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文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數學教學由原本的傳統教學模式逐漸轉變為有效課堂提問的教學方式,因此,在中學數學課堂中開展有效課堂提問成為教師重要的任務之一。對有效提問的含義進行簡要的分析,然后對中學生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問題的策略展開討論,并提出個人見解。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中學數學;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無論在中學還是在其他階段的教學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之一,其中包括教師設置問題對學生提問和學生產生質疑向教師提問。但是在高中實際數學教學課堂中,數學教師雖然設定了一些問題并向學生提問,提問的方式卻不合理,學生甚至會對教師的提問產生恐懼心理。
一、有效提問的含義
有效課堂提問指的是教師在課堂中通過提問,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加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得知,在課堂中創設有效的課堂環境或者幽默的課堂氛圍都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激發他們的質疑能力[1]。新課程教學改革指出,學生和教師之間應當保證有效的交流,并在交流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通過設立有效問題和激發學生的質疑來促進師生的互動,從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
1.創設趣味性問題,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能自主思考并不斷探索問題的答案,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索的能力。只有學生產生質疑,才能在不斷質疑的過程中通過解決各種數學問題來提高自身數學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教師在講臺上按照教材講課,然后學生記筆記和做課后習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可能會使一些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因為聽不懂而放棄數學學習。因此,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創設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質疑興趣與學習動力。例如,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需要理解相關概念,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學習,首先,教師在講解相關概念時,可以在中間引入一些拓展性的知識,并設下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聽教師講課。比如,在學習“拋物線”時,拋物線的概念是“平面內,到一個定點F和一條定直線l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或集合)。另外,F稱為拋物線的焦點,l稱為拋物線的準線。定義焦點到拋物線的準線的距離為焦準距,用p表示,p>0。以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將切割平面插入一個圓錐,可得一個圓,如果傾斜這個平面直至與其一邊平行,就可以做一條拋物線”。教師在講完拋物線基本概念時,可以讓學生根據拋物線的參數試著列舉出方程式,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其次,數學教師在布置數學課后習題時,可以自己來出題,將題目改編成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讀到這樣的題目后立刻便會對問題產生興趣,并主動去探索答案。不僅如此,數學老師可以趁著學生對題目感興趣再對題目進行進一步的加深,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2.設計啟發性問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
高中數學教師應當通過知識點或者問題的不同深度,對其進行合理的分析并設計,從而引導學生去自主思考,使學生可以在思考的過程中養成善于提問、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并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要確定課堂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然后在授課的過程中找準相關知識點或者題目的關鍵點后對其擴充,以引發學生進行探索和提問,使學生主動去解決問題,從而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2]。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講授有關圓形概念時,可以對學生提問:通過圓形可以看出什么,通過觀察圓形周長公式C=2πr=πd能看出什么或者了解到什么以及圓形有幾條對稱軸,圓形對稱軸在哪等,讓學生對圓形相關知識點、公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讓學生根據已知的圓半徑r、周長2πr等參數自己推算圓的面積方程,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
3.設計開放性問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學生基本成年,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他們在學習上也有自己的看法,思想比較開放,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利用提問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時,應當秉承開放性的問題原則,使學生可以自由運行自己大腦并在探索中找到問題答案[3]。例如,現如今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發達,并普遍運用于教育領域當中,高中數學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在學習幾何體時,學生在小學初中的學習中只對圖形以及正方體、長方體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沒有深入學習,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那么教學效率就并不高。因此,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有關幾何圖形的圖片或者音頻,然后在課上播放給學生,并設定相應的問題[4]。比如,學生通過多媒體觀察了各種幾何體后,教師向他們提問:各幾何體是否是軸對稱,對稱軸有幾條,高在哪,從而使學生可以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并促進思維運轉。
綜上所述,數學作為一門綜合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對于學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利用價值,而隨著學生教育階段的提升,數學也變得越來越抽象化。為了促進學生對數學的有效學習,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通過有效設置問題與激發學生的質疑精神來制定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拉毛草.初中藏語數學教師有效課堂提問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17.
[2]朱燁晨.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3]胡宋回.中學數學有效課堂提問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4]盧穎.中學數學有效課堂的師生互動提問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