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 要: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出發,從“立足學生生活,深化學生語文學習認知”“引導學生探究,發展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以及“及時給予評價,維持學生語文學習熱情”三個方面入手,針對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及其質量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效率;教學質量;立足生活;學生;評價
現如今各學段、各學科教師紛紛向課堂教學要效率、要質量,以期在有效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與發展。身為一名初中語文學科教師,我也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了能有效提升本學科教學效益率及其質量的方式方法,收獲頗豐,現結合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將個人教學實踐中常用的一些有效方法與策略簡單歸納如下。
一、立足學生生活,深化學生語文學習認知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蘊含有非常豐富的學習資源。對此,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就應當積極發掘學生已經有的生活經歷及其經驗,立足他們的日常社會生活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與學。我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就會通過挖掘學生生活資源的方式輔助相關語文知識的教育教學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深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認知的良好效果,還大大提升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及其質量。
例如,在以“親情”為主題的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我就引導學生認真回憶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點點滴滴,并鼓勵他們積極發言。有的學生說:“親情是自己從學校回來之后看到生病的媽媽依然在堅持為自己準備飯餐的感動”;有的學生說:“親情是工作繁重,每天早出晚歸的父親很晚下班之后也會到自己房間進行問候的牽掛”;有的學生說:“親情是每次回到老家之后,明明家里什么都不缺,外公外婆依然準備好的甚至塞滿了整個汽車后備廂的大包小包各種好吃的食物”……在認真思考與踴躍發言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緒又回到了與家人們、親人們相處時的點點滴滴,而這些回憶都將使得他們對“親情”有了更深的認知與體驗,這些都將轉化為他們寫作時的素材,如此一來,學生對“親情”的感知更深刻了,寫作起來自然也便更能得心應手,用手中的筆記錄下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親情感受,其寫作效率與質量得到了極大的保障。立足學生生活深化學生語文學習認知,進而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的預期目的得以輕松達成。
二、引導學生探究,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學生是學習中的主體,其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才能不斷發展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也才能通過自主性的探究獲得更深刻的語文學習理解。而無論是發展學生能力還是促進學生深化語文理解,其兩者都是提升教學效率及其質量的追求所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自身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應當適當放手,給予學生更充足的學習探索時間與空間。
例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文的時候,我沒有將教輔資料上已經總結好的各個人物性格特征直接灌輸給學生,而是要求學生結合成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對《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每一個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研究與概括。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每討論一個人物形象,所有小組成員都會將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并表明具體的原因,這樣一來,整個學習小組的集體智慧就會發生碰撞,在互通有無的過程中對每一個人物形象進行綜合性的、全面性的概括分析與總結。像針對于勒叔叔這一人物形象,既看到了其初期時的不務正業,又看到了其中期發達之后不忘家人的特點,更看到了其后期再次窮困潦倒之后選擇自力更生背后的責任。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得出認識他們會記憶得更為深刻,同時,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與提升,一舉兩得,共同促進了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效率及其質量提升這一目標的落實與實現。
三、及時給予評價,維持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的青春期,在這一時期,他們內心較為敏感,格外在意外界對于他們自身行為舉動的反饋與評價。由此,我認為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及時給予學生語文學習活動的積極評價,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語文學習帶來的成功感,進而由此不斷迸發自身的語文學習熱情。可以說,調整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習態度也是讓語文學科教學效率及其質量得到提升的一大保障。
對此,我便很好地落實到了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之中。例如當學生在課堂上正確回答出問題之后我總是會給予他們及時、肯定的激勵,有時是輕微的點頭示意,有時是一個豎起來表示很棒的大拇指,有時還會在課堂上用類似“回答得很好”“回答得特別正確,看得出來,在課下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再接再厲”等語言去激勵學生。這都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肯定與激勵,從而由內心深處進一步產生學好語文的信心,而這些都將轉化為促使他們以更飽滿的熱情主動學習語文知識、高效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動力。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有必要且必須積極探索做好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在提升本學科教學效益及其質量的同時,讓學生也能具備高漲的語文學習熱情,獲得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切實深化對所學語文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參考文獻:
[1]王貝貝.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J].中學語文,2018(24):105.
[2]張琪,賈春華.淺議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8(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