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 張艷玲 楊紅梅


【摘 要】 目的:探討延續性4C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取的54名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常規組和4C組各27例,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4C組采取延續性4C護理護理,對兩組病人的生活質量、依存度進行觀察對比。結果:4C組生活質量,用藥、飲食、活動、定期檢查的依從性均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延續性4C護理模式對患者的依存度及生活質量有明顯改善,在冠心病患者康復中起到積極影響。
【關鍵詞】 延續性4C護理;冠心病;應用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4C nursing model i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ng Shuying1, Zhang Yanling2, Yang Hongmei1
1.Daqing Longnan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163416;
2.Chengfeng Hospital, Daqing Oilfield, Daqing, Heilongjiang16341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ous 4C nursing model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54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4C group, with 27 patients in each group receiv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and the 4C group receiving continuous 4C nursing car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ependenc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quality of life, medication, diet, activity and compliance with regular examination in group 4C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continuity of the 4C nursing model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the patient's dependence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 words]Continuity; 4C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pplication effect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導致患病的因素很多,近幾年隨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冠心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增長。據調查顯示,很多患者在出院后其依從性及遵醫行為都有下降趨勢,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對其生活質量也產生明顯影響[1]。因此筆者將探討延續性4C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取的54名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病情均已確診,病例資料完整。將以上病患隨機分為兩組,每組為42例,其中常規組病患男女比例為19:8,年齡為39~64歲,平均年齡為(51.5±2.3)歲;4C組病患男女比例為17:10,年齡為36~62歲,平均年齡為(49.5±3.1)歲。兩組病人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予以常規護理,既患者出院時,向其交代康復時期用藥、情緒管理方法,并要求其定期復查,如有問題可以電話咨詢。
4C組采取延續性4C護理模式;1)建立個性化患者檔案:4C護理模式的第一個要素為全面性,既醫護人員要全面了解患者信息,在患者出院時不僅要建立患者檔案,還要對患者精神狀態、情緒狀況、體能活動做全面評估,對患者康復期將會出現的生理、心理問題給予預判,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一些處理方法。并且依照評估結果請康復醫師制定延續護理方案,為患者的醫藥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給予指導意見,提高其對康復階段的重視程度及治愈信心[2]。2)與健康社區積極展開合作:4C護理模式的第二要素為合作性,既調動患者周邊的醫療資源,積極展開合作關系,提高對患者康復階段關注度。醫院護理人員可先對相應社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接下來移交患者檔案并詳細說明情況,然后為患者發放隨診卡并清楚告知其使用方法,最后定期與社區工作人員聯系,了解患者康復狀況及情緒、精神狀態,對出現的問題給予指導,提高護理效率。社區人員除正常護理工作外,也要定期為患者進行教育宣傳,提高其對冠心病的認知程度,從而加強自我護理意識,提高依存度,遇到問題多溝通、交流不要進一步惡化病情[3]。3)做好協調工作:4C護理模式的第三個要點是協調性,要求醫院人員與社區人員都要及時掌握患者康復情況,提高醫護工作的靈活度,按照需要進行人員協調,保證第一時間解決患者在康復期間出現的心理、生理問題。4)做好延續護理:4C護理模式的第四個要點是延續性,要求醫護人員按照醫院康復計劃定期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首先是定期進行電話訪問與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康復進度,記錄患者存在的問題做好回訪工作。其次在患者出院3個月后,康復醫師及醫護人員要進行家庭隨訪,對患者進行身體測量如血壓血脂等,針對一些老年患者要檢查其用藥情況、服用方法、劑量是否正確,了解其每日飲食情況、活動狀況,鼓勵家屬及時于患者溝通交流,改善其康復情緒,及時監督患者保持鍛煉并提醒其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建立患者交流群,定期在群內分享與冠心病相關的健康知識,鼓勵患者多多交流康復經驗,提升康復信心[4]。
1.3 觀察指標
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的依存度進行統計,判斷標準為患者日常生活方式是否按照醫囑進行。運用軟件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測量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
以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用(±s)表示,χ2、t檢驗。統計值有統計學差異的判定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患者依存性比較
4C組患者在出院后其飲食、用藥、活動、定期檢查的依存度均要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4C組患者生活質量要優于常規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冠心病復發率較高,發作時會引起患者胸前區疼痛,發作嚴重時會對患者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冠心病的治療周期較長,如果單純依靠住院時期的治療護理很難達到理想康復效果,因此要重視出院后的疾病護理工作,要求患者有較高的依存度[5]。本次研究表明采取延續性4C護理模式在康復期間起到了積極影響,4C組患者的依存度及生活質量都優于常規組,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建立信息較全的電子檔案,有助于提高醫護人員對患者情況預估的精準性,并且給予個性化康復指導。由于冠心病的復發與患者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如抽煙、酗酒等,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能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宣傳,使患者關注自身存在的疾病誘發因素,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慢慢改掉入院前的不良習慣,改善身體狀況。2)與社區醫療中心積極合作,加強了對患者出院后的康復管理。專業培訓和信息移交提高了社區人員的專業素養,減少了患者的適應時間,在社區中依舊能享受專業的醫護指導,側方面提高了其對醫護人員的信賴感,所以依存性體現較好。而且社區部門計劃性的宣傳教育,也直接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自我醫護意識,使家屬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患者改正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并給予支持鼓勵,間接提高了其生活質量。3)醫院與社區人員相互協調,體現了醫護工作的靈活性,實現了二者之間的“無縫”銜接。在患者出現一些康復問題時,也能及時給予專業指導,幫助其解決問題。4)延續性護理工作的開展,提高了醫患間的互動程度,幫助醫師定期了解患者康復情況,能及時發現其康復期間出現的問題,對其用藥、飲食、活動計劃做出調整,通過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影響其生活質量。另外建立患者交流群,能夠提高患者間的互動交流,擴大患者交友范圍,讓其互相分享一些患性病康復知識,并能相互做出榜樣,有規律的開展康復計劃。醫護人員也可以通過群內交流進一步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組織相應康復活動。
總而言之,冠心病的康復治療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采取延續性4C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患者依存度與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靜,邢楊波,許芬娟,等.延續性4C護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17):2006-2008.
[2] 文嵐.延續護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出院患者健康恢復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18,23(09):100-101.
[3] 劉晨柳.延續性護理干預在冠心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1):156-157.
[4] 肖璐,何葉.延續護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出院患者健康恢復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31):167-169.
[5] 崔德君.多元化連續性護理模式對出院后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的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38(0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