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紅
[摘要] 目的 研究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7年2月—2019年6月共98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9例在血液透析基礎上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49例在血液透析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為10.20%,對照組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26.53%(χ2=4.356,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接待態度、護患關系建立、護理內容豐富度、護理專業度各項的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有助于減少治療相關并發癥,提升患者對護理開展的滿意度。
[關鍵詞] 維持性血液透析;臨床護理路徑;并發癥;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542.2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6(b)-017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 on patients receiv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ho received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convenient selection from February 2017 to June 2019 in the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4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care based on hemodialysis, and 4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ry out clinical nursing path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hemodialysis and compar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20%,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6.53%(χ2=4.356, P<0.05); Satisfaction scores of richness and nursing special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arrying out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nursing for patients receiv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can help reduce treatment-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ncreas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Key words]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Clinical nursing path; Complica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臨床治療終末期腎病的有用方法,常用的疾病包括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紫癜性腎炎、乙型肝炎相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多囊腎等[1]。這類患者臨床會有嚴重惡心嘔吐、代謝紊亂、心力衰竭、貧血表現,對健康存在嚴重威脅[2]。通過實施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能夠替代機體本身的腎臟功能,對病情的繼續進展進行有效抑制,幫助患者生存時間得以延長,生活質量得以提升,因此在臨床晚期腎病治療中有廣泛應用[3]。不過持續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也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生活質量也會一定程度受到影響[4],所以對于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做好臨床護理干預非常重要。該研究以該院2017年2月—2019年6月共9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具體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方便選取該院98例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齡25~87歲,平均年齡(50.28±13.64)歲。對照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齡26~89歲,年齡平均(52.37±11.69)歲。兩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有符合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適應證的腎病確診史;②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時間至少2個月,同時每周的透析次數至少2次;③得到充分透析,病情保持穩定狀況;④無其他合并疾病;⑤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非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②病情處于不穩定狀況;③預計生存時間不超過3個月;④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疾病;⑤合并意識障礙。
1.2? 方法
對照組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強調在血液透析的基礎上做好觀察指導,對患者進行基礎知識宣教,進行基礎生活指導等。
觀察組則在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以入院時間為橫軸,以護理措施為縱軸,將針對患者的護理實施具體細化到每一天,具體如下:①入院時。負責患者的主管護士主動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將患者安頓好住院后進行基礎的入院介紹,包括病房環境、治療室環境、醫院環境、醫護人員組成及資歷情況、病友等,使患者在初入院時能夠對醫院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迅速消除陌生感。另外就提前準備好的健康教育路徑表發放給患者,做好入院基礎評估。②進行各項檢查前。患者在正式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前多需要接受多項基礎檢查,護理人員必須在每項檢查進行前就檢查的方法、目的、作用、配合方法、注意事項等詳細向患者介紹,并在檢查完成后第一時間取回檢查報告,向患者告知檢查結果。③透析進行前。向患者詳細介紹血液透析治療的作用機制、原理,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具體實施方法、注意事項。對于有明顯緊張恐懼感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就血液透析治療安全性,詳細介紹透析治療的穿刺方法、血管通路建立與維護方法,講解穿刺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詳細講解應該注意的事項。由護理人員親自帶領患者去拜訪同類型已接收過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當前狀況,幫助患者提升信心。④血管通路建立時。叮囑患者保持平躺,外展預備穿刺的手臂,常規消毒并鋪無菌巾后熟練穿刺完成血管通路的建立,穿刺成功后觀察患者手臂是否出現疼痛、腫脹癥狀,判斷穿刺點是否有滲血,對異常情況進行及時處理。⑤透析期間。密切觀察內瘺是否有疼痛感,有無滲血表現,滲血的患者判斷血流量是否異常,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就透析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類并發癥提前向患者介紹告知,讓患者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另外對患者進行透析期間的飲食指導,做好血管通路的維護工作,對于有異常表現的患者進行及時地應激處理。⑥透析結束時。觀察患者手臂是否出現疼痛、腫脹癥狀,判斷穿刺點是否有滲血,判斷內瘺是否通暢,注意患者的主訴。⑦出院時。指導患者進行內瘺的鍛煉與維護,叮囑患者不要提重物,禁止發生碰撞或者擠壓。做好患者的飲食指導以及皮膚護理指導,叮囑患者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
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期間抽搐、皮膚感染、透析失衡綜合征、出血、血栓各類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護理滿意度:在出院時調查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調查內容包括護理人員接待態度、護患關系建立、護理內容豐富度、護理專業度,每項以10分為滿分,評分越高表示對該項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方法
數據利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為10.20%,對照組患者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為24.4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接待態度、護患關系建立、護理內容豐富度、護理專業度各項滿意度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當前因為社會的進步,生活方式有了明顯改變,加上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主動受檢率的提高,且隨著老年化程度逐漸加深,導致腎病的發生率逐漸上升,同時終末期腎病的發生率也相應逐漸升高,疾病的出現對患者所在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是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患者本身的生活質量也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5-6]。終末期腎病患者選擇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方法幫助體內代謝毒物與廢物排出體外,維持機體電解質平衡,對機體多余的水分進行濾過處理,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實施能夠使終末期腎病患者生存時間明顯延長,因而在臨床有廣泛的應用[7-8]。
但是因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需要持續進行較長時間,容易導致多種并發癥,使透析的整體療效受到影響,會產生嚴重的軀體疼痛感,甚至會對患者生理狀況形成影響,患者容易形成多種不良情緒,使得其治療依從性下降,導致治療的順利進行受到影響[9-10]。所以,臨床有必要做好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預工作,通過干預的配合開展確保治療進行的順利性與有效性,充分發揮治療價值[11]。臨床護理路徑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使傳統的常規護理模式得到徹底改變,護理的實施更為規范化、標準化,這一護理模式以患者入院直至出院過程中具體到每天的護理成效為護理質量的判斷標準,通過圖表這種更易理解、參考的方式為患者開展連續性、主動性、全面性的護理服務,使患者住院期間身心各個方面都獲取最優質的護理服務,使身心維持在最舒適狀態,能夠以更好的狀態應對治療,進而也有助于提升治療有效性[12-13]。
該研究觀察組通過在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結果患者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僅為10.20%,較對照組住院期間并發癥發生率26.53%明顯更低(P<0.05),與類似研究[14]結果存在一致性,其研究中顯示探討組患者中共4例發生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對照組患者中共14例發生并發癥,發生率為46.67%(P<0.05)。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能夠提升透析治療安全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更充分體現出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價值。另外在護理滿意度方面,該研究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接待態度、護患關系建立、護理內容豐富度、護理專業度各項滿意度指標的評分結果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是由于通過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患者能夠接受到更為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面對治療的焦慮感得以消除,治療的有效性更有保障,因而患者對護理能夠表達更高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有助于減少住院期間并發癥,獲得患者對護理的更高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馮娟,孫風.臨床路徑結合營養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1):3078-3079.
[2]? 萬娟.臨床護理路徑用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研究[J].甘肅科技,2019,35(5):143-144.
[3]? 尚勤,胡登科,李靜靜.目標化健康教育路徑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7):173-176.
[4]? 劉丹霞.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1):172-173.
[5]? 劉國梅.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雙腔透析導管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5):195-196.
[6]? 王笑麗.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方式及施行意義探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4):154-155.
[7]? 劉少邦,田大為,盧麗.綜合護理干預在維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動靜脈內瘺患者中的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20):145-147,151.
[8]? 李娟.對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8,16(6):258-259.
[9]? 許碧琴.針對性護理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膚瘙癢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7):98-99.
[10]? 孔麗.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7,7(22):116-118.
[11]? 陳超,牛青青,王會苗.臨床護理路徑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及預后生活質量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0):25-27,31.
[12]? 張美蘭,毛鑫.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的相關護理及處置[J].血栓與止血學,2017,23(5):867-869.
[13]? 龐博.護理干預對預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并發癥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7,30(13):104-105.
[14]? 譚云霞.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方法與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3):241-242.
(收稿日期: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