現對農產品供應鏈的實時監控和風險預警,一旦發現農產品安全事件,政府可以在第一時間追查并發出召回命令;四是有利于準確統計農產品的各類數據和數據安全保障,追溯平臺中獲取的農產品生產數據比普查數據更為客觀和真實。

參考文獻:

[1]王東亭,饒秀勤,應義斌.世界主要農業發達地區農產品追溯體系發展現狀[J].農業工程學報,2014,30(8):236-250.

[2]樊紅平,葉志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概念辨析[J].廣東農業科學,2007(7):88-90.

[3]張馳,張曉東,王登位,等.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7,19(1):18-28.

[4]屈佳.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研究綜述[J].農業與技術,2017,37(2):196.

[5]徐玲玲,朱仕青,趙京,國外實施食品可追溯體系的經驗與對我國的啟示[J].食品工業科技,2015,36(12):26-28

[6]毛麗君,我國食品安全預警體系的構建——以歐盟對我國食品通報為視角[J].江西社會科學,2013,33( 11):58-61

[7] DEYRUP C L,SOUTHERN K L,CORNETT J A,et al. Examiningthe occurrence of residues of flunixin meglumine in cull dairy cowsby use of the flunixin cull cow survey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2012, 241(2):249-253.

[8]林學貴.日本的食品可追溯制度及啟示[J].世界農業,2012(2):38-42.

[9]胡云鋒,孫九林,張千力,等.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現狀和未來發展[J].中國T程科學,2018,20(2):57-62.

[10]張梅.歐盟、美國和日本農產品物流追溯體系分析與比較[J].世界農業,2014(4):136-141.

作者簡介:陳娉婷(1982-),女,湖北武漢人,助理研究員,博士,主要從事農業信息化研究,(電話)18171261601(電子信箱)14196442@qq.com;

通信作者,沈祥成(1966-),男,湖北隨州人,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經濟、農業信息化方面的研究,(電子信箱)365550813@qq.com。

猜你喜歡
啟示
淺析中西方藝術的思想差異與啟示
發達國家現代物流發展的啟示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9:19:44
淺談莊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46:10
馬克思的管理思想對加強中國社會管理的啟示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30:18
淺析目的論視角下漢語新詞英譯的特點及啟示
戲曲表演藝術給予我的啟示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8:08
NHL聯盟制度安排對我國職業體育改革的啟示
體育時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57:28
西方管理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有效實施
國外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論美國警察院校政府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及啟示
中國市場(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免费小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a视频| 成人午夜天|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天堂网亚洲系列亚洲系列| 伊人色在线视频|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在线观看无码a∨| 欧美国产中文| 青青操视频在线|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毛片免费网址|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丝袜第一页|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久久91精品牛牛|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亚洲天堂网2014|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欧美v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在线欧美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无码有码|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无码aaa视频| 亚洲综合色婷婷|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老司机精品久久| 亚洲婷婷丁香|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欧美无遮挡国产欧美另类|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99激情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丰满的少妇人妻无码区| 在线免费无码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播放国产99re|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波多野不卡一区|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毛片卡一卡二| 国产95在线 |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