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廣瑩
摘 要:文化館對社會以及個人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舞蹈種類繁多,可以說每種類型的舞蹈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在文化的傳播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新時期應該加強舞蹈的培訓力度,重視用舞蹈來傳播我國先進文化。但是在當前我國大多數文化館的傳播實踐當中,依然存有不少問題,必須尋找有效辦法來加以解決,讓新時期舞蹈在傳播文化方面大放異彩,文章就新時期加強文化館舞蹈培訓方面進行了相應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可供參考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 文化館 舞蹈培訓
文化館是社會文化傳播的基層單位,也是社會公益性組織,對傳播文化提高國民文化素養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效加強,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對精神文化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文化館在歷史發展背景下,一方面在文化的傳播方面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文化館承擔著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為社會群眾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文化館在日常發展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創新管理形式,為群眾百姓提供喜聞樂見可以信賴的文化資源,對強化社會風氣,改變群眾精神面貌方面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新時期文化館舞蹈培訓的意義
(一)舞蹈培訓能夠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快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滿足物質文化需求的基礎上,對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群眾需要用有效的文化方式來充實日常的生活,或者是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中得以放松。舞蹈作為生活中最為常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項文化藝術,已經越來越受到群眾的喜愛,文化館承擔著向社會輸送文化的重要組織,對促進社會文化發展有著積極意義。所以,文化館加強對舞蹈的培訓力度,能夠有效地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舞蹈培訓能夠強化群眾的審美水準
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互聯網信息的不斷傳播,我國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許多外來文化也充斥著我國的文化領域。從當前舞蹈發展種類來看,舞蹈種類繁多,群眾對舞蹈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我國傳統舞蹈,對拉丁舞、肚皮舞以及交際舞等外來舞蹈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培訓教育過程當中,許多的外來舞蹈文化也被記錄在教學當中,吸引了無數的舞蹈學習愛好者。舞蹈的姿勢動作,無不透露出姿勢美、節奏美和韻律美,這種美不單單是來源于群眾對美好事物的本能,更是群眾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的一種精神需求。群眾百姓在學習舞蹈的同時能夠感悟舞蹈所蘊含的內在美,繼而有效地提高了群眾日常的審美能力。
(三)舞蹈培訓能夠強化人的身心發展
相對于其他藝術文化,舞蹈是發展較早的藝術形式,舞蹈者在音樂播放的基礎上結合相應的肢體動作,為觀眾展現姿勢協調的節拍節奏感強的畫面,舞蹈在演繹的過程中,不但舞蹈者能夠表達和發泄自我內心的情感,而且舞蹈觀眾也能在觀看過程中獲得美的享受,達到愉悅身心的效果。具體歸納而言,優美的舞蹈能夠在淋漓盡致的演繹中展現群眾的內外美的平衡發展,進而有效地促進人們身心的發展。
二、新時期加強文化館舞蹈培訓的對策
(一)加強文化館舞蹈培訓的重視力度
文化館是基層組織的重要部分,承擔著文化的傳播重要責任,因其自身的性質決定了文化館具備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因此文化館在發展過程中要結合多種有效的管理方式來強化宣傳,讓更多的人對舞蹈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同時在舞蹈培訓管理上,結合多種管理手段,一方面加強文化館組織上的管理,運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式,來強化文化館對舞蹈培訓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文化館要加強從業人員的素養,通過舞蹈培訓的年度考核,讓舞蹈培訓從業人員全身心的投入日常的舞蹈培訓當中。
(二)加大舞蹈培訓的資金投入
可以說經濟上的支持是舞蹈培訓發展的不竭動力,文化館在日常舞蹈培訓業務中需要大量的經費加以維持,因此給予加大相應的資金投入力度,如在建立相應的配套設施,聘請專業的培訓教師等,完善培訓教學上存在的“空洞”問題,一方面可以給予專業舞蹈培訓教師以豐厚的獎金,提高從業人員在經濟上的收入,免去生活上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可以給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以相應的物質獎勵,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經費投入是一項重要的保證性投入,為此相關管理部門需要轉變思想認識,要不遺余力的給予支持。
(三)更新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數是以教師為主體地位,舞蹈培訓的過程中,學生只是片面的模仿練習,沒有從內心上對所學習的內容加以體會理解,其后果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師在教學上要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來提高日常的教學質量,在教學上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同時探討運用多種方法輔助日常的培訓教學,如運用互聯網多媒體進行網上教學、運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思考感悟能力。
三、結語
文化館對文化的傳播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新時代文化館舞蹈培訓意義重大,它不但能夠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愉悅身心,而且還能夠促進社會風氣向好的方面發展,有利于國家的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蘇小麗.加強文化館舞蹈培訓的策略[J].魅力中國,2019(3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