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 尤愛娟 徐妃 曹萬英 陳春麗 梁金梅 邱麗珊

【摘要】 目的 研究補腎活血方藥聯合低分子肝素干預對早期復發性流產血栓前狀態的影響。方法 80例復發性流產、經篩查存在血栓前狀態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對照組以低分子肝素鈣進行皮下注射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補腎活血方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血栓前狀態標志物變化情況及孕12周存活率。結果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0.0%, 高于對照組的67.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纖維蛋白原(FIB)、D-二聚體(D-D)指標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FIB(2.2±0.3)g/L、D-D(165.2±50.0)μg/L均低于對照組的(3.4±0.4)g/L、(252.5±43.2)μ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孕12周存活率90.0%高于對照組的67.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50, P=0.014<0.05)。結論 采用補腎活血方藥聯合低分子肝素對早期復發性流產血栓前狀態患者實施治療, 效果顯著, 可改善凝血、纖溶功能, 提升胚胎存活率。
【關鍵詞】 補腎活血方藥;早期復發性流產;血栓前狀態;低分子肝素;凝血功能;胚胎存活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63
Study the effect of kidney-tonifying and blood-activating formula combined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on pre-thrombotic state of early recurrent abortion? ?CHEN Chun, YOU Ai-juan, XU Fei, et al. Yangch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gchun 529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kidney-tonifying and blood-activating formula combined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on pre-thrombotic state of early recurrent abortion. Methods?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pre-thrombotic state of early recurrent abor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alciu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kidney-tonifying and blood-activating formula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changes of prethrombotic state markers and survival rate at 12 weeks of gestation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 which was higher than 67.5%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fibrinogen (FIB), D-Dimer (D-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FIB (2.2±0.3) g/L and D-D (165.2±50.0) μg/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3.4±0.4) g/L and (252.5±43.2) μg/L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urvival rate at 12 weeks of gestation 90.0%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67.5%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050, P=0.014<0.05). Conclusion? ?Kidney-tonifying and blood-activating formula combined wit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shows remarkable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pre-thrombotic state of early recurrent abortion, and it can improve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function, and improve embryo survival rate.
【Key words】 Kidney-tonifying and blood-activating formula; Early recurrent abortion; Pre-thrombotic state;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Coagulation function; Embryo survival rate
復發性流產是指兩次及以上出現自然流產的病理現象。該疾病在育齡婦女中約有5%的發病率。隨著近些年來人們飲食、居住環境、生活環境的不斷改變, 該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而根據權威研究證實, 大約有66%的復發性流產患者的病因為血栓前狀態, 目前西醫治療此類患者, 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是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 但用藥時間較長, 可引發患者出現骨質疏松、局部過敏等不良反應。因此, 需要尋找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中醫認為復發性流產屬于“滑胎病”范疇, 病因在于腎虛, 腎虛日久, 瘀血內阻, 腎虛與血瘀互相作用, 為疾病的主要病因。中醫古方補腎活血方有較悠久的臨床應用歷史, 具有瘀去絡通、胎有所養、沖任暢達等作用[1]。基于以上觀點, 本研究認為, 通過利用西藥療效快的特點及中藥標本兼治的效果, 可發揮協同作用。為此, 本研究將補腎活血方藥聯合低分子肝素聯合應用在早期復發性流產血栓前狀態的治療中, 觀察其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8月~2020年1月陽春市中醫院婦產科收治的80例復發性流產、經篩查存在血栓前狀態的患者納入研究,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觀察組年齡20~40歲, 平均年齡(32.6±3.6)歲。對照組, 年齡21~39歲, 平均年齡(32.2±3.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新編中醫婦科學》對復發性流產的診斷標準;患者與同一性伴侶發生的自然流產連續2次或2次以上;凝血四項、D-二聚體、抗心磷脂抗體、同型半胱氨酸等1項或多項指標異常。排除標準:與配偶有一方染色體異常;合并生殖系統疾病;存在影響本研究的感染性疾病;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配偶精液指標檢查異常者;近3個月內使用抗凝或促凝藥物者;有本研究藥物治療禁忌證者;不能配合完成治療者;中途失訪者。本研究獲得患者同意, 并受醫院倫理委員會監督。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經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診斷妊娠或B超確定宮內妊娠。對照組以低分子肝素鈣(天津生物化學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63047, 規格:0.4 ml∶4100 IU)治療, 于臍部周圍皮下注射, 劑量4100 IU/次, 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補腎活血方藥, 該方藥組成為:菟絲子20 g, 桑寄生15 g, 續斷15 g, 阿膠10 g, 丹參15 g[2]。用水煎服, 1劑/次, 于早飯、晚飯后服用。治療期間每兩周復查凝血四項、D-D、抗心磷脂抗體、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標。在治療過程中, 如果凝血-纖溶指標檢測指標恢復正常, B超監測胎兒大小與孕周相符, 發育良好, 可停藥, 并做好監測, 一旦檢驗指標異常可繼續用藥。若至12周胎兒存活, 檢驗指標異常可繼續服藥[3]。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以《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為評估標準:治愈:妊娠超過既往月份, 且12周B超提示胎兒發育正常, 凝血四項、D-D等指標恢復正常;有效:妊娠超過既往月份, 且12周B超提示胎兒發育正常, 凝血四項、D-D等指標有所改善;無效:再次發生流產, 或B超提示胚胎停止發育或胎兒宮內死亡。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 3. 2 比較兩組患者血栓前狀態標志物變化情況 包括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FIB)、D-D指標。
1. 3. 3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12周的胚胎存活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血栓前狀態標志物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 兩組FIB和D-D指標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FIB和D-D指標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FIB、D-D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孕12周胚胎存活率比較 觀察組孕12周存活36例, 存活率為90.0%;對照組孕12周存活27例, 存活率為67.5%。觀察組孕12周存活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50, P=0.014<0.05)。
3 討論
研究認為, 血栓前狀態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機體凝血、止血功能障礙及纖溶系統功能障礙導致的一種血液系統病變。在機體功能障礙情況下, 患者的血液出現高凝狀態, 血液濃度持續升高, 可導致血栓形成。對于育齡期女性來說, 復發性流產患者發生血栓前狀態的危險性明顯增加。而血栓前狀態的發生, 又使患者胚胎合體滋養層或胎盤內血流不暢, 可導致微血栓的形成。而胚胎合體滋養層或胎盤內血流灌注受到影響, 可導致胚胎或胎兒出現缺氧或者缺血情況, 發生血管梗死后, 直接引發胚胎發育停止, 造成流產。血栓前狀態未進行改善, 可能導致反復流產的發生[4]。
在臨床中, 主要采取D-D、FIB等標志物進行復發性流產及血栓前狀態的明確診斷。確診后, 目前西醫治療此類患者, 所使用的藥物主要是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 抗凝效果顯而易見。但從臨床實踐的效果來看, 對于該種治療方案長時間用藥, 可引發患者骨質疏松、局部過敏等不良反應。中醫學將復發性流產納入“滑胎病”的范疇。從中醫角度講, 生育能力與腎臟的作用密切相關[5]。中醫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認為:“腎旺自能萌陰, 腎氣盛則胎元固, 自無胎漏胎動不安之慮。”由此可見, 復發性流產與腎虛有直接的關系。而復發性流產患者, 由于屢次流產, 導致精血損耗、腎虛嚴重, 加之氣虛血瘀導致新血難生, 胎失養而致滑胎。為此, 中醫治療采用補腎活血方作為治療本疾病的基礎。本研究中采用的補腎活血方中包括菟絲子、桑寄生、續斷、阿膠、丹參。其中, 菟絲子有補腎養精、滋陰補陽的作用[6]。桑寄生可發揮補腎壯腰、安胎之功效。續斷有補益肝腎, 安胎止漏之功效。阿膠主治血虛諸癥、補血、滋陰止血之功效。丹參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上述方藥共同用于治療早期復發性流產血栓前狀態, 可有效發揮補腎、活血化瘀達到安胎之功效。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 通過補腎活血中藥作用, 可以刺激患者體內雌孕激素的產生, 為子宮滋養細胞及雌性腺激素的產生, 為胚胎提供充足的營養[7]。
且可通過活血化瘀作用, 降低血液粘稠度, 促進胚胎合體滋養層或胎盤血流灌注的提升, 有效緩解患者缺氧或者缺血癥狀。與低分子肝素共同用藥, 可有效保持子宮內血流灌注, 為胎兒提供良好的發育環境。通過西藥與中藥協同作用, 各自發揮藥理作用, 利用西藥起效快的特點以及中藥補腎活血方標本兼治的效果, 可通過改善早期復發性流產患者胚胎發育穩定性, 改善血栓前狀態[8]。
綜上所述, 采用補腎活血方與低分子肝素聯合治療早期復發性流產血栓前狀態, 效果顯著, 臨床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岳釗平, 趙小玲, 張娟, 等. 低分子肝素鈉治療復發性流產的臨床療效觀察. 華南國防醫學雜志, 2018, 32(6):376-378.
[2] 柏杏麗, 王靜, 趙淑云, 等. 低分子肝素聯合丹參治療復發性流產的療效分析.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9, 35(10):774-779.
[3] 楊碧蓉, 周華. 壽胎丸加味聯合黃體酮及低分子肝素治療復發性流產的臨床觀察. 世界中醫藥, 2019, 14(6):1502-1506.
[4] 袁愛倩, 趙粉琴. 壽胎丸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復發性流產經驗總結. 中醫藥學報, 2019, 47(4):46-49.
[5] 梁榮麗, 羅宋. 低分子肝素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對原因不明復發性流產患者血栓前狀態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9, 27(2):50-54.
[6] 馮曉玲, 常卓, 張璇, 等. 補腎活血方對抗心磷脂抗體(+)復發性流產患者蛻膜及外周血膜聯蛋白A2和Toll樣受體4的影響研究. 中國全科醫學, 2019, 22(6):701-706.
[7] 李少瓊, 陳幼花. 低分子肝素聯合丙種球蛋白對復發性流產的保胎效果觀察及對激素水平的影響. 四川醫學, 2019, 40(2):187-190.
[8] 張書筠, 張弘, 王云潔, 等. 低分子肝素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抗磷脂抗體引起的復發性流產的臨床效果分析. 河北醫學, 2018, 24(3):422-426.
[收稿日期:2020-08-25]
基金項目:陽衛函[2018]322號(項目編號:陽衛計2018034)
作者單位:529600 陽春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