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躍進
摘 要: RFID這項技術在電力設備系統的運維管理工作改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應用價值,通過技術規范應用能更高效地完成一定區域內設備狀況的詳細檢測與核準,從而有效確定故障問題所在并及時展開檢修工作,高效建設電力設備運維體系。本文主要分析RFID技術在電力設備運維中的研究與應用。
關鍵詞: RFID技術;電力設備;運維管理;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9.146
引言:電力資源作為當下社會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應用資源,保證其供應的安全性、穩定性顯得更為重要,尤其是在輸電線路設備中,更需要盡快進行先進技術的引進,如RFID技術,將其合理融入設備運維管理工作中,構建相關設備的智能運維管理平臺,實現電力設備系統完備化。
1 RFID技術概念
RFID技術即人們所說的射頻識別技術,是一類借助無線射頻方式進行信息傳輸的通信技術,以三點應用為核心,識別裝置、被識別物品標簽處理以及識別裝置與被識別物品之間的識別處理活動,通過這一過程中獲得被識別物品所包含的各種信息內容。RFID技術基礎應用模式下主要由電子標簽、讀寫器、天線以及應用芯片等內容構成,體系相對簡單而且具有良好的擴容性,能夠結合不同應用需求關聯各種可行設備,促進技術應用實效性提升。
2 電力設備運維管理及安全運行的現狀
2.1 電力設備運維管理及安全運行風險系數較大
在電力設備運維和安全運行過程中,隨著電力系統技術設備的日益精密和復雜,使得運維工作涉及到的技術知識越來越多,而當前很多電力設備維修人員無法滿足客觀需求,對于設備缺乏細化認識,對于設備的損壞程度等記錄不夠及時準確,無法提供全方位的維修措施,降低了安全運行的質量。
2.2 復合型運維人員缺失
當前的工作人員并不能非常完美地完成各種工作,綜合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影響了相關工作的開展質量,特別是復合型運維人員的缺失,讓相關工作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2.3 電力設備運維檢修制度較為僵化
在日常運維過程中,往往會設定預防性計劃檢修制度,然后據此對電力設備進行定期和定點的檢查,而相關工作人員在展開日常工作時并不是非常深入,深入檢查過于依賴大檢修,這使得日常檢修工作不夠完善,也缺乏監督,甚至一些工作人員缺乏必要的檢修意識,一些檢修工程成為了形式,缺乏實質意義,而這種走過場的形式,也嚴重降低了日常運維的質量。
3 RFID技術在電力設備運維管理中的主要應用
3.1 主體結構上的設計應用
主體結構設計方面一般以RFID技術常規應用模式為基準,結合不同應用領域展開更加專業化的設計調整,主要可從感知、接入及應用三大層面入手,以此構成整體運維管理應用系統框架,各層面在設備運維管理的實際應用為:①感知層。感知層主要用來檢測設備信號,借助各種信息識別設備,如手持終端或直接組裝讀寫器的一體化智能終端,通過對設備上電子標簽的識別,讀取其中包含的數據信息,準確檢測出設備的運行信息及狀況,將檢測到的數據內容規范化處理之后即可傳遞到下層操作流程中。②接入層。接入層是一類輔助處理流程,主要為保證檢測信息內容的安全性,感知層中的數據內容會首先傳遞到接入層,再由接入層將數據內容對接到后臺服務平臺,以此盡可能減少數據信息交互過程中出現的安全隱患問題。③應用層。系統應用層,應用層是該運維管理系統中主要構成部分,是完成各項操作的關鍵環節,具體包括基礎處理功能中標簽管理、任務管理、設備管理等,對運維系統中各項管理功能展開基礎設計,而高級應用中涉及到的項目更加多樣,鏈路管理、人員定位以及可視化臺賬管理工作等,通過這些應用功能可對電力設備系統運維工作進行規范化管理。
3.2 強化電力設備狀態檢修
對于狀態檢修人員方面的選用,應當選擇工作能力以及責任意識都比較強的專業人員,同時還要對其工作狀態進行長期的跟蹤,考察其專業能力和責任心是否能夠達到標準。狀態檢修是一項十分復雜并且需要耐心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專業技術、很多流程,并且還要在檢修的過程中對諸多相關因素與可能存在的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針對電力系統來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突發情況都是由于操作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不足所導致的。為了能夠改善這種情況,相關電力企業應該對檢修人員進行重點培養,提高其專業技能。定期組織有關專業技能方面的培訓講座,同時也可以招聘素質與技能較高的專業人才。
3.3 自我保護與執行控制指令
基于功能機構與執行機構融合的硬件基礎,智能電力設備本身具備自我保護與自主執行控制中心發送的外部決策指令的能力。自我保護的目的是在設備受損發生停機或事故之前主動開斷來保護設備和電網。由于設備側計算能力的限制,無法考慮電網全局運行狀態,智能電力設備可以通過與控制中心的協調控制系統對接,來防止自我保護時發生連鎖故障。
3.4 運維系統的具體設計應用
運維系統的具體設計可從軟件與硬件兩方入手分析:硬件方面,主要需從電子標簽及移動終端兩方面入手,電子標簽需以電力設備的狀態為依據對其性能加以控制,最好具備抗輻射、耐高溫等材料優勢,同時要對電子標簽身份編號加以統計,確保與設備均一一對應,完成各項基礎信息內容的填寫,并以此建立設備運維管理的詳細數據欄,存儲在數據庫中以備檢查對比用;移動終端應具備與接入層關聯應用的功能,多與讀寫器集成應用,可使用電力安全數據卡,確保數據信息能夠安全傳輸到后臺服務系統中,避免數據偏差問題。軟件功能方面,對應于應用層中各項功能應用,實現對RFID技術下運維管理工作實效性的提升,比如在可視化臺賬功能應用中,能將數據庫中獲得的各項數據信息以軟件應用模式調整為可視化端口圖像、圖表模式,使工作人員對各處設備運行狀況得以更全面而直觀的理解;再如動態巡視卡的應用,能結合設備狀態的實時檢測,對其中信息狀態加以管控,明確各設備巡檢工作中的關鍵點以及所檢設備的具體類型,生成動態化巡視卡,對電力設備運行狀況進行規范化處理,以此提高設備檢測效率和質量,避免巡檢過程中出現遺漏問題。
結束語:電力設備方面的運維管理以及安全運行策略是確保電力企業穩定運行的一個重要基礎,隨著當下電力生產任務越來越重,只有對電力設備方面的運維管理以及安全運行進行強化,為整體運行質量提供強力的保障,才能確保電力設備運行的穩定、安全與高效。
參考文獻
[1] 熊穎,烏澤,白文碩.RFID技術的發展及展望[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6):73-74.
[2] 郭治鋒,張慧穎,劉丁華,等.基于RFID技術的電力設備分布式臺賬云管理研究[J].農村電氣化,2019(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