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瓊
【摘 ?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行為的起始階段,英語基礎薄弱、求知欲望強烈、行為習慣可塑性較強。英語閱讀教學作為英語的重要教學形式,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33-0160-02
核心素養是學生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需要必備的素養和能力。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這四個方面也是學生健康成長、茁壯成才必備的關鍵素質,應貫穿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各環節和全過程。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特點與優勢
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而英語閱讀則是該階段教學的重難點,因其教材的新穎性、內容的豐富性和教學對象的特殊性,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具有很多特點和優勢。
一是具有啟蒙性。真正成體系、系統化地學習英語知識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一方面,學生對英語的語法規范、語系特點、表達習慣等的理解,都源自該階段的閱讀學習;另一方面,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中講述的故事、介紹的背景,開始初步接觸和了解英語語系國家的人文歷史、生活常識、思維方式等內容。
二是具有基礎性。英語學習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都需要經歷由詞到句到段到篇的學習過程。學生對詞語和語句掌握的扎實程度,是決定語段和篇章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另外,小學階段閱讀教材的安排也有其內在邏輯,總體上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
三是具有引導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教材安排來看,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內容往往兼具趣味性、實用性和思想性;從教學對象來看,小學生處于心智的啟蒙和發育期,對外界新鮮的事物十分敏感和好奇。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良好的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外語能力、交際能力,而且對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和品德修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教材既是知識的載體,也是語言訓練的憑借,教材中多變的詞語、句式的結構等因素都可以構成訓練的素材。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閱讀教學在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口語能力、記憶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是強化學習價值、體悟學習樂趣、樹立學習信心的重要途徑。
二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設計邏輯嚴密的系列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訓練學生答疑解惑、環環相扣的思辨能力;通過自主提問、小組互問等形式,激發學生的質疑、解疑、答疑能力;通過語言引導、視頻展示、留白想象等方式引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辨析、概括文本信息能力;通過習題練習、對比借鑒、情景模擬等形式,訓練學生分析、判斷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判斷各種思想觀點,樹立正確價值理念,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的能力。
三是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徑。英語閱讀教學能夠通過大量系統的閱讀材料教學,深入介紹英語語系國家的文化傳統、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氣質特點等內容,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文化,進行文化對比;同時通過教學情境創設、實際場景模擬等方式,構建學生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交往的生活場景,在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中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和文化意識,進而形成文化交際交往的能力和品質。
四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新課程背景下,英語閱讀教學可以通過安排自主預習、自主探究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課堂合作、互助交流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通過質疑啟發、歸納概括等形式培養學生處理信息、分析判斷問題的學習思維能力等。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與路徑
(一)運用情景創設教學法,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品質
情境是在特定時間和空間內,人和人、人和物、人和景等各種情況相互作用、相互結合、相互融入的境況。就教學活動而言,好的教學情境,不但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引發情感共鳴、啟發學生思維、激燃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涵養課堂文化,使師生在情境中愉快自然地學習和收獲知識。比如在學習人教新起點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Unit 3 Animals第一課時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如下順序創設情境:1.展示一些動物圖片,讓學生通過動物的叫聲引入新課;2.聽聲音并出示圖片學習新的動物名詞;3.出示農場和動物園,指導學生將農場動物和動物園動物進行分類;4.展示我國不同地方、不同區域的動物,讓學生在觀看課件的同時,用英語描繪自己看到的圖片。不論學生描述正確與否,都有利于發展其思維和語言能力,培養其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二)營造民主和諧的溝通環境,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民主和諧的溝通交流環境,是激發學生自由表達、充分展示的沃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學環境,使用幽默、和藹、友善的課堂用語與學生交流,既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教師的正向示范魅力,引領學生產生自我模仿、主動效仿的內在動力;也讓學生充分體會表達的酣暢感、盡情表達的自由感、幽默表達的魅力感、成功表達的自信感,進而激發學生主動表達的激情,樹立成功表達的信心。當然,每個學生發展都有差異性,都有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施教。
(三)將跨文化意識融入課堂,培養學生優秀文化品格
跨文化意識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際過程中具有的特定民族文化思維,這種思維能夠保證交際者準確交流。英語教學主要是通過語言交流的形式進行的,學生是否具有“跨文化意識”并掌握跨文化交際技能,對于能否準確把握和理解文意極為重要。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一方面要在教學中盡量全面介紹目的語文化,防止學生文化定型,正視文化平等;另一方面要通過對比借鑒等方式,讓學生借助我們的文化傳統和習俗,客觀全面地了解西方國家文化,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在學習人教新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 4 Last weekend時,學習關于過去的表達。學生會問“Did you have lunch? What did you eat ?”你吃飯了嗎?你吃了什么?在中國這只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但在西方國家意思就是今天你要請我吃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日常的生活里,在日常的口語交際里文化差異無處不在。對比中西方國家的節日,學習不同的國外文化,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國外文化,進而辨析中西方國家之間的差異,培養學生優秀的文化品格。
(四)巧妙安排設計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好的教學設計,一定是立足教學時間和空間基礎上,符合教材、師生、地域特點的雙向綜合教學行為,因此,符合實際最實用的教學才是最成功的教學。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時,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在課內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同時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進行適當的課外拓展學習,如課本劇表演、化裝舞會、社會實踐等,讓學生在課外拓展活動實踐中理解和學習知識,提高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
學習是學生積累知識、積淀閱歷的必經過程,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含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等內容,是提升學生個人修養,衡量學生成長成熟的重要指標。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學生氣質、塑造完善人格、培養有趣靈魂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們要重視每篇閱讀教材、每節閱讀課堂、每個閱讀情境,為學生營造成長的環境、激發成才的動力、涵養成熟的氛圍,在潤物無聲中讓每名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茁壯成才。
參考文獻:
[1]陳志娟.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如何體現核心素養的培養[J].師道(教研),2018(01).
[2]左小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版),2018(03).
[3]魏娜.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提升學生們的核心素養[J].校園英語,2019(17).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