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天賜 孟慶峰



摘要:文章為了更好地探究建筑行業中工人安全行為的原因,從組織管理和個人心理方面,探討了安全管理承諾、安全監管、自我效能感對工人安全行為產生的影響。對從前線建筑工人收集到的164份問卷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以及中介效果檢驗,表明安全管理承諾、安全監管、自我效能感均會對工人的安全行為產生正向影響,而在安全管理承諾對安全行為產生的影響中,安全監管和自我效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關鍵詞:管理承諾;安全監管;自我效能;安全行為;結構方程模型
盡管過去幾十年中安全問題一直受到重視,但是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仍存在較高的安全事故。據統計,在2018年建筑工程共發生安全事故734起,死亡840人,與2017年相比,事故與死亡人數分別上升了6.1%與4.1%。事故的發生不僅會給個體和公司帶來損失,也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由于事故的產生80%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所以對于人的行為的干預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探討,而其中安全氛圍最近幾年受到了較大的關注。安全氛圍表現了員工對工作場所與安全相關的政策,程序和慣例的看法,總地來說,安全氛圍較好的組織或企業,員工的安全績效也較好。該概念被提出以來就受到了各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的重視,也開展了大量實證研究證明了安全氛圍會對安全行為產生正向影響。
安全氛圍的重要性雖然被證實,但是關于它的研究仍然存在爭議,主要是圍繞其定義以及維度。另外,安全氛圍對安全行為的影響機理也尚不明確,如Neal在醫療機構中使用工作-績效模型證明了安全氛圍是通過安全動機和安全知識來影響安全行為的,而Clarke通過元分析證明了組織承諾和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效果,Newaz在最近的研究中證明了心理契約在建筑行業安全氛圍和安全行為中起到中介作用。雖然學者們對安全氛圍對安全行為產生影響的機制未能取得統一,但是都認為個體心理因素能解釋其機制,自我效能感這一心理因素一直以來也受到學者的關注,它表示員工對能良好完成工作以及避免危險能力的信心,若員工擁有良好的自我效能就能從容面對危險,更好的處理安全問題。而在建筑行業中,由于施工環境復雜,作業危險性較高,所以需要工人要有較強的技能以及較好的處理危險的能力,因此工人的安全自我效能就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本文主要探討建筑行業的安全氛圍,工人安全效能,以及工人安全行為之間的關系,從而能對工人的安全行為有清楚的認識,進而能更好的指導實踐。
一、文獻綜述與假設
(一)安全氛圍
安全氛圍最早由被定義為:“組織員工對所處工作場地安全狀況的共同認知,這種認知用于指導員工的安全工作行為”,后來又指出是員工關于公司安全優先權的看法。之后Neal和 Griffin又將其定義為“員工對與工作場所安全相關的政策,程序和慣例的看法”,這一概念也被普遍接受,人們也對安全氛圍展開了大量研究。可是大部分關于安全氛圍的研究都是將其定義為組織因素,將組織作為分析單元,而代表組織安全氛圍的安全管理承諾得到了重點研究。不過Zohar后來提出了“兩層安全氛圍”模型,他認為在工作小組層面上也存在著“小組安全氛圍”,這是因為盡管高層管理人員制定了程序以及執行策略,但是具體的執行過程是通過小組主管與下屬的互動來進行的,而在執行過程中會形成屬于這個小組的獨特的氛圍,之后在制造行業的調查結果驗證了結論。
Lingard認為在大型組織(如建筑業)中這種情況更加普遍,并且小組安全氛圍能更好的預測工人的安全行為。在建筑行業中,由于其分散性,工人可能與高層領導接觸較少,而與自己的上級主管接觸較多,因此受到主管的影響較大。Simard和Marchand在一項研究中證明了微觀上監管實踐是比宏觀上的安全管理承諾更強的預測指標,而且宏觀因素通過微觀因素間接影響到了工人的安全績效。后來,Lingard在澳大利亞建筑業的研究中證明了監管行為在組織安全氛圍對工人安全行為的影響中起到中介效果。
因此,提出假設1、2、3。
H1:組織安全氛圍(主要是安全管理承諾)對工人的安全行為起到正向影響。
H2:安全監督會對建筑工人的安全行為起到正向影響。
H3:安全管理承諾會通過安全監督對工人安全行為產生影響。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被Bandura定義為“相信自己有能力組織和執行應對潛在情況所需的行動方案。這種信念會影響人們的思維、知覺和行動方式”,這也就意味著自我效能感高的員工在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時,有信心承擔責任并做出必要的努力以取得成功,而在一些高危行業中,員工應該具有了解作業涉及的風險和危險所需的必要技能和技術知識,以及報告潛在危險的必要專業知識和信心。相反,自我效能感低下的人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產生較低的績效。Chen在對飛行員的駕駛行為的研究中發現飛行員的自我效能感對駕駛行為產生了良好影響,Hald也在制造行業中發現員工的安全效能感會對員工的安全行為產生正向影響。而在建筑行業中,關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還較少。據此,提出假設4。
H4:建筑工人的自我效能感會正向影響工人的安全行為。
(三)安全氛圍與自我效能感
由于在建筑行業的危險性與復雜性,工人可能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因此需要工人有較好的自我效能感來應對危險和壓力。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交易理論中指出:個體對壓力的應對是受到個體對環境的主觀評價和事件處理過程調節的,而這種評價和應對行為可能會因個人的外部環境(例如感知到的社會支持)而改變。社會支持既有工作方面的來源(例如,同事)也有非工作來源(例如,家人和朋友)。研究表明,當人們從社交網絡中得到高程度的支持時,個體歸屬感和堅強感會增加,從而產生良好的應對壓力行為。
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氛圍作為一種環境感知也應會對員工的自我效能感產生影響。其中作為組織因素的安全管理承諾表現了高層領導對企業安全優先級的看法,也就是安全的重視程度,當領導者表現出對安全的重視時,員工就會感覺到組織支持,進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樣,監管人員由于負責監視工人的日常工作,就會要求工人安全作業,也會處理工人遇到的突發情況,幫助工人解決問題,因此工人就會獲得較高程度的支持感。據此,提出假設5。
H5:安全氛圍對工人的自我效能感有正向影響。
(四)安全行為
安全行為最早只是被定義為員工按照標準進行工作的行為,而后Griffin和Neal將安全行為進行了擴展,指出安全行為應該包括安全遵守行為和安全參與行為。安全遵守行為主要指員工按照指定的程序和規則工作以確保安全;安全參與行為主要是能發展出“支持安全”環境的行為,如“幫助同事”、“積極參與安全活動計劃”等。這一種分類方法也在后來學者的研究中被廣泛使用。
在對安全行為的研究中,學者們已經找到了許多影響因素,如組織因素,管理因素,個人因素等。而在所有的因素中,個人因素被認為是影響安全行為的近端前因,其他因素會通過近端前因間接影響個體的行為。自我效能感作為衡量個體的心理因素,應該是影響安全行為的近端前因,而安全氛圍作為組織因素應該會通過自我效能感來影響安全行為。據此,提出假設6、7。
H6:安全管理承諾會通過自我效能感對工人安全行為產生影響。
H7:安全管理承諾會通過安全監督與自我效能感對工人安全行為產生影響。
二、方法與過程
(一)樣本選擇
本文對山東威海與河南鄭州兩處的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進行了問卷發放,一共收集了164份有效問卷。本文的調查對象均為男性,對他們的年齡以及學歷進行了統計分析,具體情況見表1。
(二)變量測量
量表設計包含三個部分:安全氛圍;自我效能感;安全行為。其中安全氛圍又包含了安全管理承諾和安全監管兩部分。安全管理承諾量表選自Al-Refaie,包含了5條項目;安全監管量表選自Karatepe,包含3條項目;自我效能感量表Luthans,共包含5條項目;安全行為量表選自國內學者高偉明在對國外學者的研究基礎上開發的單維度量表,包含4條項目。本研究中選擇的國外量表都是通過與現場管理者討論確立的。
(三)數據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Mplus 7對數據進行結構方程模型分析,首先,對測量模型進行了驗證性因素分析,以評估結構的獨立性,進而得到量表的信效度;然后,對潛變量之間進行假設關系的驗證。在中介效果的分析中,根據Hayes提出的建議,使用bootstrapping方法進行分析。
三、結果
(一)信度和效度檢驗
為了檢測問卷質量,對測量模型進行了因子分析,其中因子載荷量大于0.6是可接受的,表2中各因子載荷量均大于0.6。使用CR值(>0.6)來判斷問卷的組成信度,使用AVE值(>0.36)判斷問卷的收斂效度。對于問卷的區別效度,一般認為變量自身AVE根號值要大于它與其他變量皮爾森相關值,表2中各項指標都符合標準,表示問卷信效度較好。
(二)假設檢驗
當因子分析通過后,就可以進行假設的驗證。為了評估模型的好壞,通常要進行的擬合度指標的檢查。在Mplus中一般使用CFI,TLI,RMSEA,SRMR幾項指標。模型擬合度情況見表3,表中各項指標均達到理想狀態。
使用Mplus中的極大似然法,對構建的模型進行評估,標準化情況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路徑管理承諾→安全監管、管理承諾→自我效能、安全監管→自我效能、管理承諾→安全行為、安全監管→安全行為、自我效能→安全行為都顯著,故假設H1,H2,H4,H5成立。
(三)中介效果檢驗
在中介效果分析上,學者大多使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因果步驟法以及Sobel檢驗,可是Hayes指出因果步驟法缺少量化性不太適用于社會學的研究中,而Sobel假定間接效果的抽樣是正態分布的,但是實際中的抽樣往往是不對稱的。為了更準確的檢測中介效果,這里使用學者建議的bootstrapping法,使用Mplus的Bootstrap功能,進行有放回的重復抽樣2000次,使用 “Bias-Corrected”和“Percentile”兩種方式進行判斷,所得中介結果見表5。由表5可知,安全管理承諾對安全行為的間接效果中,所有的置信區間都不含0,說明間接效果存在。而在安全管理承諾對安全行為的直接效果中,置信區間也不含0,表明安全監管,自我效能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設H3,H6,H7也成立。
四、結語
在以往國內對安全氛圍的研究中,雖然對其定義以及維度爭論不一,這可能是因為各行業中量表的需求不一樣,但是也都將其視為單因素,很少有對安全氛圍不同維度之間相互影響的研究。本次研究根據國外學者提出的“兩層安全氛圍”模型,結合建筑行業自身特點,將安全氛圍分為了安全管理承諾(組織因素)以及安全監管(工作組),并證明了安全管理承諾會通過安全監管對工人安全行為產生影響。而自我效能感這一心理因素由于能很好的預測行為,所以在其他行業中被廣泛使用,而將其引入建筑行業中也同樣適用,并且證明了安全氛圍會對其產生正向影響,這也為安全氛圍對安全行為產生機制的研究中做出了一些闡釋。
結果表明,安全管理承諾對工人安全行為產生的影響最為重要,不僅會直接對工人產生影響,也會間接對工人產生影響,這表明高層領導對安全的重視程度是很重要的,只有高層領導真正關心安全(如關系工人的健康,工時緊張時也強調安全,親自參與安全培訓)時,安全問題才能得到緩解。此外,作為一線的管理人員對工人的安全行為也產生不小的影響,由于監管行為可以通過自我效能對工人產生影響,而自我效能感會因為外部支持性的環境而增強,所以需要監管者在實際的管理活動中要多一點耐心,多多指導工人的工作,進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2018年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和建筑施工安全專項治理行動情況的通報[EB/OL].[2019-08-21.]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903/t20190326_239913.html.
[2]梅強,張超,李雯,等.安全文化、安全氛圍與員工安全行為關系研究——基于高危行業中小企業的實證[J].系統管理學報,2017,26(02):277-286.
[3]閆文周,楊翻艷,楊波濤.地鐵施工班組安全氛圍對人因風險傳播的SEM 研究[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8(02):39-44.
[4]Neal A, Griffin M A, Hart P M.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safety climat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J].Safety Science,2000,34(01):99-109.
[5]Clarke 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safety climate: Linking psychological climate and work attitudes to individual safety outcomes using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10,83(03):553-578.
[6]Newaz M T, Davis P, Jefferies M, et al.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 missing link between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ur on construction sites[J].Safety science,2019,112:9-17.
[7]Wang L, Tao H, Bowers B J, et al.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on resilience of early career registered nurses[J].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2018,40(05):648-664.
[8]Dov Z, Gil L. A multilevel model of safety climate: cross-level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group-level climate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90(04):616-28.
[9]Lingard H, Cooke T, Blismas N. Do perceptions of supervisors safety response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al safety climate and incident rates in the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2,13(02):234-241.
[10]Simard M, Marchand A. Workgroupspropensity to comply with safety rules: The influence of micro-macro organisational factors[J].Ergonomics,1997,40(02):172-188.
[11]Chen C-F, Chen S-C. 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ractices, morality leadership and self-efficacy on pilots safety behaviors: Safety motivation as a mediator[J].Safety science, 2014,62:376-385.
[12]Hald K S. Social influence and safe behavior in manufacturing[J].Safety Science, 2018,109:1-11.
[13]Sippel L M, Pietrzak R H, Charney D S, et al. How does social support enhance resilience in the trauma-exposed individual?[J].Ecology and Society,2015,20(04).
[14]Katz-Navon T, Naveh E, Stern Z. Safety self-efficacy and safety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2007.
[15]Cs F, Sa S, Jl M. Another look at 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r: deepening the cognitive and social mediator mechanisms[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2012,45(01):468-477.
[16]Al-Refaie A. Factors affect companies safety performance in Jordan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Safety science,2013,57:169-178.
[17]Karatepe O M. High-performance work practices, work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effects on job embeddedness and turnover inten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3.
[18]Luthans F, Avolio B J, Avey J B, et al.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 2007, 60(03):541-572.
[19]Hayes A F.Beyond Baron and Kenny: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 millennium[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2009,76(04):408-42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971100,71671078,71501084);江蘇省社科基金(19GLB005,19GLB018);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18SJZDI052);江蘇高校”青藍工程”項目;江蘇大學“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工程”資助項目。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