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倞 孫銘悅 崔玉陽 曹瑞 周建東


關鍵詞風速;風向;大風日數
清原滿族自治縣位于遼寧省東部,隸屬于遼寧省撫順市,地處遼東山地丘陵區,地貌特征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清原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暖,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多種珍稀樹種、山野菜以及野生中草藥材,其中農業以栽種水稻、玉米、大豆、煙草為主。野生中草藥材五味子、野生菌類蘑菇、木耳都屬于遼寧特產。據統計,大風是遼寧省撫順市的主要災害性天氣之一,不僅對農作物生長構成威脅,還影響通信、交通,甚至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研究大風特征對氣象災害防御及合理利用風能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資料及方法
研究選取資料為清原國家基本氣象站1990-2019年縣逐年逐月大風日數、平均風速、最大風速、風向數據,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柱狀圖、趨勢分析法等。按照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一次年2月為冬季的時間進行劃分,對清原縣大風特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地面氣象觀測規范》規定,最大風速為某個時間段內出現的最大10min平均風速:大風是指瞬時風速達到或超過17m/s或目測風力達到或超過8級的風。只要1日內記有大風天氣現象,不論時間長短和出現次數,均記為1個大風日。
2清原縣大風特征分析
2.1大風日數年際變化
1990-2019年,清原縣近30年年平均大風日數為4d,其中1990年出現大風日數最多,為11d;2008年及2016年年大風日數最少,為0d(圖1)。總體看來,清原縣年大風日數呈遞減趨勢,大風日數逐年減少,大風災害風險也隨之降低,對清原縣農業、野生中草藥產業的發展較為有利。
2.2大風日數月變化
據大風日數月變化數據統計可知,1990-2019年,清原縣在春季出現大風日數最多,冬季最少:大風日數在4月達到峰值,為46 d,12月一翌年1月出現了谷值,為1d:總的來說,大風日數每年4-12月整體呈下降趨勢,1-4月呈上升趨勢(圖2)。秋季大風日數較少,有利于作物收曬工作。
2.3平均風速年變化
清原縣1990-2019年年平均風速為1.6m/s,2014年的年平均風速達到峰值為1.9m/s,2000年平均風速達到谷值,為1.3m/s,平均最大和平均最小風速相差0.6m/s(圖3)。由此可見,清原縣近30年年平均風速整體變化趨勢較為平穩。
2.4平均風速月變化
1990-2019年,清原縣月平均風速為1.6m/s,最大月平均風速出現在4月,為2.3 m/s,最小月平均風速為1.3m/s,平均月最大風速和平均月最小風速相差1.0m/s;3-5月大風日數最多,同時月平均風速也最大,與1990-2019年月大風日數變化規律相符(圖4)。
2.5最大風速
清原縣1990-2019年年平均最大風速為9.6m/s,最大風速最大值為18.3m/s,最大風速最小值為5.4m/s,均出現在2006年(圖5)。從月變化來看,清原縣近30年月平均最大風速為14.7m/s,月最大風速最大值出現在10月,為18.3m/s,月最大風速最小值出現在2月和11月,均為12.3m/s:從季節來看,清原縣春季最大風速平均值為16.4m/s,夏季最大風速平均值為14.1m/s,秋季最大風速平均值為15.8m/s,冬季最大風速平均值為12.5m/s;清原縣春季風速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圖6)。
2.6最多風向
1990-2019年,清原縣近30年年最多風向為WSW,其次為SW,說明清原
3結論
(1)清原縣近30年大風天氣主要出現在春季,其中4月最多,大風日數隨年際變化呈下降趨勢,對農業發展較為有利。
(2)清原年平均風速為1.6m/s,平均最大和平均最小風速相差0.6m/s;近30年年平均風速整體變化趨勢較平穩。春季最大風速平均值為16.4m/s,最大月平均風速出現在4月,為2.3m/s,最小月平均風速為1.3m/s,清原縣春季出現大風的概率較高。
(3)近30年,清原縣出現最多風向為WSW,其次為SW,清原縣盛行偏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