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培濤
【摘要】最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根據各個教學因素的弊端與優化方案展開了全面探索,而教學互動不僅反映著師生關系,還決定著教師、學生的合作關系,關系著生本課堂的構建進程,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深刻理解新課改所提出的新型互動模式,鼓勵教師、學生展開平等的、多維的、實時的動態互動,以便切實優化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作用,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在此,將從豐富師生溝通,優化師生理解;完善英語探究,突出學生主體需求;優化教師輔導,體現教師主導作用三個角度來分析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如何組織新型的課堂互動。
【關鍵詞】高中英語 新型互動 主體需求
常規的高中英語教學并不十分看重學生的學習表現,認為只有讓學生多多接觸英語知識,使其反復背誦語法內容,才能使其在英語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于是,“教師講,學生聽”便成為高中英語課堂上的主旋律,教學互動也呈現出單一、單向、靜態的特點。長此以往,將大大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喪失自主學習的動力與能力。因此,為了學生的終身成長,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重新分析教學互動模式,思考如何才能同時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以便切實實現教學相長,構建有效課堂。
一、豐富師生溝通,優化師生理解
豐富的師生溝通活動是建立在新型師生關系基礎之上的,教師、學生之間是平等、和諧的關系,學生不必完全服從教師的要求,而教師也不可強迫學生按照自己所制定的教學計劃去學習英語知識,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需求,以便切實增進師生之間的了解,豐富學情資料,從而設計出更易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英語教學計劃。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及時把握與學生相處的一切機會,全面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與學習需求,以便在課前預設階段完成學情分析,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教學計劃,從而保證英語教學活動能夠切實優化學生的英語素養,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如在“A social survey——my neighbourhood”單元教學中,筆者就利用課間活動、自習課與學生進行了平等溝通,了解了學生對英語課堂的期待與需求。其中,不少學生指出,單純的知識學習活動令他們感到乏味、枯燥,而且高強度的知識學習任務使得他們有些力不從心,很難積極投身于英語學習。對此,筆者認真思考了常規英語課的組織形式,認為學生需要一些娛教資源作為“調味劑”,所以筆者就在本單元教學中設計了一個英語游戲。這個游戲的名稱為“畫畫猜人”,即學生可隨機從同班同學中挑選一名同學作為繪畫對象,客觀呈現這個同伴的外貌特點,由此,提示其他同學,使其猜出畫中的主人公。在游戲中,學生需使用英語進行簡單的問答,由此,豐富英語交際經驗。實踐證明,這一趣味游戲很好地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狀態,使其重新產生了學習熱情。另外,筆者還經常使用豐富的生活資源去喚起學生的生活回憶,鼓勵學生積極利用英語知識來描繪生活、感情與各類活動,讓學生及時意識到英語是實用的、有現實交際價值的。由此,學生則可在豐富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然后,筆者也會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鼓勵學生評價教學活動,由此,提煉可行建議。
二、完善英語探究,突出學生主體需求
豐富的英語探究活動是為了改變傳統高中英語教學所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與聽講的不良學習行為,關系的是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英語水平,也是新課改主推的基本教學方法。同時,豐富的探究活動本身也伴隨著大量的師生、生生互動活動,更符合學生渴望自主建構知識結構的成長需求。因此,高中英語教師便要積極完善英語探究教學活動,全面改善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突出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從而切實滿足學生的主體發展需求,使得英語課堂能夠成為有利于學生智慧成長、實現終身發展的教育平臺。
如在“No drugs”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將5個異質學生分到一組,鼓勵學生合作探究本單元的重點知識,由此,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首先,小組內需推選出一名英語發音最標準、音標拼讀能力最高的學生負責組織本組成員學習本課生單詞、領讀課文、初步進行語音練習。其次,小組需分段朗讀課文,概述文意,總結出吸煙的危害,懂得遠離香煙與毒品的道理。之后,小組則可從細節內容去整理課文內容,嘗試回答教材所設計的閱讀問題,以便及時深化閱讀效果,完善學生的閱讀理解。如此,學生則可實現有效閱讀,及時積累語言素材。除此之外,筆者還要求各個小組從課文中提煉表目的的不定式例句,觀察這一語法知識的結構與應用語境,由此,完善語法探究,便于學生及時實現有效學習。接下來,各個小組便可輪流展示合作結論,繪制思維導圖,全面呈現本課知識結構。為了幫助學生檢測小組探究成效,筆者也根據“表目的的不定式”這一語法知識設計了一些選擇題,還圍繞本單元詞匯內容設計了填空題,希望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練習任務。由此,筆者便會介入教師干預,客觀分析小組探究成效,修改、調整學生所得出的閱讀結論,從而更好地優化英語探究活動的教學效益,也讓學生體會到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價值。
三、優化教師輔導,體現教師主導作用
在新課改下,教師是負責實施學科教育的基本負責人,所以新課改以“主導”二字重新強調了教師的教學地位,客觀承認了教師將產生的啟發、調控、幫助等多重作用。在構建新型互動模式的教學改革活動中,高中英語教師也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輔導作用,幫助學生及時實現學習進步、突破學習任務,從而切實優化學生的學習效益。但是,在此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把握輔導的時機與尺度,不可越俎代庖,剝奪學生的探究權利,更不可強迫學生按照自己所設計的教學計劃去學習英語知識,而是應該要尊重、遵循學生的認知發育特點,以便切實改善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學習水平,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如在“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單元教學中,筆者就充分發揮了自己“幕后導演”的作用,幫助學生實現了能動學習。首先,筆者圍繞課文內容整理了一些偉人的成長經歷與主要事跡,插入了一些圖片,便于學生及時拓展自己的文化知識儲備,使其更好地把握“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單元的重點內容。然后,筆者根據“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單元的課文內容設計了一些閱讀問題,以便學生細讀課文,分析課文的細節內容,使其自然而然地深入文本內涵,把握課文主旨。然后,筆者還圍繞限制性定語從句進行了語法講解,從課文中提取例句,為學生解釋了何為限制性定語從句、如何利用限制性定語從句完成英語表達等內容。待學生完成閱讀探究任務之后,筆者還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總結了有效的閱讀技巧,希望學生可以全面優化自己的閱讀思維,再以同類型文本組織了拓展閱讀,進一步訓練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之后,筆者就以思維導圖呈現了本單元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優化了英語認識,從而切實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課堂小結階段,筆者還客觀評價了學生的英語探究行為,肯定了學生的學習進步,幫助學生建立了自信,堅定了學習意志。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構建新型的互動模式可以進一步優化學生的素質水平,打造和諧、友愛、平等的教學局面,從而切實優化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高中英語教師便要全面優化師生、生生互動模式,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智能優勢,使其實現快樂學習、成功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惠.高中英語課堂小組合作互動能力的培養[J].教書育人,2018,(34):28.
[2]郝英賢.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8,(12):104.
[3]陳萍.“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