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婷 穆紅利 李韞 萬吉


【摘要】目的 探討婦科護生帶教中醫(yī)護結合模式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在我科室實習的護生100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n=50)應用傳統帶教模式,觀察組(n=50)應用醫(yī)護結合模式,分析出科考試成績與綜合能力得分。結果 觀察組理論與實踐考試成績及綜合能力得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婦科護生帶教中應用醫(yī)護結合模式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護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與實踐考試成績,進而不斷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婦科;護理帶教;醫(yī)護結合模式;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0..02
婦科在醫(yī)院中占據重要地位,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需要護理人員配合護理。臨床實習對于護士從學校邁入工作崗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醫(yī)學的實踐性與理論性相對較強,尤其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相關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將其運用于實踐中,理論知識不代表認識并治療疾病,只有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的知識并通過理論對實踐進行指導,才可真正了解疾病,成為合格的護理人員。在對實習期護生進行帶教的過程中,傳統帶教模式下護生的工作表現往往不符合預期標準,甚至有較大差距,難以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需要在護理教學期間實施有效的護理帶教模式,以此來提升護生的實際操作能力[1]。本次研究在婦科護生帶教中應用醫(yī)護結合模式,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室實習的護生100名,觀察組50名護生中男2名,女48名;年齡20~23歲,平均(21.52±0.53)歲;學歷水平:30例本科、15例大專、5例中專。對照組50名護生中男3名,女47名;年齡21~24歲,平均(22.55±0.54)歲;學歷水平:31例本科、16例大專、3例中專。兩組護生各項資料均在研究標準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應用傳統帶教模式
帶教老師聯合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向護生講解婦科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護理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告知其科室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在帶教結束前對護生所學知識進行考核。
1.2.2 觀察組應用醫(yī)護結合模式
首先選擇合適的帶教老師,其不但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有強烈的教學意識,將實習時間確定為8周,在實習開始之后總帶教老師要進行相關安排,護生不但要做好日常實習護理,在教學的前2周還要由教師進行帶教,時間為6天,主要教學目的為熟悉婦科的各項檢查工作,學會使用宮腔鏡及陰道鏡等相關檢查,全面了解解剖知識的意義。每周讓其跟隨醫(yī)師查房兩次,教師講解常見病例的病情、治療方案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等知識。教學5、6周時每周進行一次醫(yī)護聯合教學查房,護生負責查房工作,實習最后一周對護生進行綜合考評[2]。
1.3 觀察指標
分析出科考試成績與綜合能力得分。出科考試成績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健康教育及病房護理,每項總分為100分。綜合能力得分主要包括護生的主動學習能力、診療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及溝通解決問題能力,每項分值范圍在0~5分,評分越高表示綜合能力越高[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出科考試成績
觀察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健康教育與病房護理的考試成績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綜合能力得分
觀察組以主動學習能力、診療思維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及溝通解決問題能力為主的綜合能力得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婦科所涉及的器官大部分具有復雜的解剖結構,且多為深部腔洞,傳統的帶教缺乏直觀性,導致護生難以對各種疾病的手術方式、解剖結構、異常胎位、子宮位置等提起濃厚的學習興趣,只是單純的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在日常護理工作中缺乏預見性與針對性,難以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4]。
醫(yī)護結合模式是非常有效的護理帶教模式,在各個學科中均得以廣泛應用,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注重對護生理論知識的教授,還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培養(yǎng)護生的綜合能力,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醫(yī)護結合模式可有效提高護生自理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提高其臨床操作技能[5]。另外,醫(yī)護結合模式是以護生為主題的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老師只是引路人”的說法,教師通過引導護生完成相關操作可加深護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前充分準備,保證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夠更好的引導學生,通過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可全面提升護生的學習興趣。研究中對婦科實習護生采用醫(yī)護結合模式之后其考試成績明顯提高,也相對較高,表明該種模式具有較高的有效性,這與王聰穎等[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婦科護生帶教中應用醫(yī)護結合模式效果較好,可有效提高護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與實踐考試成績,進而不斷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 元,余進進,夏 玲,等.角色轉換結合醫(yī)護聯合帶教模式在醫(yī)學本科生婦科實習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21):99-101.
[2] 周偉偉.逐步遞進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與分析[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7,25(14):115-116.
[3] 唐繼華,蔡曉靜,姚 萍,等.醫(yī)護結合帶教模式在后期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20):3572-3574.
[4] 傅燕萍.逐步遞進帶教模式在婦產科護生帶教中的應用[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6,24(10):124-125-144.
[5] 吳 娟.人性化帶教模式對婦產科實習護生帶教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02):123-124.
[6] 王聰穎.階段性目標教學法在婦科護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學報,2018,40(S1):398-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