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公共性”的唯物史觀闡釋

2020-12-23 01:59:41桑明旭
理論探索 2020年6期
關鍵詞:當代價值馬克思

桑明旭

〔摘要〕 長期以來,唯物史觀語境中的“公共性”之所以未能得到有效澄清,主要原因在于相關研究沒有直面馬克思對“公共性”的批判。回到馬克思論述公共性問題的原初語境,可以發現,馬克思并非在一般意義上批判“公共性”,以觀念為載體、缺少辯證維度并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的“公共性”才是馬克思真正批判的對象。基于此,我們可以深度闡明“公共性”在何種意義上是一個唯物史觀概念,并對其本質含義、一般類型、基本特征、研究進路等給予系統闡釋。當前,準確厘清唯物史觀語境中的“公共性”,對于深刻表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本質特征、“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趨勢以及全球治理中國方案的內在邏輯來說,具有極其重大的理論意義。

〔關鍵詞〕 公共性,唯物史觀,馬克思,原初語境,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175(2020)06-0034-07

當今時代,不論是在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進而追求更平衡更充分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還是在面對嚴重化、普遍化現代性危機必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公共性問題都愈發凸顯。公共精神、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公共價值、公共信任、公共秩序等問題受到國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與之相應,“公共性”成為當前哲學社會科學的核心概念,對其進行準確界定和闡釋成為一項重要的理論任務。從相關研究來看,圍繞“公共性”進行探討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存在表述不統一、表層化以及界定方式抽象化等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沒有直面馬克思對“公共性”的批判。因此,我們亟需回到馬克思論述公共性問題的原初語境,準確把握馬克思是在什么意義上批判“公共性”,深度闡明“公共性”在何種意義上是一個唯物史觀概念。準確澄清唯物史觀語境中的“公共性”內涵,不論是對于深化公共性基礎理論研究還是對于回應當今時代重大理論問題,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馬克思在什么意義上批判“公共性”

任何理論的出場都有其相應語境,不能把握理論的出場語境就無法準確理解其真實含義。馬克思在其思想發展進程中曾明確提出要反對哲學、消滅哲學,如果我們只在文字表述層面把握馬克思對哲學的批判,則不能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的關系。因而,我們需要回到馬克思相關文本,準確分析他在何種意義上批判哲學、批判什么樣的哲學。理解馬克思對“公共性”的批判也應如此。總體上看,馬克思在如下意義上批判了“公共性”。

(一)馬克思批判了以觀念為載體的“公共性”。在觀念層面理解公共性,進而將其界定為某種公共理性、公共意識、公共精神,不僅是近代哲學的主流做法,也是現代哲學的基本主張。從盧梭、康德到李普曼、阿倫特,從哈貝馬斯、羅爾斯到桑德爾,盡管研究側重點和具體表述不同,但基本都在該框架下展開討論。青年馬克思也曾如此。在大學初期,馬克思的法哲學研究主要討論公共權利問題,該研究的理論基礎則是費希特《自然法權基礎》一書所闡述的個體有限理性與公共理性的關系。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通過肯定伊壁鳩魯關于原子脫離直線做偏斜運動的學說,闡釋了個人的精神自由和意志自由等公共理性問題。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批判了普魯士政府對公共輿論、公共權利的踐踏,指明相關問題出現的原因在于理性的公共性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有效貫徹。《德法年鑒》時期,馬克思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將公共性視作某種精神觀念的局限,但對公共權利、公共生活的分析仍然借助于抽象的人本主義思路,以“類本質——異化——類本質復歸”的分析模式探討公共性的迷失與建構,沒有實現全面的觀念創新。

在清算從前哲學信仰、實現哲學革命之后,馬克思開始批判在觀念層面理解公共性的哲學進路。一方面,馬克思闡明公共性的載體不是精神觀念,“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 〔1 〕93。在討論公共利益問題時,馬克思指出公共利益的形成及其與個人利益的矛盾是由分工導致的,“共同利益不是僅僅作為一種‘普遍的東西存在于觀念之中,而首先是作為彼此有了分工的個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存在于現實之中” 〔2 〕163。另一方面,馬克思剖析了公共性被視為某種精神觀念的現實根源,即統治階級維護其統治地位的需要。馬克思說:“每一個企圖取代舊統治階級的新階級,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說成是社會全體成員的共同利益,就是說,這在觀念上的表達就是: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 〔2 〕180再一方面,馬克思揭示了以觀念為載體的公共性的迷惑性。公共性一旦呈現為某種觀念,人們便“把它們當做歷史上占統治地位的東西,從而把所有這些個別的思想和概念說成是歷史上發展著的概念的‘自我規定” 〔2 〕181。這樣,人們的認識就容易與現實割裂開來,其結果是,當人們對社會的公共性狀況不滿時,要么是批判某種公共性觀念,進而陷入青年黑格爾派式的詞句批判,要么是批判現實生活沒有貫徹好公共性觀念,進而陷入蒲魯東式的抽象人本主義批判。

(二)馬克思批判了缺少辯證維度的“公共性”。在思想史上,人們對公共性的認識長期呈現出兩種對立的絕對主義傾向:要么認為公共性先驗存在,構成現實生活有序運行的基礎和機制;要么認為公共性不存在,現實社會充滿對抗和斗爭,人們向往的公共性狀態不過是一種主觀幻想。馬克思在辯證立場上對上述兩種絕對主義傾向進行了深刻批判。

一方面,馬克思批判了在絕對肯定意義上看待公共性的觀點,指出完滿的公共性狀態在現代社會是不存在的,將公共性進行絕對肯定化理解不過是統治階級試圖遮蓋階級對立事實以粉飾其統治合法性的意識形態手段。關于絕對公共利益的虛幻性,馬克思指出,在現實生活中特殊利益與共同利益是矛盾的,所以“共同利益才采取國家這種與實際的單個利益和全體利益相脫離的獨立形式”,但是,“在這些形式下進行著各個不同階級間的真正的斗爭” 〔2 〕164;每一個力圖取得統治的階級,“都必須首先奪取政權,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說成是普遍的利益” 〔2 〕164;現實的個人追求的僅僅是特殊利益,“共同利益是‘異己的和‘不依賴于他們的” 〔2 〕164。關于絕對公共權利的虛幻性,馬克思指出,現代社會生產條件下,“‘社會一切成員和‘平等的權利顯然只是些空話” 〔3 〕361;權利主體處于不同生產關系中,因而“這種平等的權利,對不同等的勞動來說是不平等的權利” 〔3 〕364;即使在共產主義社會初級階段,“平等的權利按照原則仍然是資產階級權利” 〔3 〕363。關于絕對公共自由的虛幻性,馬克思指出,盡管資產階級時代實行所謂的自由交換、自由競爭,但事實上,“在自由競爭中自由的并不是個人,而是資本” 〔4 〕179;由于分工和所有制的制約,資產階級時代的自由“同時也是最徹底地取消任何個人自由,而使個性完全屈從于這樣的社會條件” 〔4 〕180-181。關于絕對公共安全的虛幻性,馬克思在揭示與批判資產階級憲法的虛偽性和階級性時強調,所謂“保證‘公共安全,也就是為了保證資產階級的安全” 〔2 〕682。關于絕對公共精神的虛幻性,馬克思指出,盡管法國大革命消除了封建時代的等級觀念,將自由、平等、博愛等資產階級觀念大力推廣,但是一旦遇到現實利益沖突,統治者則立刻會“把共和國的‘自由,平等,博愛這句格言代以‘步兵,騎兵,炮兵” 〔2 〕706。

另一方面,馬克思批判了在絕對否定意義上看待公共性的觀點,指出相對意義上的公共性是客觀存在的,完全無視其存在不僅違背現實,還會導致理論批判陷入主觀主義。在討論有關利己主義問題時,馬克思指出:“難道談論利己主義就不是在談論共同目標么?任何利己主義都是在社會中靠社會來進行活動的。可見,它是以社會為前提,即以共同的目標、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生產資料等等為前提。” 〔2 〕253當有人對資本主義采取抽象道德批判,指認資本主義社會完全不存在公平、正義等公共性因素時,馬克思指出:“資本的擴大是對工人最有利的事。這一點必須同意。” 〔2 〕368

人們對公共性的認識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兩種絕對主義立場,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不能歷史地對待公共性,不能把公共性發展看作是一個結構不斷優化、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二是不能具體地對待公共性,不能現實地區分各種社會主體,進而無法看到在充滿階級對抗和斗爭的社會中,在不同階級和集團內是存在相對意義上的公共性的。

(三)馬克思批判了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的“公共性”。在思想史上,以公共性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的思想進路集中體現于康德哲學,即首先對各種公共性問題進行抽象概括,提煉出一種具有先驗性、普遍性的公共性原則,然后在研究具體公共性問題時,將這種原則作為分析問題的出發點和解決問題的基礎。比如,康德在論證世界永久和平問題時,按照上述思路先是闡明永久和平的先決條款,然后闡明永久和平的正式條款,認為這樣就可以為保障與提升民族國家間的公共性提供觀念支撐,因為“哲學家有關公共和平可能性的條件的那些準則,應該被進行準備戰爭的國家引為忠告” 〔5 〕132。

青年馬克思對公共性問題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康德主義研究進路。在《萊茵報》時期,馬克思解決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相沖突的問題時,就是以“國家”(公共性的最高實體)為原則和出發點的。他認為,當私人利益侵害公共利益時,國家應對其進行干預和糾正,并大聲疾呼:“你的道路不是我的道路,你的思想不是我的思想!” 〔6 〕261-262在實現哲學革命后,馬克思則對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的公共性進行了批判,指出公共性的發展和公共性問題的解決,不能依靠抽象原則的現實化和具體化,而要通過現實的方式來促進和提升。在批判青年黑格爾派時,馬克思說:“這些抽象與哲學不同,它們絕不提供可以適用于各個歷史時代的藥方和公式。” 〔2 〕153在批判蒲魯東時,馬克思強調,“歷史是不能靠公式來創造的” 〔2 〕244,必須拋棄“最初作為出發點的永恒的真理” 〔2 〕227。在批判空想社會主義時,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 〔2 〕166,“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決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明或發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 〔2 〕413。在批評米海洛夫斯基用歷史哲學指稱他關于西歐資本主義起源歷史的相關概述時,馬克思說,“他這樣做,會給我過多的榮譽,同樣也會給我過多的侮辱”,“使用一般歷史哲學理論這一把萬能鑰匙,那是永遠達不到這種目的的,這種歷史哲學理論的最大長處就在于它是超歷史的” 〔3 〕730-731。概言之,馬克思對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的公共性的批判,可以用恩格斯的一句經典表述來注解:“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 〔3 〕654-655

二、準確把握作為唯物史觀的“公共性”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馬克思不是在一般意義上批判“公共性”,而是具體地批判以觀念為載體、缺少辯證維度的公共性以及將公共性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原則和出發點的研究進路。基于此,我們可以清晰地把握作為唯物史觀的公共性的本質含義、一般類型、基本特征及其研究進路。

(一)公共性是一種具體的社會關系的屬性。馬克思反對將公共性理解為先驗的觀念和原則,反對將公共性視作公共理性或理性的共通性,是在本體論層面而言的。公共觀念、公共理性之所以能夠形成,取決于人們的物質生產和交往。公共觀念、公共理性是人們在生產和交往中形成的社會關系的觀念反映。馬克思還反對將公共性理解為人性的一種類型,反對將公共性抽象地視為人基于個體有限性而對于共同體的天然需要。唯物史觀研究問題的根本出發點不是抽象的觀念或人性,而是現實的人在物質生產和交往中形成的社會關系。因而,公共性在本質上只能是一種社會關系的屬性。但是,若要準確把握公共性的內涵,僅將其視為一種社會關系的屬性是不夠的。社會關系是一個總體概念,是由多種具體關系交織而成的,不去細致分析其中哪些社會關系是公共的,哪些社會關系是非公共的,不僅會在結論上將公共性直接混淆為社會性,還會將人們對社會關系的理解引向抽象的教條主義。馬克思曾反思與批評過這種抽象的教條主義:“在經濟學上從作為全部社會生產行為的基礎和主體的人口開始,似乎是正確的。但是,更仔細地考察起來,這是錯誤的。如果我,例如,拋開構成人口的階級,人口就是一個抽象。如果我不知道這些階級所依據的因素,如雇傭勞動、資本等等,階級又是一句空話。” 〔4 〕24可見,準確理解公共性概念,關鍵在于把握其對應的具體的社會關系。

社會關系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是復雜的,社會關系的結構也是復雜的。一方面,復雜社會關系的生產和發展不是單個人作用的結果,而是多元主體共同活動的結果,在多元主體的共同活動中,既有對抗性、獨占性、排他性因素,也有非對抗性、非獨占性、非排他性因素,如共生、共創、共享等,二者相互依賴、互為條件。一切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一切歷史發展中也都存在與階級斗爭相伴生卻又不同的另一種力量。另一方面,在任何時代的復雜社會關系結構中,不僅包含著對抗性、獨占性、排他性關系,也存在著非對抗性、非獨占性、非排他性關系,如共生關系、共創關系、共享關系等。馬克思之所以將共產主義社會之前的人類社會劃分為人的依賴關系階段與物的依賴性階段,表明他在一定意義上是承認上述兩類社會關系在同一歷史時期是同時在場的。馬克思指出,在人的依賴關系階段存在相對意義上的共同利益,“公社成員不是通過創造財富的勞動協作來再生產自己,而是通過為了在對內對外方面保持聯合體這種共同利益(想象的和現實的共同利益)所進行的勞動協作來再生產自己” 〔4 〕129。在以資本為原則的物的依賴性階段,“盡管按照資本的本性來說,它本身是狹隘的,但它力求全面地發展生產力” 〔4 〕169,客觀地推進了生產的社會化趨勢。資本家為了獲得火腿,不得不給工人香腸;為了更好地榨取相對剩余價值,不得不提升工人的積極性;為了解決商品生產過剩危機,不得不適度提升工人的購買力,這些事實也證明了上述兩種類型的社會關系是同時存在的,盡管其中對抗性、獨占性、排他性的社會關系占主導地位。由此可見,既然可以在復雜社會關系的發展進程及其結構中抽象出共生、共創、共享等社會關系,這類社會關系又是相對于對抗性、獨占性、排他性等私人性社會關系而言的,那么便可以合乎邏輯地將這類社會關系的屬性稱為公共性。

與此同時,當我們將思維觸角從總體社會關系轉移到具體的階級或集團內部時,可以更直觀地把握作為一種具體社會關系屬性的公共性。任何階級都由追求共同利益(相對意義)的個體組成,公共性在某個階級內是清晰可見的。馬克思指出:“在資產階級的共同利益方面,國民議會表現得非常無能。” 〔2 〕713在這里,馬克思顯然是肯定資產階級公共性的存在的。關于無產階級公共性,馬克思和恩格斯也有諸多論述:無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后,“所有這些生產部門由整個社會來經營,就是說,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計劃、在社會全體成員的參加下來經營” 〔2 〕302,“把資本變為公共的、屬于全體社會成員的財產” 〔2 〕415,“對所有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 〔2 〕422,等等。這同樣表明,我們要立足于具體的社會關系來把握公共性。

(二)公共性的一般類型。一是內容的公共性和形式的公共性。內容的公共性亦可稱為實體的公共性,即前文界定的現實生活中具體存在的非對抗性、非獨占性、非排他性的社會關系的屬性。在內容的公共性的基礎上,人們也會將公共性作為某種事物、某種行為、某種思想的判斷標準,即形式的公共性。比如,某個城市規劃項目在開放、準入等方面存在缺失,我們可以批評該項目缺乏公共性。在內容的公共性和形式的公共性的關系上,前者是基礎,不能脫離前者空談后者。二是積極的公共性和消極的公共性。積極的公共性對應非對抗性、非獨占性、非排他性的社會關系的自在自為狀態。歷史地看,自由聯合體階段的公共性是積極的,在其之前,公共性在總體上是消極的,是某些私人性發展不得不采取的方式與客觀造成的結果。具體地看,在現代社會,某一階級或某一集團內部的某些方面的公共性可能是積極的,某些方面的公共性可能是消極的,因此不能無條件地區分積極的公共性和消極的公共性。從社會發展的整體視域來看,消極的公共性不斷向積極的公共性轉變是歷史前進的趨勢。

(三)公共性的基本特征。一是現實性。公共性的現實性一方面表現在其載體不是先驗的思想觀念,而是現實的社會關系;另一方面表現在它不是總體的社會關系的屬性,而是具體的社會關系的屬性。二是辯證性。絕對完滿的公共性在現代社會是不存在的、虛幻的,絕對意義上的私人性在現代社會也是不存在的、虛幻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對性與絕對性的統一,相對意義上的公共性在現代社會是存在的、真實的。三是歷史性。在社會發展中,公共性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社會關系的演變而歷史發展著的,表現在公共性的程度不斷提升、消極的公共性不斷向積極的公共性轉化等方面。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揭示的資本主體性逐漸走向瓦解的進程,也就是現代社會公共性不斷發展和提升的進程。

(四)公共性的研究進路。一是直面公共性的發展現狀。公共性反映一種現實的社會關系,只有從當代公共性現狀出發,把握到的公共性才可能是真實的、準確的。一方面,公共性觀念雖然也是現實狀況的反映,但這種反映可能正確,也可能是對現實狀況的故意遮蔽。另一方面,任何理論都有其特定的出場語境,因而相關理論關注的公共性現狀與我們的研究對象之間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歷史間距、空間間距。二是辯證把握現代社會中私人性與公共性關系。公共性與私人性互相依賴、互為條件。我們既要看到私人性發展導致的公共性問題,也要看到私人性發展在現代社會的歷史必要性、相對合理性及其為公共性提升創造的條件,不能以公共性為由完全扼殺私人性。即使在未來的自由人聯合體階段,公共性狀態也是“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2 〕422。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實現了,一切人的自由發展才能實現,前者是后者的條件,而不是相反。三是現實地推動公共性的發展。解決公共性問題不能依靠某種先驗公共性原則的具體化,而要依靠現實的物質力量來推動。當前,面對公共精神危機、公共信任危機、公共權利危機、公共安全危機等諸多公共性難題,撇開具體實踐而訴諸提出某種公共性觀念或構建某種公共性原則,是與唯物史觀背道而馳的。恩格斯的警句——“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 〔3 〕410,對于當代公共性研究依然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三、“公共性”唯物史觀闡釋的當代價值

當前,準確闡明唯物史觀語境中的“公共性”,對于推進公共性基礎理論研究的意義與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面對“公共性”研究的抽象化、表層化以及唯物史觀在這一研究中相對于西方公共政治哲學的弱勢甚至是失語的狀況,我們亟需回到馬克思原初理論語境,正本清源,在唯物史觀的理論地平上對“公共性”概念給予深刻澄清。不僅如此,我們還認為,當前對“公共性”進行唯物史觀闡釋的意義和價值,更為深刻地體現在這一研究有助于以唯物史觀的方式回應與解決當今時代的若干重大理論問題。

(一)有助于以唯物史觀的方式表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本質特征。唯物史觀把握時代的基本方式是穿透紛繁復雜的時代表象,抓住時代最為本質的屬性和特征。以五四運動至今的百年歷史為宏觀背景來考察,不難發現,雖然在百年前中國就選擇了與資本邏輯規制的經典現代性道路不同的新型現代性道路,但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直至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的主要目標始終是救亡圖存,即努力擺脫殖民者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體性的扼殺。以唯物史觀來看,告別前主體性是那個時代的主要任務。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征程,致力于解決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反映在唯物史觀層面則是推動人民群眾和中華民族的主體性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換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追求平衡發展充分發展反映在社會關系上則是不僅要實現個體主體性的快速提升,更要促進主體間關系的和諧公正,推動社會公共性的不斷發展。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時代本質特征轉換需要哲學概念的高度凝練與準確表達,因而新時代呼喚著唯物史觀語境中的“公共性”概念的出場。但是在過往研究中,唯物史觀與“公共性”概念總體上是割裂的,人們在馬克思文本中看到的主要是馬克思對各式各樣的公共性問題的批判以及諸如“普遍的東西一般說來是一種虛幻的共同體形式” 〔2 〕164等否定性的論述。在此情況下,我們唯有客觀澄清馬克思在何種意義上批判“公共性”,進而將“公共性”概念合理放置于以對抗、斗爭為傳統話語的唯物史觀中,才能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上以“公共性”概念來準確概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本質特征。

(二)有助于以唯物史觀的方式表征“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唯物史觀的高度深刻把握與準確描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本質趨勢,已經構成當前理論研究的重要任務。盡管從宏觀意義上講,資本主體性①在全球發展與治理中依然在起作用,但不容否認,當今時代資本主體性既有的強制性呈現方式遭遇了根本障礙。以資本原始積累至今的現代性世界歷史為背景,不難發現,在原始積累階段,“武力輸出”是資本主體性的主要呈現方式,“征服、奴役、劫掠、殺戮,總之,暴力起著巨大的作用” 〔1 〕291。在自由競爭階段,“商品輸出”取代“武力輸出”構成資本主體性的主要呈現方式,“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2 〕404。到了壟斷時期,在資本主體性的主要呈現方式上,則是“資本輸出”取代了“商品輸出”。正如列寧所言:“對壟斷占統治地位的最新資本主義來說,典型的則是資本輸出。” 〔7 〕626但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資本主體性難以依靠輸出方式的演變來實現持續在場,必須進行從主體性到公共性的整體調整。資本的本性在于價值增殖,資本主體性輸出方式的演變在本質上是其面對增殖環境的變化而進行的自我調整與創新。“商品輸出”成為資本主體性的主要呈現方式,是資本為了克服地域性商品生產過剩危機而推動的。“資本輸出”取代“商品輸出”,則是資本為緩解區域性生態條件制約和資本過剩危機而推動的。但當前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全球深度布展,資本增殖危機發生了從地域性到全球性、從表層到深層的根本變化,其結果是資本危機修復觸及實體空間極限,空間轉移逐漸失效,難以再通過主體性輸出方式的微觀變化來實現緩解②。當犧牲他者主體性也無法提升自身主體性時,資本主體性遭遇的危機不再是其導致的結果而是其本身的發展,需要進行的調整不再是局部的而是整體的,而整體調整方向只能是資本主體性的收斂和共同體公共性的發展。

由此可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趨勢即現代性世界歷史的公共性轉向需要立基于資本主體性批判基礎上的“公共性”概念來準確指稱。但是在當前相關研究中,對“公共性”概念的界定與闡釋,要么從西方公共政治哲學出發,非批判地繼承阿倫特、哈貝馬斯、桑德爾等人具有道德主義傾向的思想觀點和理論邏輯,要么從尚未實現哲學革命的青年馬克思相關文本出發,在理性主義和人本主義立場上闡釋“公共性”概念。從根本上說,上述兩種研究方式由于沒有走進現代性世界歷史的深處,因而不可能在資本主體性批判基礎上提出具有歷史解釋力的“公共性”概念。與之不同,唯物史觀的主要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1 〕82,其對資本主義時代的分析是以資本主體性批判的形式展開的。因而,以唯物史觀的“公共性”概念來表征現代性世界歷史發展,資本主體性批判的維度是始終在場的。這也充分表明,只有唯物史觀語境中的“公共性”概念才能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進趨勢實現歷史性表征。

(三)有助于以唯物史觀的方式表征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的內在邏輯。基于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把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應運而生。當前,對中國方案進行系統的、深度的闡釋已經成為一項重大理論任務,而對中國方案內在邏輯的澄清更是該任務的核心與重點。總體上看,中國方案的理論指向超越“西方中心論”相關方案,中國方案倡導的多元主體、文明互鑒、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等觀念,是對“西方中心論”相關方案的單一主體、文明輸出、強制擴張、零和博弈等觀念的批判和超越。“西方中心論”諸方案的核心是單一主體性理念,內在邏輯是單一主體性邏輯。在與它們根本異質的意義上,中國方案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是一種公共性理念,其內在邏輯是多元主體性協同發展的公共性邏輯。

應當說,當前自覺意識到要以“公共性”概念來表征中國方案內在邏輯的相關研究不在少數,但是如果這些“公共性”概念不是在唯物史觀意義上使用的,那么中國方案的內在邏輯不僅不能得到充分澄清,反而會被模糊、遮蔽與消解。比如,如果我們使用的是康德提出的那種先驗“公共性”概念,那么則會將中國方案及其內在邏輯降格為一種主觀價值設想;如果我們使用的“公共性”概念僅僅是在與“西方中心論”相關方案進行觀念比較的基礎上提出的,那么則會將中國方案及其內在邏輯矮化為脫離歷史現實的抽象理論;如果我們使用的“公共性”概念僅僅是在概括“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全球危機需要共同解決”“傾巢之下無有完卵”等必要性論斷的基礎上提出的,那么則會將中國方案及其內在邏輯劃入外部反思與應然主義的理論行列。與之不同,唯物史觀的“公共性”概念不是先驗的、抽象的,而是辯證的、歷史的,它始終根植于社會歷史發展的現實之中。以唯物史觀的“公共性”概念來表征中國方案及其內在邏輯,不僅能夠說明中國方案與“西方中心論”相關方案的本質不同,更能夠深入到現代性世界歷史的內在原則維度,深刻闡明中國方案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現實基礎。在此意義上,中國方案公共性邏輯的歷史必要性、現實可行性可以得到充分揭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歷史意義可以得到深度彰顯。

注 釋:

①在馬克思看來,在資本主義時代,資本獲得了獨立性和個性,取代了人成為生產和交換活動的真正主體,連資本家都不過是“作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識的資本執行職能”。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頁。

②比如,面對全球生態環境危機,過往那種將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本增殖方式向其他地區投放的空間修復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因為在現時代,這種方式不僅會造成其他地區的生態破壞,也無法確保自身的生態安全。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康 德.歷史批判理性文集〔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蘇玉娟

猜你喜歡
當代價值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亞里士多德幸福觀的當代價值
價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1:15:50
井岡山精神的當代意義
文教資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3:57:47
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當代價值的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3:27:33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7:37: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亚洲成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人免费视频|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 亚洲美女久久| 亚洲二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综1合AV在线播放|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国产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体视频|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网站| 国产va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58av国产精品| 色噜噜久久| 综合色88| 91在线视频福利| 国产一区二区色淫影院| 欧美成人一级|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高清片欧美国产欧美|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www.亚洲一区|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91免费观看视频|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午夜毛片福利|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国产95在线 | 国产原创第一页在线观看|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伊人久久婷婷| 国产男人天堂| 91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性|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天天操天天噜|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99久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a级毛片免费播放| 2022国产无码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亚洲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国产视频欧美| 色视频久久| 欧美精品二区| 韩日免费小视频| 制服丝袜亚洲|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