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俏莉
摘 要: 在社會經濟水平顯著提升的背景下,電力行業發展迅速,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非常重要。傳統電網調度已然無法有效滿足電網不斷發展的實際標準需求,對電網做出優化與升級成為發揮智能電網調度作用,推動電力行業發展的關鍵基礎。此外,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階段,同樣涉及眾多先進科學技術,所以,電網調度運行依然面臨著眾多技術層面與運行方面的問題。因此,務必重視對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面臨的關鍵技術進行深入分析研究,這也對智能電網調度運行的穩定可靠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關鍵技術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154
引言:智能電網的應用與發展有利于提高我國電網運行的整體水平,但在智能電網調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同樣影響著智能電網運行的效率。因此,技術人員需要對智能電網調度運行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并結合不同技術的特點和要求提高應用的有效性與可靠性,從而有效提升智能電網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1 智能配電網基本特點
(1)兼容性。智能電網的兼容性集中體現于下述幾個方面:①在電能生產的過程中,智能電網可以接入清潔能源,主要接入能源為風能和太陽能等;②智能電網可以實現與分布式電網和微電網的共同運轉。智能配電網調度具有高效性和優質性。智能電網的智能性多表現在其對網絡信息技術的合理利用,在進行配電網調度時能夠完成自動化的控制及調度,進而確保設備功能得以有效發揮,為電網運行的高效性和優質性提供了保障,滿足廣大用戶對于電量的需求,效果明顯。(2)自愈性。自愈性是智能電網系統的主要特性之一,也是十分突出的一項特征,是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前提條件。在內部或是外部的諸多因素使電網產生損害時,相關人員只需要給予一定的干預,便能夠隔離電力網絡中存在問題的元件,而且不會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局部網絡無法正常運行或是電力元件出現異常運行狀態時,智能電網系統能夠自行完成數據收集與分析,并且盡快恢復電網的正常運作。
2 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面臨的關鍵技術
2.1 在線參數識別技術
針對電力系統的科學計算方面,計算結果的科學性以及精準性,會受到元件在線參數識別產生的重要影響。元件參數識別的具體內容涵蓋輸電線、原動機、勵磁系統以及發電機等方面。通過對元件在線參數做出準確快速識別,不但可以對電力系統的具體運行情況做出快速精準的科學判斷,同樣可以使電力系統安全性分析的精準程度得以有效提升。除此之外,通過此種方式同樣可以為操作人員提供詳細精準的基礎信息數據,使操作人員可以根據電力系統所產生的具體問題做出針對性的解決處理。
2.2 預警及輔助技術
通過應用電網調度預警及輔助技術能夠實現對電網系統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幫助技術人員獲取準確可靠的數據信息并對電網運行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與分析。調度人員依據獲取的數據信息進行決策判斷,確保智能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同時,該技術的應用還能夠借助軟件結合相關數據信息實現對電網運行中的電壓、功率和頻率等情況進行跟蹤判斷,并依據顯示出的系統中存在的潛在問題類型采取有效的預警措施,使得問題能夠及時得到妥善處理,避免電網運行中突發意外事故的發生,維持智能電網運行的效率和穩定性,保證人們日常生產生活的正常電力供應。
2.3 運行風險技術
近些年來,我國能源建設及發展越來越注重新能源的發展、推廣和使用,但是對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清潔能源發展現狀進行分析,例如常見的水力發電和風力風大,極易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發電的不確定性較大。即使容量較小的DG能夠通過微電網并網運轉,但是其整體穩定性不佳,容易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導致配電網負荷具有較高的不確定性,也正是因為以上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導致配電網潮流分布具有難以預見性,難以預見性則表示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控制,自然而然對配電網運行安全性及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其運行中伴隨較大的風險,最終可能會導致供電質量的下滑。基于上述問題,通過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將DG、微電網、儲存能量裝置等設施以及新能源電源的隨機模型作為基礎,制定有效的動態配電網運行風險預警方案,提高配電網智能調度的抗風險性能。
2.4 在線監測技術
輸變電設備的在線監測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輸電變電設備的狀態監測,決定著系統的運行狀態出現異常時能否及時被發現,并且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排除風險。設備運行監測系統包含了傳感設備及監測設備。這些基礎設備一般安設在變電站的輸變電設備上,實時監測站端輸變電設備的運行情況。②通信協議。智能電網系統一般選取IEC61850標準為常用通信協議,但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協議會隨之更新。③利用綜合狀態監測系統做好評價。監測系統作為開放式架構的評估平臺,可實現系統與裝置的數據共享。調度過程中,運行客戶端,利用站端監測單元,能夠實時監測電網輸變電設備運行狀態。
2.5 現場總線技術
連接智能自動化的裝置以及儀表控制的設備,在以網絡為載體的作用下,形成多線、多點、多面的數字一體化信息網絡,從而進一步實現智能電網中對信息的控制、傳遞、交換功能以及與計算機通信融為一體的技術,綜合性很強。在現實應用中,工作人員對目標進行相關數據的提取分析,從而可以進一步了解電網當前運行狀態中的信息指數,運用光互聯技術將全方位關聯的通信網絡的信息導出,把總線接入到變電站,并且作出處理問題的主題指令,對各種調度工作指標進行歸納與收集,達到依靠現場儀表就能夠實現對電力控制的管理。
結語:綜上所述,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關鍵技術,可以使智能電網質量得到可靠保障,對電網穩定可靠運行與可持續發展發揮著十分關鍵的影響和意義。促進智能化電網調度運行技術的有效應用期間,應重視對工作人員能力水平以及責任意識與職業素養的強化提升,并制度科學的排查與檢查制度,對安全隱患采取全面徹底的仔細排查,保證智能電網運行穩定安全可靠,確保智能電網調度運行良好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朱睿.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面臨的關鍵技術研究[J].環球市場,2019(11):178-178.
[2] 馬強.智能配電網優化調度技術與應用[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07):114-115.
[3] 阮波.智能電網調度運行關鍵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9(08):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