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沫 馬旭
【摘要】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樹立了大抓基層黨建的鮮明導向,把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吉林工貿學校黨委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找準黨建工作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結合點,不斷筑牢思想政治防線,用責任和擔當,精心書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強教之筆。
【關鍵詞】基層黨建?黨政融合?示范
一、以黨政融合為切入點,下活黨建“一盤棋”
學校黨委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找準黨建工作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結合點,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領學校成功邁進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吉林省現代職業教育示范校建設行列后,又踏上吉林省中職教育“雙高”學校建設的新征程。
1.精心謀劃黨建頂層設計。為主動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要求,把黨的領導貫穿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學校黨委按照“一個中心、二條主線、三支隊伍、四項建設、五大工程”的總體方略,扎實構建了“黨政融合、五維共建”的黨建工作新模式。一是圍繞中心工作轉,“五型”組織有目標。以學校教育教學重點工作為中心,用黨組織的力量去吸引和鼓舞黨員干部群眾愛崗敬業,實現自身價值。二是把握上下兩條線,務求實效是關鍵。以局黨委年度工作要點為上線,制定學校黨建重點任務分解表,推動黨建工作由“軟指標”變為“硬約束”。三是三支隊伍聚合力,各自作用發揮全。充分發揮中層以上干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教職工隊伍的和諧團隊作用,凝心聚力。四是四項建設是關鍵,每年都有新內涵。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并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五是五大工程落腳點,堅持不懈謀發展。大力實施思想文化建設工程、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工程、基層黨支部建設工程、創先爭優評比競賽工程、黨建創新特色工程,一以貫之,長期堅持。
2.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中淬煉政治靈魂。按照局黨委的統一部署,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主的黨內主題教育在全校上下接續開展,并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確保學校穩定發展的正確政治方向。各黨支部注重發揮主體作用和基本功能,認真貫徹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嚴格執行“三會一課”、談心談話、民主評議、推優選優、組織發展、按期換屆等制度,燃旺黨內政治生活這個“大熔爐”,吹響黨員“集結號”。近年來,學校曾先后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吉林市“爭先創優”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型”基層黨組織創建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學校領導班子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領導班子”“五好班子”“業績突出領導班子”,多名黨員教師榮獲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獎項。
二、以智慧校園為著力點,用好黨建“云平臺”
政治上的堅定來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學校黨委以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為目標,不斷創新學習方式和載體,基本形成“學習強國依托、朋友圈傳播、公眾號互動、云班課助推”的全鏈條覆蓋,有效打造“指尖上的紅色教育”,推動黨員干部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鞏固了廣大教職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思想基礎。
1.依托“學習強國”,打通學習反饋雙向通道。全校123名黨員按時完成“學習強國”實名制安裝注冊,個人信息完善,入駐率100%,平臺得到高效使用和推廣。
2.創建“先鋒朋友圈”,擴大紅色影響。充分利用圖說、H5、美篇等自媒體技術,及時將優秀黨員事跡、各類黨建活動等制作成集圖片、音樂、文字三合一的平面電子雜志,迅速通過手機微信刷屏朋友圈,營造學比氛圍。
3.“公眾號”雙向互動,傳播正能量。學校高標準運行微信公眾平臺,“工貿黨建”“聚焦十九大”“巾幗心向黨”“讀書導引”等專題豐富多彩。特別是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期間,連續推出的“美麗綻放的五年·女性成長故事匯”學校優秀女教師事跡網絡展示活動,得到了廣大教師、家長、學生的熱情關注和轉發,累計點擊查閱1500余次,點贊百余次,贏得社會廣泛好評。在校公眾平臺開設了“傳文習典?共話教育——工貿誦讀”欄目,至今已開通近30期。朗誦者精心準備文章或故事,以誦讀的形式帶給聽者以力量。
4.啟用“黨建”云班課,開發紅色資源。在“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課堂”的思想指導下,學校把打造智慧校園作為示范校建設重要工程之一,利用藍墨云班課、UMU學習平臺創新“十九大精神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模式”,由管理員在資源庫發布聚焦十九大、習見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12大類,近千條學習資源,并利用后臺大數據管理分析黨員、教師參與學習的詳細情況。學習活動中以小組互評、書記點評、指定黨員評價等過程性評價反饋方式,認真進行了“學習之星”和“獲贊先鋒”的階段性評比表彰。
三、以載體推動為支撐點,夯實黨建“主陣地”
(一)“三亮三比三評”盡展黨員風采
學校黨委按照主題教育要求,不斷豐富“三亮三比三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內涵,大力開展“不忘初心跟黨走,筑夢工貿建功勛”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戶外團隊建設拓展等主題黨日活動、黨員政治生日卡發放式、慶“七一”黨員硬筆書法作品展,全體黨員戴黨徽亮身份,簽訂承諾書,主動加入創建“黨員示范崗”“黨員義務輔導站”“黨員示范團隊”“黨員招生模范崗”的實際工作中。沒有動員和指令,更沒有任何報酬,以黨員為骨干的招生小分隊常年堅持在早市、初中畢業班家長會、北山廟會、甚至村屯、田間地頭開展招生宣傳,擴大學校影響力和吸引力,這也是工貿學校多年保持同類校招生數量位居前列的公開秘密。多年來,學校黨員教師在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每年招生數都占全校招生總人數的70%,被稱為“職教戰線最有戰斗力的招生團隊”?!叭寥热u”,亮出了責任和擔當,比出了師德和師能,評出了壓力和干勁,推進師德建設長效化、法治化,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已成為全校教師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
(二)“黨員德育導師制”破解育人難題
職業學校的學生特點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難度,為了有效實施德育,學校倡導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黨員帶頭當導師,實施“黨員德育導師制”,選配優秀黨員擔任德育導師,頒發聘書,配合班主任工作。對個別學生進行困難資助、學業輔導、心理疏導,同時對年輕班主任進行業務培訓,緩解班主任工作壓力,共同開展德育工作。年末,進行經驗交流,評選出優秀德育導師,形成了具有工貿特色的班主任隊伍專業化發展新常態。全校123名黨員,班主任比率占45%,30%黨員被聘為德育導師。
四、以示范建設為關鍵點,打造黨建“新引擎”
創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范校、吉林省改革發展示范校是工貿學校近年來各項工作的主旋律,為此,學校黨委順勢提出“我為創建爭光彩”主題活動,在“學示范、建示范、做示范”中培樹典型,打造職教品牌。幾年來,以學校黨委班子為核心,以黨員干部為主力的示范校創建團隊,憑著激流勇進,敢為人先的闖勁,放棄周末節假日,沒有完整的寒暑假,攻堅克難、夜以繼日,以校為家、無私奉獻,傾心于示范校的頂層設計和“德藝雙馨,知行合一”現代職業育人機制的探索實踐,弘揚了“生生不息,永不言敗”的大工貿精神,示范校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一大批黨員教師也迅速成長。創建過程中形成的“校企農”三結合辦學模式在落實脫貧攻堅任務中發揮了重要的資源優勢,針對定點幫扶的常山鎮五興村兩戶貧困家庭,學校通過“技能幫扶”,指導幫助貧困農民開展藍莓種植和科學養蜂,努力脫貧。養蜂戶2017年賣蜂蜜毛收入就近5萬元,提前實現了脫貧目標。另一戶學校將繼續組織專家全程指導,并動員合作企業參與扶貧開發,不斷增強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扶貧為造血致富,確保按時脫貧。
中國共產黨領導一切的核心地位,確定了黨建工作永遠在路上,吉林工貿學校黨委會繼續努力,不斷學習,為創建“五型黨組織”履職踐諾,爭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