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維裕
【摘要】經典誦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這要求語文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將經典誦讀重視起來。然而當前小學語文經典誦讀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基于此,本文將進行分析和探討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經典;誦讀教學
語文經典誦讀教學對學生思維、情感培養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經典,采取相應的措施方法,使經典閱讀與小學語文教學完美結合。
一、小學語文經典閱讀的重要性
實施經典誦讀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對中國文化的重視。在加深傳統文化的理解的基礎上,可以培養學生豐富的思想感情。富有哲理的古文可以激發學生情感共鳴,進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經典誦讀活動作為學校的一項常規工作,但由于沒有固定的活動時間,經典誦讀的時間無法得到保證。同時許多教師對經典誦讀,持有敷衍了事的態度,導致經典誦讀教學流于表面。此外一些語文教師,沒有挖掘經典作品的內涵,降低了教學效果。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閱讀教學策略
(一)保證誦讀時間
在小學語文經典閱讀教學中,要保證學生經典的誦讀時間。教師可以利用晨讀的閱讀時間,進行古典古詩詞的閱讀。而且教師也可以利用校本課程,開展古文誦讀。讓學生通過誦讀,感受中國經典文化的精髓。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每周一、二節課,針對性開展校本課程教學,融入經典作品并加以講解,保證學生誦讀的有效性。
(二)優化經典誦讀教學
在小學語文經典閱讀中,教師可以通過范讀引導學生,掌握經典誦讀的節奏。并且讓學生跟讀,積累學生的語感。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經典誦讀的輔助錄音,引導學生邊聽邊讀。語文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提煉經典文化,引導學生理解中國古代作品所蘊含的哲理,并且讓學生根據經典名句以及自身喜愛的句子進行摘抄,將其作為寫作材料,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級進行分層教學,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誦讀要求,使學生更好地進行經典誦讀。教師要有意識地鼓勵學生朗讀,引導學生掌握發音與節奏,然后要求學生動情朗讀。由此有助于學生理解經典作品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師還可以采取共同誦讀的方式,進行分組朗讀,提高經典誦讀教學的效率,由此優化經典誦讀教學。
(三)拓寬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視野
在小學語文經典閱讀中,教師可以用課堂教學,銜接經典名著。讓學生根據喜愛的作品人物以及情節,加深對經典作品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通過繪畫、知識搶答等多種閱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理解經典作品的意義,由此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體驗到經典誦的樂趣。學生可以感受到濃濃的讀書氛圍,進而激發了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熱愛。
總之,經典誦讀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和文化素養的重要載體,要求教師應該科學指導學生,激發學生誦讀興趣、把握誦讀技巧,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林鋒.鄉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教學策略之我見[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8(2).
[2]肖仕蘭.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有效方法探索[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1).
(責任編輯:余麗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