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琳
摘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為了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強化風險控制、提高資金利用率,對現金流量管理越來越重視。本文主要分析了現金流量風險的影響、成因以及現金流量管理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對策。
關鍵詞:現金流量;風險控制;管理
目前,從國內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來看,大多數公司將獲取利潤最大化作為首要目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現金流對于企業的重要性要高于利潤,是企業生存的關鍵。利潤決定企業活得好不好,而現金流則決定公司能否活下去。
一、企業加強現金流量管理的意義
在當下“現金為王”的時代,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現金是公司的血液,只有流動起來,才能產生經濟利益,才可以確保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轉,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企業現金流量風險的主要影響
(一)現金流量管理意識不高,不注重全過程控制
截至目前,很多企業未能真正認識現金流量管理的重要價值,側重于事后應對,而缺乏事前預測和事中監控。在此情形下,某些企業過于關注日常經營利潤的獲得,傾向于借助賒銷的手段來快速增長現有的產品銷售規模。另一方面,銷售部門為了增加產品銷量,未對客戶進行合理的資信評估,可能導致選擇信譽不佳的客戶,以至于應收賬款無法順利回收。企業如果缺乏對現金流量的統籌規劃,萬一碰到上述狀況,資金一定時期內被不良客戶占用,現金不能回籠,就會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影響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二)現金流量不穩定,影響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是與財務風險密切相關的。企業現金流量在流動負債中所占比重構成企業現金比率,反映了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在現實中,時常會出現一些盈利較好的企業,因為資金周轉不靈,短期內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最后只能申請破產的情況。從這一角度來看,企業盈利能力與償債能力并不是正相關,而現金流量則是能直接用于清償企業債務。實際工作中,一些財務人員不能正確地管理企業的短期和長期債務,未根據債務的金額和到期日定期歸類整理。對即將到期的債務,未能提前規劃現金,從而導致不能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并極有可能引發法律糾紛。
(三)現金流量不充足,限制投融資決策
在分析現金流量時,不僅要留意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余額,還要關注其中有多少是“受限資金”。所謂“受限資金“就是雖然賬面上有這筆錢,但已被限定其用途,如匯票和保證金。多數企業資金使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現為盲目投資、擴張,導致流動資金在內部各項目之間分配不合理,現金流量分配比例失衡。大量的資金被長期項目占用,不能及時收回本金和利潤,從而錯失了投資好項目的機會。另一方面,由于資金受限,要保證企業正常運營,擴大規模,只能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如果企業的盈利增長幅度低于債務的增長幅度,財務杠桿增加的同時,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加。
三、企業現金流量風險及成因分析
(一)運營資金風險及成因
經營性現金流代表著企業的“造血”功能,如果經營性現金流周轉不暢,就會影響投資性現金流(換血功能),進而影響籌資性現金流(輸血功能)。當企業決定戰略性擴張時,銷售規模的擴大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盈利,但因為業務不斷擴張需要籌集資金,仍會面臨營運資金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對運營資金的安排不合理,沒有用于日常的生產經營,而是用于購置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或對外投資。而購置長期資產或對外投資項目現金回收期較長,為了彌補企業運營資金的不足,則要求現金循環周期相應縮短,但這很可能破壞企業的運營效率,對企業經營最終產生不利影響。
(二)資金流動性風險及成因
流動資產是指現金及可以快速變現的資產,缺乏流動性是誘發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況下,企業為了發揮杠桿效應向銀行盲目融資,采用短期貸款等方式,進行對外投資或購置長期資產。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企業的資金需求,但企業流動負債大幅增加。如果現金周轉不暢,短期償債能力不足,極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三)信譽風險及成因
在金融危機等突發事件影響下,市場經濟整體下行。大多企業面臨現金周轉期增加,大量應收賬款無法回收的問題。在市場經濟環境背景下,企業所面臨的內部環境以及外部環境會隨之變化,這種情況不受人為因素影響。企業自身大量應收賬款無法收回,資金不能回籠,現金短缺,從而無法支付供應商貨款。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企業出現信用風險。
四、企業現金流量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一)現金流量管理流于形式,忽視現金流預算
企業經營管理者對于現金流量管理意識淡薄,大多流于形式。企業過于關注經濟利潤,將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作為評判標準,長此以往自然忽視了現金流量管理工作。導致現金流量管理工作始終不能貫穿于業務流程構建、財務狀況分析等相關工作,企業未能全面了解自身經營狀況,以至于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特別是如今金融危機的情況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大多數企業應收賬款不能回收,造成大量壞賬,導致資金鏈斷裂,面臨經營困境,甚至出現倒閉停產的現象也不足為奇。
(二)現金流量管理預警機制欠缺,容易引發財務風險
受大環境影響,國內多數企業對現金流管理不夠重視。一方面一些企業受自身發展的限制,特別是中小企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現金流量管理制度。由此可能引發企業發生現金短缺、支付能力不足等生產經營問題,若不能及時處理甚至會觸發現金危機;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來說,擁有大量的閑置資金,卻沒有合理分配內部現金流,沒有充分發揮閑置資金的增值作用。與此同時,企業缺乏現金流量預警機制,內控制度的缺失也極易誘發財務舞弊事件,導致財務風險增加。
(三)企業自身造血能力薄弱,資金使用不合理
企業在進行現金流量管理時要遵循四個原則,即:資金需求合理、資金使用效率高、資金使用成本低、短期償債能力充足。但一些企業比較短視,沒有充分認識到現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盲目追求利潤,忽視企業內部現金流的循環規律,未能準確預測企業營運資金的需求量。未將現金用于增值的經營業務,增強企業造血功能,而是過多用于囤貨擴大銷售,或是對外投資和購置長期資產,從而可能造成企業出現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回收,現金被長期資產占用,資金鏈斷裂的狀況,血液循環不暢,使得現金流量管理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