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要:現如今,中國的整體經濟狀況相較改革開放初期,已經有了巨大的突破和創新,在信息化技術越發普及化的今天,正確的運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互聯網+”的技術模式,成為企業發展和進步的必要途徑之一。從會計的分類來看,會計又可以簡單地分為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相對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更加偏向于對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判和分析,進而追求更高的經濟收益。而對于會計行業的精確性以及大規模數據計算的嚴謹性,需要針對企業內部的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分析,從資金投入到經濟收益等,都需要全面的計算和歸納。而本文,就著重從“互聯網+”的背景下,針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兩者之間的融合,作出以下分析見解。
關鍵詞:“互聯網+”;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企業管理
引言
整個中國,都在互聯網以及信息化的普及和進步當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經濟全球化的勢頭起,中國內部都在不斷地提倡并且推廣相應的企業融合以及企業的發展,這樣的經濟走勢,給會計行業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會計行業,作為企業資金走向以及資金比對的重要職位,在整個企業當中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而在企業內部,又通常把會計的職務分為財務會計以及管理會計,這兩種會計的工作類型分工明確,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卻又基本上混為一談。互聯網的飛速崛起,給這兩種原本就藕斷絲連的職務,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前景,也使得兩者可以更為密切的實現企業下達的任務,更為便捷且準確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之間的聯系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意義
單純從兩者字面上來看,就可以發現兩者當中,前者著重偏向對于數據的管理和資金的核算,而后者則更偏向于市場的調研以及自身資金走向的管理。
財務會計,全稱為“對外報告的會計”。這一類會計的工作重點,就在于通過調查市場上的數據,運用會計行業專屬的方式,進行企業的經濟走勢分析,以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意見提出,將可執行方案以計劃書等形式,匯報給企業的投資者、外界媒體,以及旁觀者,令企業外部人員對企業的發展作出直觀的了解和判斷,通過數據方面的比對,便于直觀的了解企業目前的狀況以及未來的可能走勢。
而對于管理會計而言,工作的重點則和財務會計有著本質的區別。管理會計更多的工作重心,在于對企業的內部高層服務,將企業內部的詳細報告和數據分析,呈現給管理高層,便于高層針對目前的企業發展狀況,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見解。而且在進行信息匯總和資料比對的過程當中,采取的多為企業內部的商業資料,不會輕易和外界媒體產生信息的交流,僅僅將信息局限于企業內部,進行企業內部的整頓和未來的發展規劃[1]。
(二)二者之間的相同點
兩種會計類型,雖然在字面解釋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工作狀態以及服務對象,但是內在還是有著眾多的相同點。
首先,兩者服務的主要對象還是企業,作出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為了企業的平穩發展和穩步進步,并且通過數據的比對和處理,便于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狀況,特別是對資金狀況有一個詳細的認知,即工作的主要內容還是為企業的管理高層提供詳細的數據分析和數據比對[2]。另外,兩者在企業內部,辦公環境也不會有明顯的區別,通常的待遇都是一致的,在工作的過程當中,也時常會有一些數據的交流和彼此見解的分析,判斷數據的異常與發生異常的原因等。由于二者在工作的過程當中,經常性的會產生一些交集,使得這兩者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關于工作類型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使得整體會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可以為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分析和比對資料。
(三)兩者之間的不同點
任何工作的區分都是有目的,對于這兩種會計而言,自身也是存在著眾多的差異點。這些差異點的存在,才使得兩種會計的本職工作得以顯著的區分開來。
第一個不同點,就是在工作內容方面存在著差異。對于財務會計而言,更多的是向外界展示自己企業的整體實力,類似于企業的外在包裝,通過會計的本職工作和技能,展示一些在企業當中比較淺層次的內容給外界,便于提升企業的自身影響力,進而獲得更多的投資和外來資金支持[3]。多數展示的方式,都是以報告的形式進行,通過組織記者以及媒體部門,向外界傳播自身企業的整體實力,并且用數據分析比對的方式,展示給外界自身企業的未來走勢和發展方向。反觀管理會計,則更多的是借助于統計學方面的知識技能,對于企業內部的員工進行分析和比對,通過內部員工的考核,將數據呈現給企業的高層,令高層對于企業的內部實力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便于高層作出針對性的意見和應對措施。
第二個不同點,就在于工作的編制約束不同。財務會計在國家的相應法律法規當中,是有著明確的編制規定的。并且在編制當中,也有著時間的約束,通常來看,財務會計的編制都是以月、季度、年份的形式進行約束,受到國家的統一管理和編制確定。而管理會計,則可以不受國家的編制約束,更多的是由企業的內部進行規定確立,可以不受月、季度、年份的編制限制,相對而言更為靈活,可以按照日、周等時間周期,進行相應的報告,并且報告的形式也遠沒有財務會計那樣死板和僵硬。
二、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活動特點
在這個信息發展速度迅猛的今天,會計的工作也從原始的人工計算,轉為更為便捷的云計算以及計算機計算,通過現在“互聯網+”模式的普及,會計的工作重任也必然會有一個更為便捷的工作模式,實現更加高效的數據收集和比對以及信息的交流工作。
(一)會計之間的信息共享
通常來說,在企業召開大型會議的時候,都離不開會計的幫助和扶持。因為在大型會議召開的過程當中,勢必需要進行數據的分析和列舉,而財務會計更多的都是用自己的會計賬簿記錄,進行相應數據的展示和介紹。而這種相對而言比較傳統的數據講解模式,顯然已經和現代的信息化時代嚴重脫節,為了實現更便捷、更直觀的信息分析和比對工作,會計可以借助于“互聯網+”的技術手段,這種方式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對于企業預測的難度,并且能夠實現會計工作人員內部之間的信息快速分享和傳輸,大大節省了會計在進行數據整理過程當中的時間損耗,并且保障了信息傳輸的安全性,使得企業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和加強[4]。
(二)降低了對于地區界限的要求
在傳統的會計工作以及企業的活動當中,數據的展示以及分享,往往都會受到很強的地區限制。可是現在有了更為便捷的互聯網以及信息化設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這個方面的影響,并且以互聯網為信息交換和獲取的平臺以及途徑,使得地理位置的限制因素所造成的影響被降低到了最小。這不單單是對于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也是對于企業未來持久化發展做好了鋪墊,有了更為高效的辦公模式,企業也就變相擁有了更多的時間,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也就是加快了企業的整體化進程和自身的發展節奏,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更多的工作。結合會計的工作類型來看,時間就是效率、時間就是金錢[5]。有了更為簡潔高效的工作模式,并且可以實現更好的數據處理和數據編輯,并且用更為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外界,這也是每一名會計理想當中的辦公模式。
三、就當前的會計財務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有待提升
現在的會計工作,更多地偏重于對于數據的核算以及統計,反而忽視了作為會計工作的中心,即數據分析和數據預測。對于一名會計而言,只有對數據有一個全面的分析和比對,才能從數據的波動當中找尋到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進而向企業的高層提出分析報告,便于高層進行響應方針的制定和解決方案的落實。在互聯網普及越發迅猛的今天,會計也從傳統的手工賬目記錄,轉而變成現代化的網絡信息記錄模式,這是時代帶來的便捷性,但是只是單純的便捷卻遠無法彌補會計對于自身基礎技能的拋棄和選擇性遺忘。
現在的大多數制造企業,已經選擇了全信息化的工作環境和技術模式,通過大量數據的比對,進行自身產品的矯正,以及自身企業制造過程當中所發生的意外事故彌補,進而降低一些不良因素對于自身企業的影響和干擾。也正是出于這個目的,會計更應當結合當前的技術水平幫助,最大化的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在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嚴格要求自己,從產品的生產到產品后期使用的反饋信息,提取對于企業發展有利的因素,從問題的暴露當中找尋解決方案[6]。通過對于這些數據的分析和比對,可以最大限度地加快企業的整體運轉,便于企業內部形成強有力的發展動力。
(二)會計業務融合的必要性
從理論上來看,無論是管理會計,還是財務會計,其最初的信息來源都是相似的,并且最終實現的目標也是有著很大的重復。因此,為了更好地精簡企業內部的部門,加強不同業務部門之間的管理,融合兩者顯得十分有必要。現在的企業發展當中,兩者會計無論是工作還是自身編制,都有了很大的同化性,隨著企業實力的不斷加強,信息密閉性的不斷鞏固,使得財務會計可以獲取的邊緣性信息越來越少,更多的還是參照企業內部的商業機密進行精簡和分析,最終篩選出可以分享給外界,并且不會給自身企業造成嚴重威脅的內容。這些內容無論是從出處,還是篩選方案來看,都和管理會計有了太多的重疊。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信息的交流和管理,便于會計之間工作的交流和信息的分享,結合兩者會計的不同點,并且從會計工作的角度考慮,兩者都有很強的相似性,如果將來選擇融合,無疑會大幅度的精簡企業內部的部門分類,并且就企業的部門管理方面而言,也是一個工作的減輕。除此之外,現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也徹底打破了原本會計的工作類型,單純的計算和數據收集工作,都可以轉交給計算機進行獲取和完成,有效的簡化了會計的工作內容,并且降低了會計的工作難度,使得兩種會計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不明顯,重合的意向也越發顯著。
結語
總的來說,當前會計行業的發展,在“互聯網+”的宏觀大背景下,已經得到了巨大的促進和鞏固,相關企業在會計的工作管理以及會計的任務下發過程當中,也能更好地洞察自身企業的資金流動以及整體收益狀況,激發出每一名會計的潛在能力,大規模激發了企業行業的發展。另外,伴隨著會計行業的興起,整個會計市場的質量也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在越發完善的相應法律法規約束下,整個市場和企業的走向也會越來越好,為國家的經濟收益和經濟走勢帶來一定的幫助,提升中國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和國家形象。
參考文獻
[1]倪思敏.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研究[J].財訊,2019(8):23–24.
[2]王澤石.分析“互聯網+”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J].時代金融(中旬),2018(05):210+214.
[3]唐芳.“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探究[J].財訊,2018(31):38.
[4]楊海燕,王佩.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研究[J].今日財富,2018(18):122.
[5]馬瑩.IT視角背景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淺談[J].知識經濟,2018(3):123–124.
[6]華雨柔.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