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語教學實踐,首先對拓展性閱讀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又對初中學生進行英語拓展性閱讀的意義與價值進行了分析,最后又結合具體實例對初中學生英語拓展性閱讀的有效教育策略進行了重點闡述與論證,旨在以拓展性閱讀帶給學生更好的閱讀體驗,推動學生初中英語閱讀素養及能力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拓展性閱讀;意義;教育策略
【作者簡介】秦培,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實驗中學。
閱讀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頭戲,學生在優質、高效的閱讀教學中將習得英語閱讀的方法,掌握英語閱讀的技巧,開闊視野范圍及其學識見識的同時,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前進。正因為如此,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保障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及其質量,便成為擺在英語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道亟待解決的教學難題。身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我發現單純教材上的英語文本內容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英語閱讀需求,為此,我積極帶領學生進行拓展性英語閱讀,帶給學生更加充足的閱讀量,以及更加良好的閱讀體驗,而這對于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及其整體英語綜合素養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初中學生英語拓展性閱讀的意義及有效的教育策略發表個人認識與淺顯看法。
一、拓展性閱讀的概念以及初中學生英語拓展性閱讀的意義
1.拓展性閱讀的概念。所謂拓展性閱讀是指立足于教材內的閱讀文本內容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拓展與延伸的一種閱讀方式。相較于單純的課外閱讀,拓展性閱讀與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到的教材文本內容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是教材文本內容的延伸與升華,同時,也有著鮮明的課外閱讀的特征,即閱讀量較為豐富,所涉及的知識面也更加寬廣。
2.初中學生英語拓展性閱讀的意義。拓展性閱讀是課內教材閱讀的補充與完善,便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內的文本信息。我們英語教材中所選取的內容大多較為經典,教師對其進行詳細講解有助于學生從中掌握閱讀的方法與技巧,但是由于教材內容有限,學生所能接觸到的閱讀文本畢竟較為有限,對此,拓展性閱讀的引入便能將學生帶入一個更大的閱讀環境,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閱讀材料,這無疑能讓學生的閱讀視野范圍得以開闊,學識見識得以豐富,且在大量的閱讀中鍛煉自我、發展自我。另外,在豐富的拓展性閱讀材料中,學生還可以很好地運用自己所學到的閱讀技巧與方法,不斷將其轉化為自身的閱讀技巧,在這一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自身的閱讀水平與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與發展。
二、初中學生英語拓展性閱讀的有效教育策略
1.立足英語教材,延伸相關主題的英語擴展性閱讀。教材是學生接觸英語知識的重要載體,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想進行拓展性閱讀便可以立足于教材內容,延伸相關主題的英語擴展性閱讀,讓學生在相同的主題范圍內產生對拓展性閱讀材料的閱讀興趣與熱情,并能將所學到的閱讀技巧進行靈活的實踐運用。
例如,在“Two cities in China”這一英語閱讀理解的教學過程中,我便為學生引入了介紹中國城市的拓展性課外閱讀材料 ,其主題為介紹重慶這一重要的中國城市,具體的文本內容為:As we know, Chongqing has changed a lot. Most of the people feel much safer now. More and more trees are being planted in the city. And every day you can see many old people play sports everywhere. The change makes the people in the city live a happy life. The small survey below is from the people who live in Chongqing. One hundred persons were chosen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last week...此外,為了將學生的思路延伸至更深的層次,同時檢驗其對這篇閱讀理解的程度,我又有意識地為學生設置了相關的英語問題,大致如下:(1)From the survey, ? ? ? ? ? ? ? ? ? of the people in Chongqing care about health.(2)Most people think working in Chongqing is ? ? ? ? ? ? ? ? ?.這樣一來,立足于英語教材中對北京、桂林這兩個城市的介紹,學生通過拓展性閱讀材料對重慶這一城市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擴充視野范圍的同時巧妙鍛煉了自身的英語閱讀技巧。立足英語教材,延伸相關主題的英語擴展性閱讀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2.補充拓展性閱讀素材,引導學生讀后寫作。英語教學中的閱讀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兩大部分,其中閱讀作為輸入途徑,是學生從外界獲取知識的一個過程,寫作則是學生將所學獲得的知識不斷對外展示并加以輸出的一個過程。大量的教育實踐已經充分表明,充分的閱讀輸入有助于學生形成更高質量的寫作輸出,而經常性的寫作輸出也能對學生的閱讀產生積極的影響與幫助。由此,我們足可以看出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有機統一關系。也正因如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拓展性閱讀的同時,還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讀后寫作,即寫出自己閱讀后的感悟、體會、認識與看法,等等。以此建立起學生的閱讀與寫作兩者之間的密切聯系,在推動學生閱讀素養提升的同時鍛煉與發展學生的寫作水平與能力。
例如,某次我便為學生補充了關于錢學森的拓展性英語文本,具體內容為:Qian Xuesen was born in Shanghai on December 11th, 1911. He is known as “the father of China's space program” and “The king of the rocket”...Mr. Qian has been dead for ten years, but he will live in the memory of Chinese people forever.錢學森是重要的歷史人物,學生們通過拓展性閱讀對其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了解,也正是由此,學生被錢學森身上所具有的品質與精神所感染、所打動。以此為基礎,我引導學生再進行讀后寫作,學生自然有很多想法去表達、去闡述。有的學生寫道:After reading Qian Xuesen's story, I think he is very great, because he always thinks of the motherland in his heart, and he has a heart to serve the motherland. I am Chinese, too. Every time the national flag is raised, every time the national anthem is played, every time our athletes win gold medals in the Olympic Games... I would be proud to be Chinese. Like Grandpa Qian Xuesen, I want to have a heart that always thinks of the motherland. From now on ,I want to study hard in order to grow up to serve the motherland.就這樣,學生在讀后寫作的過程中,不僅更好地理解了拓展性英語閱讀材料所表述的主要內容,同時自身的思維品質也在組織語言進行寫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熏陶與鍛煉。補充拓展性閱讀素材,引導學生讀后寫作這一策略所獲得的價值由此得以充分凸顯。
3.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升學生的拓展性閱讀效率。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初中英語教師與其帶領學生進行閱讀,不如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去自主閱讀,這對于學生積極融入拓展性閱讀環境之中,從而推動他們的閱讀素養及能力獲得有序的進步與成長。
我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會有意識地教給學生閱讀的方式方法。以我們常用的“段首”閱讀法為例,其主要是指一篇英語閱讀文本中,每一段落的首句很可能是整段的中心句,整段內容大多可以在這一首句中得到體現。以“Undersea World”這一拓展性英語閱讀文本為例,學生們掌握了“段首”這一重要的信息提取方法,只需要大致瀏覽這一文本的段首句子就能很快梳理出整篇文本所要描述的內容,像“The undersea world is very beautiful.”“You will find many strange animals in the sea.”“During the day, there is enough light.”“The deep sea is not an easy place to live in.”而在有了對整篇文本信息的大致理解與掌握之后,學生自然能省時、省力地融入英語拓展性閱讀文本之中,從而大大提升他們的英語閱讀效率與質量。
我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還會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會的詞匯不要執著于糾結其意思,可以先嘗試著閱讀其他內容,在整體理解文本主旨的情況下推測與揣摩這一詞匯的含義,同時借助其更好地理解整篇英語閱讀文本的內容。例如,在如下的英語閱讀文本中,相當一部分學生一時不知道“food chains”這一詞匯的意義。針對這一情況,我便鼓勵學生嘗試著越過這一英語詞匯,在瀏覽全篇的基礎上嘗試著揣摩其含義。All living things on the earth need other living things to live. Nothing lives alone…Each kind of life eats another kind of life in order to live, and together they form a food chains become broken up if one of the links disappears.這樣一來,學生很快就能在聯系上下文的過程中知道其描述的是不同生物之間的關系,而我們將這一關系稱之為“食物鏈”,由此,學生便能知道“food chains”這一詞匯的具體含義。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對于提升學生拓展性閱讀效率的意義與作用。
三、結語
拓展性閱讀很好地開拓了學生的英語視野,讓初中學生得以擁有更寬廣的英語閱讀環境與空間,也讓學生的閱讀素養及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培養與提升。在日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我將進一步積極引進拓展性閱讀,以此為載體,讓學生獲得更優質、高效的英語閱讀教育與引導,進而推動他們更好地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1]許成南.“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拓展性閱讀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1):78-78.
[2]鄭玉嬌,蔡文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拓展性閱讀研究[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1):119-125.
[3]季莉.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8 (6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