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對初中學生開展寫作教學,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對于學生寫作的有效檢測能夠發現學生的寫作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應用已經成為主要趨勢,因此將對寫作能力的精準檢測在互聯網技術下展開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技術;寫作能力;檢測方法
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往往會通過對英語單詞、英語語法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技巧。就比如英語語法的運用,在一個完整的英語句子中會有時間的因素,因此就會出現“現在進行時、完成時、過去將來時”等,同樣對寫作的檢測也會通過這幾點來進行,能夠精準地對寫作能力方面的情況做出檢測。
一、互聯網技術下的精準寫作能力檢測的特點
1.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在整個英語當中的分值占比還是很高的,因此學生和老師也要加強對英語寫作的重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也是一樣,只有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才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互聯網剛好具有這一特點。互聯網能夠將更多的畫面、聲音等形象生動地為學生展現出來,互聯網自身就是一個不斷擴展的大數據,其中的資源更是豐富多彩,而這些資源恰好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英語寫作方面,需要老師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檢測,通過檢測能夠發現學生在寫作方面出現的問題,從而便可以對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促進老師教學能力的提升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受益者不僅只有學生,老師也能夠從中得到相應的提高,對老師自身的幫助也是很大的。在互聯網技術應用于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而言,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對于老師而言,能夠促進老師教學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互聯網中,信息量是非常龐大的,其中所形成的數據能夠為各行各業提供相應的資源,教育事業也是如此,因此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方式,通過互聯網在其中尋找更多的教學資源,從而制定出一種屬于和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日常的課堂中英語教學的內容編排、知識整理、寫作技巧等等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有效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可以全面發展老師的教學能力。在現如今的教學環境中利用互聯網做到學生和老師共同進步發展,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
二、互聯網技術下精準寫作能力檢測實踐效果
進行英語寫作,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同時在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上也有著顯著的效果。在日常的英語課堂上,老師對學生寫作方面的教學,往往都是為學生布置下寫作的題目,很少對學生在寫作技巧方面進行講解,而且寫作之后的批改與檢測也顯得不夠精準,因此通過互聯網技術便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在互聯網中能夠實現學生英語寫作方面的命題精準、批改精準、反饋精準,使得英語教學能夠擺脫傳統的寫作講評模式,實現創新化的教學,促進英語寫作變得更加智能化,實現寫作批改檢測的精準。
1.體現在學生書寫習慣的精準檢測能力
首先學生的英語寫作通常是手寫,因此就需要學生能夠嚴格規范自身的單詞拼寫。在對學生英語寫作進行檢測時,可以采用OCR識別技術,這種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閱卷技術,通過對OCR識別技術的應用,能夠高精準地識別學生手寫的英語作文,并且會將其上傳系統,對學生手寫的英語單詞進行識別,對其中手寫不規范的單調進行標記,使得學生能夠一目了然,發現自身的寫作問題,從而認真改正,規范自身的寫作方式。通過OCR識別技術,便可以為學生清晰地標注出自身在寫作時出現的單詞書寫不規范,在提升寫作精準檢測的同時又能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使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
2.體現在智能評分批改上的精準書寫檢測
在互聯網技術應用之下,對學生的英語寫作會進行系統的智能檢測與評分。互聯網技術智能檢測的主要工作原理,便是通過人工智能評分,對整篇的英語寫作情況進行檢測,從而打分。檢測的內容主要由語言水平、內容質量、文章結構所構成,更具體點就是包括最基礎的單詞書寫、語法應用、經典短語、文章講述的結構性、邏輯性等方面。所以,互聯網技術能夠對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全面的分析,從中做到更加精準的檢測,保障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夠有效發展。
總而言之,互聯網技術應用為學校的英語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實現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而在英語的寫作檢測方面,也帶來了許多的幫助,通過互聯網的豐富資源能夠為學生以及老師提供更好的英語資源,能夠促進學生的英語寫作,也能夠讓老師更加精準地對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檢測。
參考文獻:
[1]王娜,張虹.基于數字化寫作平臺的寫作動機與能力實證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2(3):36-41.
[2]莊萍萍.網絡智能教學平臺助力初中英語寫作課堂的有效性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7(4):11,20.
[3]洪秀端.初中英語話題寫作課的實踐探究:以一堂英語寫作公開課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7,17(9):57-6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