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教學改革事業的飛速發展,英語語言的受關注度日益提高,這主要是因為英語是第二語言,影響著學生的未來成長和發展。現如今影響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因素就是只學習而不使用,因此造成學生缺少必要的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英語作為實用性語言,必須把實際應用放在教學核心地位,并將教學側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語用意識和能力方面,要通過這兩方面的積極培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語言溝通交流當中發現語言學習的方向和趣味。小學英語教師要牢牢把握語用意識與語用能力培養的方向,積極調整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適應語言交流的環境,增強學生學以致用和語言遷移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用意識;語用能力;培養
【作者簡介】張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新橋實驗小學。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給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提出的總體目標就是借助英語學習途徑,引導學生建立初步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推動學生心智發展,增強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語用能力已經被提到了一個全局地位,其要求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安排都要牢牢圍繞培養學生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來開展,切實解決好學生在語用發展方面存在的不足,體現出語言的應用價值。小學英語課程本身就是以語言實踐為核心的教學,如果只是要求學生積累必要的語言知識,而不鼓勵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實際應用的話,將會給學生的綜合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對此,小學英語教師要調整教學思路,明確培養學生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的必要性,找準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得體的表達,提升跨文化交際效果。
一、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的作用
語用意識指的是在語言教學當中,在教師有意識地培養之下,學生可以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方式與人溝通,形成交流交際的能力意識。語用能力則是在語用意識的指導以及推動之下,合理得體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對于語言學科來說,語言教學的重點不能夠放在知識傳授上,而是要把學生學會運用作為重中之重。伴隨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社會各界對培養學生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的關注度大幅度上升,也開始有大量的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當中。不管運用哪種教學方法,要想達成培養學生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的目標,真正讓學生掌握這門語言,就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征,在增強學生語言學習興趣的同時,鼓勵學生學會在特定的場景和情形之下靈活應用英語語言,保持對語言學習的敏感度,在實際應用當中累積經驗,順利達成學以致用的目標。小學生在具備英語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之后,不僅可以在當下的英語學習當中事半功倍,也會為更高階段的英語語言學習夯實基礎,實現對語言的靈活把控。
二、小學英語中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培養的原則
在小學素質教育階段,英語教師需要把握的重要宗旨就是注重學生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的發展,這是開展英語語言教學,引領學生學以致用的根本著力點,更是英語教學獲得實效的根本保證。伴隨著教育新時代的來臨,傳統教育方法和教學觀念的弊端也逐步顯現出來,此時就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思路,變革教學方法,使其和如今的課程教學要求相符。對于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培育學生英語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來說,教師必須在教育實踐當中把握正確原則。一是營造良好的語言應用環境。語言運用是有條件限制的,首先一個不可忽視的條件就是要打造良好的語言運用環境,讓學生把靈活運用語言作為語言學習的一種自覺,更讓學生在環境的保障和支持之下產生運用語言的強烈欲望。二是密切聯系實際生活。生活是語言運用的廣闊天地,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把語言應用到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生活實踐當中,讓語言能夠真正為現實生活服務,所以在教學當中就要密切聯系生活,讓學生的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培養始終根植于生活這片肥沃土壤,增強語言運用的有效性。三是動態調整教學策略。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語言運用經驗的積累,他們的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培養條件也會發生變化,于是教師要動態調整教學目標,了解學生更高層次的需求,確保教學中因材施教,對癥下藥。四是強化主體參與和師生互動。學生是語言運用的主體,所以整體教學安排都要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尤其是要關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為學生的語言靈活運用做好鋪墊。
三、小學英語中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1.基于情境教學,豐富語用體驗。情境教學法在培養學生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優勢,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應用非常廣泛,也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歡迎。語言本身就是在特定環境之下發揮溝通交流作用的,所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語言運用需求,從而給學生的語用意識和能力培養打下基礎。當然學生在特定的英語情境當中,還可以增進對語言表達特色的了解,提高語言運用興趣和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At the snake bar”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營造角色扮演的學習情景,并在這樣的情境表演活動當中優化語言交際練習。比方說可以把教室裝扮成商店,然后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模擬購物對話。在對話當中,學生就可以強化本文的重點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 在學生的模擬表演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整體評價和評選,挑選出最佳售貨員與顧客,讓學生在良好的語言學習情境當中豐富語用體驗。
2.堅持趣味教學,發掘語用信息。在英語語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語用意識以及語用能力的發展需要建立在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之上,假如學生對英語語言不感興趣,甚至是存在很強的抵觸和厭倦情緒,那么想要讓學生主動運用語言進行交流更是無法順利實現。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再增加教學趣味性的同時挖掘文本當中的語用信息,找到教材當中的語言運用要點,從而做好教學定位擴展語,用學習的范圍以及內容,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語言運用和學習觀念。例如,在教學“A telephone call”時,不少教師把這一課的語用教學重點放在掌握打電話用語上,其實除了電話交流之外,還可以挖掘交談的內容,找到關心病人的語言運用情境。這樣的語用教學就可以得到拓展,也可以突破狹隘的教學觀念,增強學生的語用熱情。另外,在有關的問候場景當中,可以設置師生問候、家人問候、學生問候等差異化主題,尤其是要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讓學生在語言運用當中提高準確度。比方說在英美國家,通常會用“How are you”來打招呼,熟人之間則常常會用比較簡短的“Hi”或“Hello”。而不熟悉的人在交流時常常會用“It is a lovely day, isn' t it”?
3.立足多維角度,開拓語用眼界。不斷開拓學生語用視野,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語言運用體驗當中,將會為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也可以優化學生的語用學習感受,讓學生把語言運用作為一種自覺習慣,改變以往被動教學和機械灌輸帶來的弊端。對此,在培養學生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時,教師要善于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出發,激活學生的語言運用熱情,讓學生在愉快輕松地玩耍氛圍當中體驗英語語言的應用價值,學會勇敢用英語表達。例如,在教學“Our animal friends”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模糊處理圖片內容,然后讓學生開展猜一猜的語言交際活動,促進語言輸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運用機會。教師結合圖片提出問題:Can you guess these animals? Who is her animal friends? 學生則結合知識儲備和文本信息辨別圖片內容,并給出自己的回答。當然教師還可以結合課程內容激勵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續編故事當中增強學生的語用目的。例如,在學完“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后,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對整個故事進行續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聯系文本所描繪的內容,給出自己的思考結果。
4.精心設計作業,培養語用能力。隨著新課程理念的落實,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也需要進行變革,打破傳統作業設置模式,不再要求學生一味地抄寫背誦和機械性做題,而是安排實踐作業,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讓學生把語言運用變成一種自覺行為,順利達成語用目標。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要注意給學生安排以語言運用為核心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邊完成作業,邊親自體驗感受語言運用的樂趣。例如,在學習“Shapes”時,教師,為了讓學生正確把握circle,square,rectangle,triangle,star等圖形,可以在圖像支持之下開展教學活動,并指導學生在小組內用七角板形式進行展現,同時還在課下為學生布置圖形創作畫的作業,讓學生用自己學習到的圖形,畫一幅喜愛的圖畫,用簡單的英語語言對其進行描述。這樣的作業把語言運用和實踐操作進行結合,可以改變學生以往在語言學習和應用當中生搬硬套的情況,還能夠發展學生跨學科素養,使得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感受到無限的快樂。
5.優化教學環境,加強語用熏陶。良好的教學環境,在培養學生語言運用意識和語言運用能力方面有著非常獨特的作用,而在教學環境的布置上,教師首先可以把著眼點放在物質環境的設計上。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室和樓梯的特定位置貼上Entrance人口,Exit出口等相關標志,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當中就能夠接受英語語言熏陶,感受到英語在生活當中的應用價值;還可以對校園當中的相關標志進行設計,使用英語和漢語結合的方式給予提示,比如No litter, No entry, No photos等。在布置教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粘貼英語名人名言,讓學生能夠用這些英語語言提示和提醒自己。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精神環境的打造,尤其是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要求師生在日常互動當中都用英語溝通,在潛移默化當中對學生進行語言運用的熏陶,讓學生學會把英語語言應用到生活之中。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英語教學觀念的更新換代速度也逐步加快,教學方法與教育手段持續改進,大幅度提升了教學效率。不過在教學實踐當中,不能否認的是,英語教師一直是將語言知識教學作為重點,重視的是基礎知識的學習與教學,導致學生的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培養受到阻礙,也讓學生在語言運用當中出現了不少語用失誤問題。要改變這樣的情況,教師要關注學生語用意識和語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牢牢把握語言應用的實際規律,遵循語言應用規范,學會得體恰當地進行英語語言表達,讓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當中顯現出良好的能力與品質。教師自身也要強化語用素質,在英語教學當中以身作則,在良好的師生互動當中,保證語用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