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應當將知識充分運用起來,讓學生了解到樹立正確價值觀在未來發展前途中的重要性,發揮政治學科的積極作用。生活化教學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感知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文章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從生活化材料、生活化理念、生活化情境三個方面聯系生活教學,讓學生不再抵抗政治課堂,充分理解政治內容,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價值觀;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
一、 引言
在高中學習中政治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學生必須充分了解政治內容中所包含的意義。但往往政治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厭煩疲倦,這個時候教師就必須要充分準備來讓學生接受政治教學。政治作用對其學生發展有非常嚴格的引領作用,因此要想使政治課堂發揮出原本的作用和意義,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充滿趣味性的環境,讓學生的興趣在環境中迸發出來,將生活化教育帶到課堂上,將生活中有關素材運用在政治教育中。同時教師還要注重自身理念,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優秀的榜樣。而教師也要注意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形象雖能夠震懾住學生,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教師應當摒棄掉壞處,維護好師生之間的友好關系。
二、 結合生活化材料拓寬教學內容
政治內容往往通過書面語言來向學生傳達思想,教師也是同樣利用政治專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向學生完整地表達政治思想,但由于學生對專業政治詞匯的陌生和缺乏,一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很難在短時間內接受教師講述的所有內容。此時政治教師將生活化的材料結合進教學內容中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對于剛開始接觸政治這門學科的學生來說,生活化的材料比較親切同時能消除一部分學習政治的恐懼。教師要將學生帶到實際生活中,利用一些生活化的材料將需要教授的知識融合貫通,讓政治不再死板難懂。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還能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教師要將現實中發生事件制作成素材,讓學生們自主分析,理解素材中所包含的含義,即傳達所要傳授的政治內容。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任憑學生猜測理解,要做起引導作用。
例如,在高中政治教師教學《實現人生的價值》一課時便可以把生活化的材料結合到課堂中來。人生往往具有非常深刻的含義,每個人對人生的感悟和體驗都各有不同。因此,人生其復雜性任何人都不能充分理解,僅靠課本上的文字和教師的講述學生無法深刻地把握人生的價值的真正內涵。書面語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理解需求,這個時候教師可以選擇“向山區孩子捐款”這個題材作為教學案例來輔助《人生的價值》的講解。在課前導入學習中,政治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是否有過捐款給山區孩子的行動?同時向學生介紹每年社會上愛心人士會向山區孩子捐獻多少物資,讓學生認識到捐獻的實際意義,而這些意義就是山區孩子的“人生”。又例如,教師可在多媒體上播放社會上正能量事件來進一步展現人生價值的實現方式,例如“貓咪落水,街坊鄰居組織救援”“年輕女子被車壓到,外賣小哥紛紛來相助”等等這些題材都非常具有教育意義,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講解來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地思考。同時也可為學生介紹《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每個人身上的故事,讓學生深刻思考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政治學科的魅力。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通過結合生活化材料拓寬教學內容,學生除了學習教材中的知識之外,還可以學習一些教材中沒有的知識。并且,學生通過這些對這些生活化材料的認識,能夠反過來促進對教材中知識點的學習和理解,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
三、 引入生活化理念促進師生相處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里,很多教師會認為嚴肅的形象、嚴厲的語言能夠震懾住學生,讓學生產生對教師的懼怕從而更好地管教學生。事實上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的確會有個別學生不服管教。在教師的教學生涯中必定會遇到讓人頭疼不已的學生。如何與這些學生和平相處以及如何敦促這些學生的學習是教師在面對這些學生時常常思考的兩個問題。教師較為嚴厲地對待這些學生可能可以震懾住這些學生一段時間。但長時間的嚴肅的形象只會讓學生產生免疫力,最終對于教師的管教無動于衷。嚴肅的形象雖能夠制止擾亂課堂紀律事件發生,但無疑會造成師生之間關系疏遠,冥冥之中豎起一個高墻。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光擔任教師的身份,還要走進學生心理,理解他們對政治的需求,以一個和藹可親的形象告訴政治對學生到底有多重要,平衡好兩者的關系,樹立新型教師形象。
例如,個別學生喜歡打游戲,游戲玩家這個身份非常貼切大部分學生的日常。根據這一現象政治教師可以根據“為什么學生喜歡打游戲”這一話題開展討論,拋出自己的觀點后讓學生自行深度研究這一話題。在面對如此貼合真實生活的話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會被大大地提升。學生對這一話題進行個人思考后還可以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得出一個統一的觀點。教師安排每個小組上臺表達小組的觀點。當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念時,教師可根據每個觀點進行點評,對其中正確的觀點予以適當鼓勵表揚,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表達打游戲并不是完全錯誤的行為,告訴學生高中生活的確非常煩瑣,在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學生更容易產生學習很無趣的想法,最終只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而適當的游戲可以放松心情,教師并不反對學生打游戲,但是懂節制、識時務才是當今高中學生優秀的樣子,為那些誤入歧途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這樣一來,學生會認為教師能夠理解他們的心理,更信賴、喜歡教師了,對于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也就能夠積極理解,充分學習到政治知識。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大可以在教學中主動嘗試引入生活化理念,特別是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理念,并主動去了解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理念,在教學中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教材來展開高中政治的教學,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也促進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
四、 營造生活化環境激發學習動機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許多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地被提出。其中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這一點受到了許多教師的肯定。以學生為主體要把學生放在學習的第一位,尊重學生的意愿和想法,積極與學生交流溝通,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現如今國家提倡學生勞逸結合,這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學生身體健康才能更為專注地投入學習中去。但事實上大部分教師還是在進行“填鴨式”教育,這讓不少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在本該學習的時間里郁郁寡歡、無可作為。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創設一定的生活化情境,在情境中進行政治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在情境中就完成政治學習,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保證教師的教學成效。
例如,在學到《文化創新》這一課程,教師和學生大部分年齡相差巨大,團體之間所追捧之物更是不相同。在學生眼里,教師所喜愛的東西都非常落后,教師的觀念也比較陳舊,而教師眼里學生所喜愛的東西又太過陌生和新奇,教師無法接受這些新生事物。因此,教師可針對這一情況,積極了解現如今學生都追趕什么潮流,主動地去了解學生喜歡的新生事物,甚至可以簡略地學習一下。此外,教師也可以在課上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大部分學生對于搖滾歌曲、rap十分喜愛,即便教師無法感受到其中的韻味,但可以在課堂上可以播放搖滾、rap類型的音樂,此類音樂能快速地抓住學生的眼球,把學生的專注力轉移到課堂上來。教師利用一些音樂可以有效地創設了一個生活化情境來輔助政治的教學。這樣,學生就會發現原來教師也關注和學生一樣喜歡的東西,那學生就會把政治教師看作學生的朋友,由此學生的興趣就激發出來了。而教師可把自己看作為與學生擁有同樣興趣的朋友。在學生心中,朋友間的交流比教師單方面的知識傳授來得更為輕松且愉悅。這時候教師再引入相應的教學內容,就能打消學生的抵觸心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生活化的情境的設立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大幅度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積極性的帶領下學生能快速進入課堂,學習效率也被不斷地提高。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意義上的授課方式已經不再受用于現如今的學生,社會發展快速,時代也在與時俱進,而教師也該拋棄掉以往的糟粕,在新時代潮流中吸取特點,并將這些特點帶到課堂上,尤其是為學生創造良好生活化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主動去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和需要,為學生量身制訂相關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高中政治的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施建東.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運用[J].教書育人,2011(8):69-70.
[2]于立東.試論如何在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J].赤子,2016(22):273-274.
[3]杜玉蘋.高中政治生活化探析[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45):263.
作者簡介:王文博,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