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幼兒處在學前教育階段,他們正經歷逐漸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對幼兒品德教育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基礎和關鍵的階段。因此,要注意家庭、幼兒園、社會對幼兒品德養成的影響,避免不良品格給幼兒造成消極的影響,要發揮家庭、幼兒園和社會對幼兒良好品格養成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學前教育 人格品質 幼兒
學前階段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說的有一定的道理。發展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兒童在生活習慣,道德品質養成方面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幼年時候的品格塑造情況,對未來幼兒的成長發展會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品格,即人的德性和其他基本素質的綜合體,是一個人各種優良品質的綜合。品格教育又稱為品德教育,一般用來描述孩子在未來對個人和社會生存有幫助的教學,為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性而加以教育的訓練,內容包括智慧的啟發、良好習慣的養成等。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希望幼兒能夠健康成長,不僅是身體上的,而且包括心理和品德方面的,讓幼兒能夠在進入社會之前,具備一定的社會常識,掌握與人交往的規則,塑造良好的品質,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那么,在學前階段,幼兒的品格教育都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響,并且學前階段該如何進行品德教育,筆者主要圍繞這一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在學前教育階段,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具有充分的理論依據
從幼兒品格養成的角度來看,在學前階段幼兒的認知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所以,對于社會規則道德品質等有了最基本的認識,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以及道德發展理論都表明,在學前階段的幼兒進行品格教育是非常關鍵而重要的,從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角度,共同關注幼兒品格的養成。給幼兒營造良好的品德養成的環境,在家庭中,父母需要給幼兒樹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道德品質的行為榜樣,言傳深覺并重,讓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同時,增強對于社會道德品質的理解能力,并且將理解轉化成行為。幼兒階段。從幼兒園的教育來說,幼兒園教師以及幼兒園的環境,都會每天對幼兒產生一定程度的引導和熏陶作用,所以,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也是每一個幼兒學會更多與人交往規則的重要環境,幼兒可以在幼兒園接觸到家庭中所沒有的環境,尤其與更多的小朋友進行接觸。這些都是對他們進行品德教育的重要環境和機會。除了在家庭和幼兒園生活中學前階段的幼兒能夠接受品格教育,同時在更廣泛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之下,幼兒也會對道德品質問題進行很多的思考,會在更廣泛的社會生活中有更多新的經歷,從而讓他們對品格的養成問題有一些新的認識和想法,尤其在產生認知沖突的時候,幼兒園的小朋友經常會傾向于用自己所親眼看到,而不是聽到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行為,所以,在幼兒園階段進行品德教育,一定要重視榜樣的作用,尤其是幼兒園老師等成人的積極榜樣作用的發揮。
二、重視并發揮環境的品格教育積極影響作用
在幼兒園生活中,幼兒園教育要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積極的品格教育影響環境。首先,從幼兒園老師以及其他教職工等成人的行為中,幼兒可以學會更多的習慣和行為標準。其次,在環境布置方面,也要發揮積極的環境熏陶作用,通過宣傳畫等形式,讓幼兒能夠直觀的看到優良的品德行為都包括哪些,讓幼兒通過直觀的圖畫觀察到哪些行為是值得鼓勵和表揚的,從而促進他們這樣的一些行為的發生。當幼兒在做一些樂于助人等親社會行為的時候,他們有相應的積極愉悅的體驗,而這些美好的體驗又進一步強化了他們從事親社會行為。從更廣泛的社會環境影響來看,學前階段的幼兒經常會通過電視收看一些幼兒節目,在這些節目中幼兒學會了很多的道理,所以,要發揮電視媒介的積極作用,選擇一些非常優秀的幼兒動畫節目,讓幼兒能夠從中得到積極的熏陶和影響,這些都需要家長和教師嚴格把關,給幼兒的良好品德的養成,提供更加安全積極的資源。
三、重視并發揮系統環境,對幼兒品德養成的積極作用
對于幼兒品德的養成來說,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要協調一致,建立統一的價值觀和行動方針,才能讓幼兒的品格教育收到實效,才能讓幼兒在價值觀一致的環境氛圍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內化很多積極的道德標準。因此,一方面,政府有關教育部門要推動這項系統化工作的有序開展;另一方面,作為幼兒園一方,也要積極的組織家長和幼兒園在工作方面達成一致,能夠給幼兒和諧一致的道德環境的熏陶氛圍。
總而言之,要重視學前教育的幼兒品格養成的重要性,發揮家庭幼兒園、社會的積極環境影響作用,為幼兒的健康品格的養成塑造和諧一致的環境氛圍,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幼兒對正確的主流的價值觀的接受和實踐;通過行為體驗,進一步地增強他們在品格養成中的積極性,為今后良好健康道德品質的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欣.幼兒品格教育的實踐探索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