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
摘 要:一提到寫作,便有學生唉聲嘆氣、頭皮發麻、目光呆滯,可見畏難情緒之甚。其實簡單來說,寫作就是將自己親眼所見的、親身體驗的付諸文字。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就激發學生寫作靈感,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一課題進行多角度剖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靈感;寫作能力;培養方法
筆者從日常教學實踐中發現,有很多學生有寫作的沖動,腦海中也有寫作內容,但是,一到落筆時就沒有話可寫了。還有學生說,剛剛我還有寫作靈感呢,怎么要寫的時候突然就沒了呢?可見,這就是靈感的神奇之處,在寫作中沒有靈感的超越,是無法全神貫注落筆的,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既然這樣,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從學生寫作靈感方面入手,調動學生的寫作欲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以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以下筆者做出了幾點教學嘗試:
一、在閱讀中尋找寫作靈感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作缺少了必要條件,很難寫出好的文章來,當我們費盡心思挖掘寫作素材時,殊不知我們所學習的課本中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借鑒的文章。小學語文教科書是教育科研人員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來編排的,里面內容豐富,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每篇課文都是優秀作者的佳作。所以說,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尋找寫作靈感,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而且還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學生通過課文內容展開聯想,就有了寫作欲望。
例如,在學習《媽媽睡了》這篇課文時,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我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并展開自己的想象來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母愛的厚重。讀完課文,孩子們一定能感同身受,“你也一定有很多的話想對自己的媽媽說”,由此來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讓學生在閱讀中汲取寫作養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發自肺腑地將媽媽對自己的愛的每個細節寫下來。
對于小學生來說,模仿是寫作的必要階段,在閱讀中尋找寫作靈感,學習別人的寫作結構和表達技巧,讓別人的文章內容觸動自己的內心,在模仿和借鑒中不斷創新,最終形成自己的寫作技能。閱讀對于寫作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缺乏靈感的時候,不如鼓勵學生捧起手中的書,靜心閱讀,讀著、揣摩著,一句話、一個舉動、一個觀點就可能戳中你的心,靈感也就迸發出來了,寫起來就會心生愉悅,也會越寫越流暢。
二、在生活中捕捉寫作靈感
“作品的產生,可以是偶然得到的,但是這種偶然是需要依靠長期生活基礎和對生活的理解,在這種基礎上,靈感來得‘偶然也就是‘必然了。”在生活這個巨大的萬花筒中,寫作素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就看你是否在生活中善于觀察,是否用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細枝末節,只要我們對生活投以熱情,用心觀察,用心聆聽,就會萌發出想要創作的靈感。
例如,在生活中父母照顧我們的起居和學習生活,父母對我們的關心表現在很多細節方面,比如說,天冷了,給我們多添衣服,囑咐我們多喝熱水;在學校,我們每天和老師、同學在一起,每天都會有很多的趣事;一個溫暖的舉動、一個肯定的微笑,都會像暖陽一樣印在我們小小的心靈,那么也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感受,讓學生以寫日記的形式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聞所見所感寫下來,經過學生日復一日的寫,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勤于觀察和思考,于是產生了寫作靈感,記錄下生活的美好。如此一來,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與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利用生活中各種“情境”來激發學生寫作靈感,使學生學會寫生活中的人和事,學生在教師的有力指導下,學會正確地學寫人、敘事,循序漸進地提高寫作能力。
三、從豐富的課外活動中激發寫作靈感
南宋詩人陸游說過:“儒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只有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讓學生親身體驗,才能增加閱歷。對于小學生來說,寫出有質感的作文跟其思想、認知、生活閱歷、學習體驗以及平時的語言積累都有很大關系。在日常寫作教學中,筆者通過給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培養學生勤于練筆的好習慣,進而逐漸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每到節日,可以給學生開展各種節日活動,讓學生認識每個節日的意義;每到季節更替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在季節變化中感悟大自然的神秘;在課外組織學生參加詩朗誦、繪畫、演講、成語接龍、書法比賽等活動;春天到了組織學生參加踏青活動;帶領學生去動物園了解不同生活習性的小動物;和學生一起去敬老院關愛老人,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經歷中有不同的感受,無論是人間的冷暖、競賽中的成就,或是自然界的花鳥魚蟲,或者是幫助他人的小事,都能觸碰到孩子敏感的心,并在學生筆下升華成一段直抵內心的文字。所以,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實施開放性的寫作教學,只有學生的課外生活豐富起來,并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課外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進來,不讓他們做旁觀者,引領學生去感悟、體會、觀察,這樣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受限,學生的寫作才會變得輕松,使他們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在筆下敢于表達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
總之,激發學生寫作靈感,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打破小學生的思維僵局,使教學變得開放、自由、輕松。同時還要引領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美,要勤于捕捉和積累寫作素材,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從多方面幫助學生挖掘寫作靈感。朱熹曾說:“立志不堅,終不濟于事。”寫作亦如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小樹立堅定的寫作理念,只有堅持不懈地積累和練筆,才能使學生不再畏懼寫作,而是寫得越來越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杜凌.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寫作靈感[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17(A01):31-32.
[2]夏銘陽,夏存霞.提高小學生寫作靈感的方法[J].考試周刊,2019(22):66.
[3]祝建國.寫作經常練,下筆如有神:淺談小學高年級作文教育[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5):44-4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