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摘 要:英語是高中教學階段的主要課程之一,高中英語教師不僅要促使學生掌握英語知識,還要根據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實現核心素養教育。為此,探究核心素養下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為廣大高中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語言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進程的不斷深入,高中英語教育的重點也有所改變,經過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可知,英語成績好并不能代表學生的英語能力強,高中英語教學要重視對學生英語認知能力、英語學習能力、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從而確保學生能夠將英語作為一門工具為自己所用。這正是新時期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當前學生在“說”方面十分薄弱,培養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在新時期同樣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嘗試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的興趣,為學生提供合適的環境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一、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
掌握好英語這門學科,教學方式方法很重要,它決定著最終培養的是死記硬背的應試型選手,還是具備核心素養的綜合型人才。為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有效的引導與啟發,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課堂中,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教師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當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在學生充分思考的條件下,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啟發與引導,使學生具備對英語知識的總結能力與反思能力。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當教師在講授Masterpieces這一課時,學生了解到了國內外的藝術,特別是梵高的作品,通過教師引導及對課文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懂得如何欣賞藝術作品及了解藝術作品背后的故事。同時,學生學習了名詞性從句,即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及主語從句,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新學的英語句型以藝術為話題發表自己的想法,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1]。
二、采用情境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高中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英語本身是一門語言工具,除了利用英語進行閱讀與寫作之外,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門語言工具。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為學生創設真實有趣的英語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從而拉近學生與英語之間的距離,刺激學生的語言神經,使學生對用英語表達產生興趣。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中,在講授Beijing Opera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京劇相關的歷史與文化,通過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京劇的魅力,在為學生播放京劇表演相關的圖片與視頻后,讓學生嘗試用名詞性從句,描述自己對京劇的感受與態度,嘗試以語言表達的形式介紹京劇的歷史與文化,并根據自己從多媒體設備中了解的內容,介紹一些京劇名家或者是具有代表性的京劇角色,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2]。
三、提供課堂交流表達機會,調動學生的語言表達積極性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與創新能力,他們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能夠以其獨特的視角看待問題,學生在此階段渴望得到外界的理解與認可,獲得別人的認同與肯定。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上,通過為學生構建英語交流平臺,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中,并根據課文內容與教學安排,為學生設計與課堂相關的活動,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想法、交流精神思想的機會,從英語綜合能力方面培養學生,提升學生。例如,在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中,教師在講授Greening the Desert時,要使學生根據圖片預測演講的具體內容,借助筆記掌握種樹的起因、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問題的方式,理解主人公為環保而做出的貢獻,主人公與NPO-Greenlife的有效問題。進一步強化學生獲取信息的語言能力,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讓學生談談各自的想法。在學生學習課文內容后幫助其在已知信息的基礎上,加深主題的印象,讓學生輪流提出建議。小組之間進行比拼,最終評選出哪個小組取勝,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興趣,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
綜上所述,英語本身是一門語言,它不局限在書面表達中,開展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語言,能夠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首先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及英語語言表達的興趣,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并大膽嘗試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許周東.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探究[J].英語廣場,2019(12):154-155.
[2]陳靜.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培訓微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32.
[3]許瑜敏.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中培養語言能力的途徑分析[J].名師在線,2019(11):11-1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