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蕊
【摘要】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很重要,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先進的育人思想,促進學生主動閱讀自信心的增強,鼓勵他們一邊思考一邊閱讀、情感朗讀豐富知識、綜合探究大膽創新,最終成為一名不可多得的優秀人才。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意愿,讓小學語文閱讀活動的開展完全做到“以生為本”,既能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優化閱讀效果,那么,基礎教育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也就變得指日可待了。特意展開了具體的分析,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策略 個性閱讀
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知識的有效學習,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最好途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加強,要求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而后付出更多的精力,引導孩子們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理解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內容。并且挖掘小學生的智慧潛能,通過情感朗讀、溝通交流、小組合作等,進一步促進學生們主動閱讀能力的全面發展。當他們發現了語文學科的魅力所在,也愛上了個性化閱讀,才有可能彰顯出人生的最高價值。
一、尊重學生,平等對話
事實上,語文閱讀是實現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除了以學生為主體外,平等對話還應在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發揮出來主觀能動性,有創造性的解讀教材文本,深刻理解不同課文的內在含義。學生根據課文信息獲得了不一樣的情感體驗,閱讀活動逐漸的成為他們的個性化行為,課堂煥發勃勃生機,教學質量也會提高。另外,語文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習慣、興趣愛好等,在他們的主動閱讀環節展開有效指導,指導些什么呢?筆者建議,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不同疑問;嘗試走進學生的理想世界中,形成和諧的互動關系后,再教育學生毫無顧忌的發表閱讀見解,繼而促進他們視野范圍的開闊,閱讀學習有效性的提升。語文教師寬容地對待學生,使他們的閱讀活動更精彩,這份美好的回憶將為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帶去積極的影響,何樂而不為呢?課堂上有師生的情感對話,語言交流,閱讀思考,小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知識就有了充分地保障。比如,《珍珠鳥》一課的教學目標是:(1)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2)引導學生思考并且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3)強調讀中感悟,使孩子們達到“心中有愛”“創造美好”的境界。教學難點是:針對于文章寫作特點的分析,再引導他們深刻地理解“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現實意義。我這樣進行了教學設計:首先,用多媒體播放歌曲,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在他們表現出很強的閱讀欲望后,預留充足時間讓學生獨自完成文本內容的初步認識。其次,一邊示范朗讀一邊強調核心詞匯,先讓學生小組交流不同看法,然后大膽的說出自己對“珍珠鳥”的理解。最后,通過“文章具體的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問題,啟發學生的自主閱讀意識,接下來圍繞問題展開的主體探究使學生收獲了更多,語文思維十分活躍。這種在優美意境中接受美的熏陶的教學方式,比較符合小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需求,按照步驟教學指導,文本內容就將轉化為真情實感,小學生發現了語文閱讀的實際樂趣,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一舉多得。
二、個性閱讀,聯系生活
小學語文個性化的閱讀活動開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悟生活,從而豐富他們的生活閱歷;教育學生多加考慮,積極思考,更優質的完成規定任務后實現主體創造性發展的目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可以豐富學生情感,再鼓勵他們發揮出主體作用,進而解決生活中存在著的多樣化問題,更是“學以致用”的教學要求。教師不妨選擇個性化的閱讀內容,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生活的積極性,或者組織獨立性質的閱讀活動,使學生一邊享受閱讀樂趣,一邊積累實踐經驗,將來有機會實現全面發展,為了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出很大的貢獻。比如,學生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要立足文本提出幾個極具生活性的問題:(1)我們怎樣體會小女孩的不幸?(2)大年夜里,小女孩為什么不回家呢?(3)你在和父母享受天倫之樂,那么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會在干什么呢?(4)人生是漫長的,我們不斷在成長,小女孩的不幸還會出現嗎?我們要如何面對生與死、悲與喜?學生加入了生活性問題的思考中,對于課文內容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此一來,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價值很高,素質教育理念的有效滲透意義重大。
三、優選方法,課外拓展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為實現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雙向發展的培養目標而努力。另外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個性特征,為其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不斷豐富教材內容,然后簡化教學步驟,課內閱讀能夠聯系課外閱讀,小學生愛上了語文學習,真正走上全面發展的創新之路,可以走的一帆風順。比如,講授《桂林山水》課文時,先要分析不同學生的認知情況,確保他們的注意力足夠集中、探究信心很強、思維不再被動后,可以朗讀誘導他們展開想象,去體會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的妙用。或者說,舉例分析后教育學生感悟“人與自然是和諧共存的一個整體”的現實意義,另外鼓勵他們相互評價閱讀情況,做到欣賞自己的同時欣賞他人,最終實現共同進步。再如,教學完《草船借箭》課文后,提供《猴王出世》《武松打虎》《單刀赴會》《三顧茅廬》《黛玉葬花》等名著故事,要求學生嘗試“角色扮演”,在不同情境中展開對話交流,一方面提升了課外閱讀量,另一方面還增強了情感表現力,語文教學很有特色,學生們個性化的發展還有意外驚喜。
四、媒體教學,提高質量
日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至關重要。充分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熱情,會使師生距離越來越近,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比如,采取“設置懸念”法,讓學生完成了簡單問題的分析后自覺實現文本內容的深入理解;再如,采取“講解點撥”法,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社會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培養他們的生活情趣,使其不斷地積累生活閱歷。還如,采用“媒體教學”法,通過展示圖片、播放視頻等,把課文所述的內容直觀的展現在學生眼前,“視聽結合”的效果非常棒,閱讀教學工作才有機會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不可或缺,教師們既是“素質教育”的引導者,就必須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鼓勵學生,使他們參與到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中,進而實現終身閱讀習慣的養成和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堅持著“以生為本”原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效率,這對于學生們語文思維的活躍、認知水平的提升而言起到了促進的作用,繼續堅持下去,創造新的奇跡,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必將迎來新變化。
參考文獻:
[1]黃勝榮,劉惠,溫心心.讓興趣引領學生閱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讀與寫,2018,(16):294.
[2]張麗,李遠征.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的研究[J].新時代,2018,(05):79.
[3]王瑾,孫瑩.在閱讀教學中構筑學生的精神家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中華活頁文選,2018,(19):303.
[4]郭曉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金色年華,2017,(01):27.
[5]陳轉友.“一體機”開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旅[J].教育教學創新研究,2019,(0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