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
【摘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進行學習活動,是教師的職責之一。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活動,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在線上線下教學期間,給學生帶來心靈的撫慰。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身心健康;小學生
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讓學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進行學習活動,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和學校的關愛,給學生帶來溫暖,是教師的職責之一。教師可以通過進一步深入學習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與家長積極溝通、開展一系列守護學生心靈的心理教育活動等,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不同時期的學習方式。
一、開展教師心理學知識培訓
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加教育心理學培訓,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了解學生可能發生心理危機的具體情況,以便于教師察覺學生可能需要的幫助,并及時進行前期干預。筆者所在的學校,統一組織了教師線上心理微課程學習。教師通過課程,了解了心理危機的分類。面對危機,每個個體情況不同,有的人能戰勝危機,有的不能,當不能戰勝的時候,就需要專業的協助。
對于學生而言,父母嚴苛、親子關系緊張、家庭經濟困難、父母缺位等家庭環境,學生個體脆弱但自尊心強、固執、沖動、自卑等,或生活中有突發事件,生理或者心理上有疾病,等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學生心理上出現變化。只有提前了解心理學知識,才會及時地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心理上的變化,并進一步進行心理疏導。
二、建設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團隊
學校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團隊,包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學校心理老師、班主任,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班級心理觀察員,等等。科任老師和班主任要避免給學生施加壓力,避免成為學生生活事件的導火索。當發現學生有心理變化的言語信號、直接信號、間接信號、談話信號、情緒信號和行為信號的時候,要高度重視。教師要及時告知心理老師,由其運用專業的力量來干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啟動預案,也借助有效的社會專業力量進行干預,科任老師和班主任老師進行協助。
三、開展守護學生心靈的心理教育活動
通過電話、微信、qq等多種途徑,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學生當下的家庭狀況,和孩子在家庭里的心理狀態,幫助家長緩和親子關系。
通過學習英雄人物的事跡,如鐘南山爺爺、李蘭娟奶奶,弘揚正能量,讓學生思考怎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讓學生向這些守護我們平安的英雄人物學習。引導學生思考生命的意義,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發現生命的價值。
推薦通俗易懂的心理健康教育視頻給家長和學生,讓家長和學生理解心理學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讓學生有渠道了解如何舒緩自己的內心。
社區成立中小學生心理輔導中心。當學生有一些小情緒、小秘密得不到釋放和解決,也不太愿意向周圍親密的人求助時,也許電腦那頭的一名專業的心理老師,就成為了他們最好的傾訴對象。
如何讓學生在團結向上的氛圍中,成長得更加陽光健康,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讓孩子們在陽光雨露的沐浴下快樂成長,引領他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賴運成,葉一舵.網絡時代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途徑和注意事項[J].課程教學與管理,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