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婷
摘要:為了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體制的建設,黨中央對于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展開了離任審計工作創新和研究,并且在實施過程中逐漸發展為一個具備可直接操作性以及成熟性的審計模式。本文針對其審計工作的價值、難點以及方法等方面展開一些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領導干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方法分析
從現狀來看,針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展開離任審計工作仍然處于一個不斷摸索的時期,雖然在一些試點中收獲了非常豐厚的實踐經驗,但是對其探索的深度以及廣度都應該繼續進行拓展和延伸。尤其是對于審計的方法、內容以及方式等方面都應該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一、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模式的價值
(一)能夠促進領導干部對自然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因為我國在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的管理體制上存在著一些不夠完善的情況,使得我國存在著一部分領導干部為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應付自身面對的政績考核,對于一些能夠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企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監管,以至于部分自然資源受到了過度的利用以及開發,對生態系統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和破壞。在這種情況下,針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展開了離任審計工作,并相應建立了對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責制度,這對領導干部一味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各種破壞行為起到了很好的遏制作用,同時也有效控制了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現象,促使領導干部能夠在自身任職期間主動積極地承擔起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的責任。
(二)有效促進政績考評制度的不斷完善
一直以來,我國對于一個地區的領導干部進行考核,主要看領導干部任職地區的生產總值以及生產總值的增長情況。基于這個原因,多數領導干部在自身任職時間里都把GDP的增長情況列為工作重點,這使得領導干部對經濟發展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視程度,最終促使當地的生態環境受到了破壞。對此,國家對一些限制進行開發的區域以及生態環境系統比較脆弱的地區,取消了生產總值這個考核標準。這促使了政績的考評方向逐漸從經濟發展轉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上。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將對干部的生態環境的考核進行了細化與明確,對領導干部的政績有了清楚的了解。
(三)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快
生態文明建設與我國在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方面不斷發展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對生態文明建設不給與足夠的重視,那么其他方面的建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展開科學合理的審計工作,不僅僅是出于對自然資源進行保護的思想意識、責任意識,同時還能夠對經濟文化、社會政治等方面不斷發展建設起到一個良好的推動作用。
二、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模式的難點
(一)自然資源的資產信息十分復雜,而且難以集中,導致審計工作難度非常大
針對領導干部所展開的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由于自然資源的資產信息包含著資源的價值量、實物資源量、資源具體變動情況、地理上的分布狀態以及開發利用的具體情況等等,這龐大的工作量對于審計工作人員來看具有非常大的工作挑戰。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審計力量存在著不夠充足的狀況,而我國自然資源其資產種類非常繁多,而且分布非常廣泛,如果按照常規審計手段,依照自然資源的種類和分布區域對領導干部資源利用和開發的有效性、經濟性等方面進行評估,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因此,如果不充實審計隊伍,以目前的審計力量來看,難以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從而導致審計結果產生嚴重偏差,效果以及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
(二)產權方面難以進行有效劃定
根據相關規定,自然資源的各項資產歸屬權屬于國家,部分是歸屬于集體。但是從實際的一些情況上看,自然資源的資產其權利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或者國家。對于自然資源保護方面,我國一直有著一些比較突出性的問題,這除了與相關的制度不夠完善有關以外,還與全民所有權落實不到位有關,還與自然資源的分布性有關。從全民所有權方面來看,自然資源的全民所有權其權益沒有徹底的進行落實,這使得自然資源產權歸屬問題不夠清晰,責任問題也不夠明確。這樣不僅僅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相應編制產生一定影響,同時還使得自然資源資產的相應保護責任難以進行有效劃分。從自然資源的分布性來看,有很多自然資源其分布是跨區域的,這使得很多自然資源的產權很難進行準確的劃定,這使得任職于該區域的相關領導對該區域的環境保護也無法做出相應的工作確定。
(三)對于自然資源的資產負債表難以進行有效編制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自然資源的資產負債表進行有效編制仍然存在一些難點:首先,如何去確認哪些自然資源資產可以劃入資產負債表當中;其次,如何對自然資源資產進行一個準確的計量;最后,如何對相應的自然資源資產進行披露以及列報。
三、對于領導干部的自然資源資產如何展開離任審計的方法分析
(一)具有針對性的選擇審計對象
由于我國地大物博,所以在每個不同的區域都擁有著不同特色的自然資源,在進行審計對象選擇時應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特色展開審計目標的選擇。同時還要有針對性地審計領導干部,所要選擇的自然資源一定要與相應領導干部有一定的關聯性,要在領導干部的管理權限范圍內,并且對該地區的自然資源開發情況以及保護情況具備一定的管理職責。
(二)合理明確審計的目標
要從長遠的方向以及當前的狀況來對審計目標進行合理明確。當前目標指的便是審計部門要根據領導干部對于自身所任職區域內的自然資源具體管理以及保護和使用的情況制定一個相應的審計目標。要針對各種自然資源進行審計方法的合理制定,同時還要建立一個對自然資源進行長期有效保護的機制,從而推動自然資源在資產負債表方面的編制能夠合理有效。長遠的審計目標指的便是,通過對所審計的領導干部在其任職時間段內,自然資源的資產消耗情況以及現存情況,來對領導干部的政績進行一個科學合理的評估,從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地向前發展。
(三)對于審計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
審計工作的具體內容應該以自然資源增減情況作為審計工作重點。例如:自然資源資產現存情況、使用情況、消耗情況以及增加情況等等,對自然資源在這些過程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揭露,同時將相關問題及時進行上報,并且把這些問題劃為重點關注的對象,起到一個防患作用。
1.自然資源的現存情況。對領導干部就任時自然資源的資產總數、各個種類以及自然資源的成色進行重點關注和審查,同時要做好對應的記錄工作。
2.對自然資源的具體利用情況進行監督和審查。在領導干部任職期間,對于自然資源是否進行使用,使用過程中是否進行應有的報備工作,用這樣的方式來對領導干部進行自然資源的具體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和審查。
3.對自然資源資產增加情況進行有效審查。這一點要展開實地的調查和審核,對自然資源真正增加情況進行一個切實的審查,避免領導干部為獲取一些財政方面的資金支持而謊報自然資源資產,從而保障國家的財政收支不被騙取。
4.對自然資源實際消耗情況進行審查。這一方面能夠通過對自然資源的使用以及消耗情況審查,反映出當地領導干部在其自身任職時間段內為了提升經濟發展而付出的資源代價。
5.審查自然資源的保護情況。這一方面著重審查領導干部在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有沒有進行及時的保護,有沒有遵循相關的經濟制度,有沒有觸犯相應的法律法規。
6.審查自然資源的實際利用率。對領導干部的自然資源使用情況進行審查,著重審核被開發的資源是否得到有效使用,有沒有產生惡意的浪費或者是挪用等情況。
(四)以四個關口為基準,展開審計方式方法的探索和選擇
第一個關口:政策落實。相關領導干部任職時間段內國家的相關部門是否頒布過一些有關法律法規以及一些政策,要對這些法律法規以及政策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去判斷領導干部在其自身任期內有沒有對政策和各項法規進行曲解或者是有效地落實。同時還要查看領導干部自身所制定的一些地方性政策,有沒有與國家的具體方針產生沖突和違背的現象。第二個關口:自然資源的開發以及使用。對于這一關口,要充分的利用多樣性的審計方式方法,將一些傳統的審計思路與一些現代的審計思路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審計在開發和使用自然資源資產過程中有沒有對利用率進行重視,并且有沒有對資源產生浪費。第三個關口:牢牢控制底線。對于自然資源資產進行有效評估,需要根據很多的標準以及數據相組成的審計底線來展開相應審核評估。如:自然資源資產的最低保障限度、資源的最大開發程度以及各種環境指標等等。這些底線都是開展審計工作時的重要考核標準。第四個關口:對自然資源資產的維修和保護。在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當中,一定會涉及到各項資源的損壞問題,其開發項目本身有沒有不合規的問題、是否嚴格規范、資金的具體利用情況是否到位等等,做到對自然資源資產的維修以及保護,能夠促進自然資源開發過程當中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工程的實施,從而促使自然資源得到一個科學合理的開發以及使用。
綜上所述,對于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如何展開離任審計,需要審計部門具有針對性的選擇審計對象、合理明確審計的目標、對于審計的內容進行合理選擇并且以四個關口為基準,展開審計方式方法的探索和選擇,從而實現對離任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展開科學合理的審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王然,李月娥,袁紫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研究——基于主體功能區視角[J].財會通訊,2020(13):124-127+132.
[2]李秀珠,劉文軍.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與企業債務融資[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20(06):52-67.
(作者單位:平邑縣審計局)