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
【摘要】教育是喚醒,喚醒善待生命尊嚴的熱忱渴望;教育是感悟,感悟生命成長流淌的感恩情懷。因此我盡力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適時的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關鍵詞】喚醒;感恩教育;教育契機
在科學課中,我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呵護生雞蛋。在第一天的“護蛋”活動中,我要求明天每人上學帶一枚生雞蛋。我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親自去實踐、體驗、感受、通過呵護生雞蛋的活動,使他們領悟到父母養育他們的辛勞,讓孩子們學會感恩。
上課的鈴聲響了,我讓孩子們給自己的雞蛋寶寶畫像。孩子們的興趣極高,我在教室中巡視,當我走到李一宸面前時,發現他帶來了兩個雞蛋,他畫的雞蛋寶寶一個是幸福笑臉的小男孩,另一個是一個哭臉的小女孩。這是為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
學生們已經裝飾完自己的雞蛋寶寶了,只見李一宸把哭臉的雞蛋寶寶小心的放在精心準備的盒子里,這個盒子里還墊上軟軟的棉花,放好后再把盒蓋用膠條封好,雞蛋就像睡在睡袋里一樣安全了。放完以后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接著他把笑臉的雞蛋寶寶隨意的放在空杯子里。我觀察到這些,不知道這又是為什么。
第二天在課堂上孩子們各自講述著自己的“護蛋”經歷,有的完好如初,有的已經破碎。李一宸帶來了那個被他精心呵護的雞蛋寶寶。在課堂上我刻意讓他向大家講述他的“護蛋”經歷,他興奮的笑臉是我從來沒有在他的臉上看到過的,我能覺察到他看我時眼中掠過的一絲感動,想這里面一定有秘密。
課間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我問:李一宸你的那個雞蛋寶寶呢?你能給老師講一講那個雞蛋寶寶的故事嗎?頓時孩子滿眼淚花,說老師我把它故意摔碎了!這個雞蛋寶寶是我,他們沒人喜歡我,我只有自己喜歡我自己。我的心一驚,我深深的感受到這個孩子在承受著巨大的精神痛苦,這個孩子太需要關愛了。
通過交談,我了解到李一宸學習一直不太好,上課聽不怎么懂,作業做不好,經常被老師批評教育,回家也被家長責罵,他的心里充滿了抵觸情緒,越是這樣他越不想做作業,越不想做作業就越被老師批評。我們常以為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懂,實際上他們的心很敏感。孩子都有一顆異乎尋常敏感的心,都喜歡被老師寵愛,喜歡做班干部,喜歡胳膊上戴著三根紅杠、兩根紅杠。小孩子在很多時候比大人更看重面子,因為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小學老師,在整個社會中,是一個非常平凡普通的人,可是在所有她教的孩子面前,卻如同半個上帝,她的表揚和批評、她的喜愛和厭惡會產生難以想象的蝴蝶效應。
找到了李一宸的心結。我暗下決心要盡全力幫助這個孩子。想要徹底改變,必須增強自己的自信心。于是我經常在課堂上表揚他,還讓其他同學幫助他,和他建立一幫一互助小組,他慢慢的開始和同學們講話了,上課也經常看到他舉起的小手,我仿佛看到了一縷陽光,知道自信的種子已在他心中發芽。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從李一宸的臉上我看到了自信,看到了幸福,看到了他應有的童真。
師愛,是一把鑰匙,能打開孩子閉鎖的心靈;師愛,是一雙無形的手,能撫去孩子苦澀的淚花。讓我們用愛去點亮那一盞盞心燈吧!來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
【參考文獻】
[1]林沛霞.論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與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