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達 陸成博 李雅江 朱雪蓮 高偉勤


【摘要】目的 探究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實踐教學對醫學生臨床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影響效果。方法 將2020年1月~2020年2月我院62名醫學生作為對照組,行常規臨床實踐教學,將2020年2月~2020年3月我院65名醫學生作為專業組,行專業認證實踐教學,觀察兩組醫學生綜合能力評分和專業認證達標率。結果 專業組醫學生醫學理論、臨床實踐、醫患溝通、科研能力等綜合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醫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專業組醫學生專業認證達標率87.69%顯著高于對照組醫學生專業認證達標率72.58%,數據經檢驗統計學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專業認證實踐教學可有效提高醫學生臨床技能和綜合能力,提高專業認證達標率,對于提高醫學生整體專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專業認證;臨床技能;綜合能力;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醫學生的實踐教學在提高醫學生臨床技能和綜合能力培養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可有效提高醫學生的整體職業素養,從而使其能夠在未來的醫療工作中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1]。醫學專業認證體系的不斷發展,促使各類型醫院對臨床實踐教學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從而為醫療機構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臨床醫學人才。本次研究我院共127名心血管內科醫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專業認證實踐教學對醫學生臨床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影響效果進行研究,詳細研究內容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2月我院心血管內科醫學生62名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35名,女性27名,年齡23~28歲,平均(25.5±2.5)歲。選取2020年2月~2020年3月我院心血管內科醫學生65名作為專業組,其中男37名,女28名,年齡23~30歲,平均(25.8±2.7)歲。對比兩組醫學生基礎信息,無統計學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原有的實踐教學模式。
1.2.2 專業組
實施基于專業認證的實踐教學模式,內容為:
(1)創新教學模式:以醫學教育國際標準作為教學模式創新的基礎,并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為培養醫學人才的目標,結合醫院現有教學資源,制定出一套能夠培養出符合醫學專業認證醫學人才的教學方案。
(2)更新教學手段:延續傳統實踐教學手段,從中發現不足并加以改進,此外結合“模擬教學法”、“床旁教學法”、“CBL教學法”、“PBL教學法”等先進教學手段,將多種教學手段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2]。
(3)提高臨床技能:良好的醫患關系是確保科室穩定健康發展的關鍵,心血管內科疾病患者多病情較重,如果處理不當則容易讓患者處于危險的境地,同時多數患者家屬對疾病了解甚少,則很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因此在實踐教學期間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公平原則,實踐教學過程中必須以患者病情為根本,以自身職業道德為準繩,對醫學生進行科學的培訓,提高醫學生職業素養,從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降低醫患糾紛發生率[3]。臨床實踐能力同樣也是臨床醫學生的重點學習內容,醫院應全面提升技能培訓中心的建設,為醫學生制定更具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確保醫學生能夠更加全面的提升職業技能。
(4)培養綜合能力:定期開展醫學學術講座、學術會議以及科研活動,將科研思想引入日常教學工作當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研活動,養成調查文獻的習慣,從而培養醫學生的綜合能力[4]。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醫學生醫學理論、臨床實踐、醫患溝通、科研能力等綜合能力評分,并對兩組醫學生專業認證達標情況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25.0軟件分析處理研究數據,研究中計量資料利用平均數±標準差(x±s)表示,執行t檢驗;研究中計數資料利用百分數表述,執行x2檢驗。將P<0.05視為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
2 結 果
2.1 兩組醫學生綜合能力評分情況
兩組醫學生醫學理論、臨床實踐、醫患溝通、科研能力等綜合能力評分情況,詳見表1。
2.2 兩組醫學生專業認證達標率情況
兩組醫學生專業認證達標情況,詳見表2。
3 討 論
專業認證是由第三方專業性認證機構根據教育標準對獨立設置或從屬于學院或大學的專業性教育學院及專業性教育計劃實施的專門性認證,在此背景下大力開展臨床實踐教學,其目的在于提高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確保醫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臨床經驗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責任感,因此在專業認證背景下構建提高醫學生實踐技能和綜合能力的實踐教學模式至關重要[5]。本次研究中,專業組醫學生經基于專業認證的實踐教學,其各項綜合能力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醫學生,同時專業組醫學生的專業認證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醫學生。
綜上所述,將基于專業認證的實踐教學模式應用于醫學臨床實踐教學當中,可顯著提升醫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技能,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寬壘,武雪亮,劉占礦.OSCE在醫學生臨床能力培養中的SWOT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22):69-72.
[2] 梁園園,李愛梅,馬 巖.模擬教學分層應用模式對麻醉學醫學生臨床能力培養的應用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129-130.
[3] 吳丹云,蔡桂英,張 妍,等.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臨床綜合能力評價體系建立的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265(1):56-58.
[4] 張錦秀,白春林.醫學生臨床溝通技能的培養與實踐[J].臨床醫藥實踐,2018,27(2):158-160.
[5] 沈 艷,劉巖巖,許碧云,等.醫學生臨床技能培訓信息平臺的構建和應用效果[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9,18(9):89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