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
【摘要】在開展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特點,在尊重這些規律特點的前提下,讓幼兒對小學階段的生活有初步的認識和體驗,讓他們在幼小銜接工作中做好充分的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準備,為進入小學階段,并且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小銜接?有效性?作息規律
有效地開展幼小銜接工作,關注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階段學習生活方面發生的變化,讓小朋友能夠提前認識小學階段即將面臨的生活,讓他們在學習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體驗,從而為他們接下來進入小學階段打下基礎。幼兒教師要以正確的科學的理念,指導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切實抓好幼小銜接工作中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促進工作,避免給他們帶去過大的壓力。要注意避免家長一些錯誤思想的干擾,按照科學的規律進行幼小銜接。
一、引導幼兒適應小學階段的基本作息規律
我們都知道,在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主要是以玩的狀態,自由地對環境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進行探索和發展,沒有學習上的壓力。這種方式比較適合他們的成長發展的特點,但是進入小學之后,幼兒要逐漸適應小學的生活節奏,在生活作息方面要更加規律,并且要提前對小學要學習的科目需要達到的要求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體驗。因此,幼兒教師要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注意給幼兒進行這方面的宣講,讓他們對小學階段的生活有初步的認識。并且在作息規律方面,可以聯合家長一起對幼兒進行適當的約束,讓幼兒調整作息的規律,提前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在獨立性方面,幼兒教師特別要讓幼兒和家長認識到幼兒在小學要具備一定的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所以這也是在幼小銜接階段,需要加強訓練的內容。提前讓幼兒認識小學階段以及進入小學階段對自己成長發展提出的要求。讓幼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從而在面對新的環境變化的時候,能夠保持冷靜的心態,也要告訴幼兒遇到困難,要及時地尋求幫助,并且要鼓勵他們的獨立性,讓他們勇敢地面對富有挑戰性的新環境及新生活。
二、要適當地對幼兒進行語文、數學方面的啟發教育
在小學階段,語文和數學是兩門主要的科目。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讓幼兒對語文和數學有初步的認識,讓他們提前有所了解,更有助于他們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但是,教師要注意這與社會上很多家長的焦慮情緒驅動下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完全不同。受到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焦慮觀念的影響,很多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年進入專門的幼小銜接班進行學習。在這樣的班級里幼兒每天模擬小學的生活,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研究證明,這樣的方式提前給幼兒的壓力增加,并且也提前結束了他們幼兒園的生活。這容易讓他們產生對學習的厭煩情緒。而且由于骨骼發展肌肉發展方面的限制,他們每天要完成大量的作業會是非常勞累的。因此,這也不利于他們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因此,幼兒教師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要考慮到避免這樣焦慮恐懼式的訓練方式,而是讓幼兒帶著輕松的心態去了解小學階段的生活特點。因此要注意避免給孩子們帶去過大的壓力,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要給家長擺事實講道理,讓他們認識到提前學習小學的課程,對孩子的可持續發展并沒有好處。相反,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成長發展任務,讓他們有一個快樂的充實的童年,在進入小學階段,學習的時候才會有更強大的內在力量。特別要注意塑造孩子們優秀的心理品質,讓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這樣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才能勇敢的面對也才能夠保持堅強的品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適當的求助,從而更能夠發展他們的綜合能力。培養一個健全的人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因此,不能總是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學業成績方面。
三、幼兒教師要善于采用引導啟發的方式,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在幼小銜接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引導啟發的方式,無論是面向幼兒,還是面向家長都會有更好的效果。首先,對于家長來說,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讓他們對幼小銜接工作,有正確的認識,讓他們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個宏觀的長遠的規劃。而對于孩子們來講,要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能力,要鼓勵他們進行自主自發的探索。讓幼兒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從而為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做好充分的身心準備。引導啟發更好地保護了學生的求知的欲望,所以從長遠來看這比簡單地灌輸強迫的方式效果要好,這樣的學生學習的后勁更足,內心的力量感也會更強。
總體來說,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成長發展的一般規律,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前提之下,進行幼小銜接的工作,要給幼兒提供合適的教育教學的資源,做好心理方面的輔導,讓他們正確認識升學即將帶來的變化,以及自己需要作出的調整。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中心,在幼小銜接工作中,與家長處理好信息溝通的工作。能夠在尊重幼兒成長發展規律的同時,讓幼兒更加輕松地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王春.淺析善用繪本閱讀,助力幼小銜接[J].學周刊,2020,(05)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